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到買房裝修,很多居住在農村的人們都會選擇自建房,然后自主裝修。但根據不完全統計,以海南為例,當地當地河沙330元一立方,鋼筋4000元一噸(最高漲價到5000元一噸),水泥540元一噸,人工費140~180元一平米……日漸上漲的砂石、水泥
說到買房裝修,很多居住在農村的人們都會選擇自建房,然后自主裝修。
但根據不完全統計,以海南為例,當地當地河沙330元一立方,鋼筋4000元一噸(最高漲價到5000元一噸),水泥540元一噸,人工費140~180元一平米……日漸上漲的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費用,讓不少人開始猶豫,我家有土地,但還有必要自建房嗎?
?
看來大家都緊張這個砂石、水泥漲價問題。面對物價上漲老板姓也是無可奈何,因為事實上,一方面是大家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就是我們可用的資源是真的越來越少了(這一點是最無奈的)。
關于農村自建房要不要建,我舉個我老家的例子吧,雖然是個別案列,大家也可以看看情況跟你們家相不相似。
我家原是二線城市的一個農村小鎮
我們家是二線城市里面的一個面積比較大的鎮級單位,很早之前就有自身的工業、制造業等產業支撐,所以,等他發展起來真的就剩下時間問題了。
1980年之前,我們鎮仍是一個傳統的魚米之鄉,到處都是桑基魚塘,鎮上僅有一條主干道貫通全鎮,1993年,我們鎮通了第一條連接市中心的橋,2003年開始修環城高速,把我們市的各個產業大鎮都連接起來,2008年通了第一條地鐵——單單講這個,也反映出咱們這邊在短短的30年,便發展成為一個比較現代化的城鎮,生活水平(除了房價、高新產業)都緊跟隔壁的一線城市看齊。
既然城鎮、產業都發展起來了,人口固然多了,鎮上80%人口都是外來的,有的只是過來務工,有的已經在此定居,開發商最近5年都集中過來開發土地,其中就設計到很多土地征收問題。
現在農村都是集體用地,地塊一旦被征收便是沒有的了,我一發小,他們家就是被征收用作建高速路,幸好,原本就自建了一棟小洋房,能按照層高獲得一定合理的賠付款,足夠直接再重置一套商品房居住,若是僅有一塊土地被征收的話,可能還要再加把勁兒,把下半輩子也奉上,就為了有個容身之所。
我上面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讓大家再往后考慮考慮,若是自己農村家鄉一旦發展起來,咱們的后輩們是否有安居之所,有土地,有條件,還是要先把房子蓋好。因為說句老實話,從大數據上看,本身農村的孩子里,可以接受到高等教育,出人頭地的孩子比例本身就比大城市要少,若是想安安穩穩過日子,也需從長計議。
最近看電視劇,覺得有句話也說的挺對的,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相信這是咱們很多父母所想的。
站主每日一問:
你覺得這農村自建房,是該早點建起來還是晚幾年再說?
最后:此文由裝修第一站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發于任何平臺,違者必究!
張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