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年來,太陽能已走進千家萬戶,光伏電站也已被很多人列為投資項目。在湖北恩施金果坪鄉一些農戶的屋頂上,一排排整齊擺放的光伏電板,“靜靜”地吸收著太陽的能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光伏電站,是一種利用太陽光能、采用晶硅板、逆變器等電子元件組成的發電
近年來,太陽能已走進千家萬戶,光伏電站也已被很多人列為投資項目。在湖北恩施金果坪鄉一些農戶的屋頂上,一排排整齊擺放的光伏電板,“靜靜”地吸收著太陽的能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光伏電站,是一種利用太陽光能、采用晶硅板、逆變器等電子元件組成的發電體系,與國家電網相連并向電網輸送電力的光伏發電系統。
金果坪鄉的田祚龍在掌握了光伏電站建設技術后,回到家鄉,創辦了恩施鄂全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幫助農民在自家屋頂或庭院建設太陽能發電站。
“
田祚龍:“光伏電站由光伏電池板、光伏逆變器、匯流箱、光伏電表組成,這一套流程將電并網到大網,整個流程非常簡單,但是技術要求非常高?!?/p>
”
太陽能精準扶貧
田祚龍,金果坪鄉清江庫區移民戶。2007年到上海務工,負責公司新能源的工作。2017年,他回到家鄉,用光伏發電參與家鄉的精準扶貧,讓貧困戶利用扶貧資金大力發展光伏發電。
“
田祚龍:“太陽光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p>
”
帶著滿腔熱情,田祚龍于2017年6月回到金果坪成立了恩施鄂全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自己投資近20萬建起了20千瓦光伏發電站,并廣泛開展市場調研,向村民普及太陽能發電知識。
“
田祚龍:“只要電一發出來就可以通過這個電網并網到大網上去,就可以產生商業價值。一度電國家能源局補貼4.2元,我們地方的脫硫煤的標桿電價是4.1元,這一共就是8.3元,然后省補是2.5元一度,原則上是五年,一度電發起來就是1.5元?!?/p>
”
家鄉多了受益人
金坪村人田祚兵,年輕時在外打工,隨著子女長大和家鄉惠民政策的落實,他毅然回到家鄉。他找到了田祚龍,請他幫忙在屋頂建一座既發電又可做房蓋的光伏電站。
在田祚龍的幫助下,田祚兵成功辦理了建站并網手續,在自家屋頂建起了10千瓦的電站。這個電站基本不需要維護,且按照國家政策,田祚兵發的電可以供自家使用,用不完的電可通過并網線路直接輸入國家電網,由供電公司直接支付報酬。
“
田祚龍:“我們的光伏發電都是拿數據說話,我們恩施地區年平均日照量有1600個小時。1000瓦平均每天按4度電來計算,安裝5000瓦,一天發電量在20度左右,一個月就是600度電,一年就是7200度電。”
”
家鄉的優惠政策和對家鄉深深的眷戀,堅定了田祚龍回鄉創業的決心。田祚龍說,他選擇回鄉創業是正確的,不只感受到家鄉的溫暖,也感受到政策的實惠,他一定要把光伏發電這個項目做好,讓每一個村民都能享受到陽光的福利。
田祚兵:“ 這安裝了才十多天,每天能發50—60度電。平均每天按40度計算,一年就在12000度電到14000度電。我一年最少是12000元到14000元的收入?!?/p>
光伏發電有前景
我國正逐步加大環保力度,新能源行業將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國家還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扶持節能減排產業發展的政策,精準扶貧政策中也明確提到了“光伏扶貧”,這讓田祚龍幫助家鄉村民致富的愿望得以實現。
“
田祚龍:“發展清潔能源,提倡節能環保‘’光伏發電是很有遠景的。能提高百姓收入,能讓百姓致富。”
”
目前,他所創辦的公司,主要為農村家庭建立庭院式光伏電站提供咨詢、設計、安裝服務,幫助貧困戶設計、安裝光伏電站,不到一年,公司已在當地建起了十幾家分布式光伏發電站。
金果坪鄉大房坪村村民 歐明國:“現在這個光伏發電在我們農村還是蠻適合,我在屋頂上裝了5千瓦的光伏電站,每個月可以發600度電,是坐在家里拿錢?!?/p>
讓科技改變生活,讓政策服務大眾。只有把科技用對地方、踏實的做一件事,才能有收獲。
實習編輯:侯俊瑩
編輯:孟然
統稿編輯:何鵬
責任編輯:張磊
找到我們: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幫》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
丁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