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到醫院看病,免不了會有各種各樣的檢查,超聲、CT、MR……不知你心中是否有這樣的疑惑,這些輻射到底有多大?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很多老百姓對“拍片子”的各種類型傻傻分不清楚:有的人既想用醫學影像查出自己有什么病,但又怕各種影像學的檢查對身體
到醫院看病,免不了會有各種各樣的檢查,超聲、CT、MR……不知你心中是否有這樣的疑惑,這些輻射到底有多大?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很多老百姓對“拍片子”的各種類型傻傻分不清楚:有的人既想用醫學影像查出自己有什么病,但又怕各種影像學的檢查對身體有危害,今天小編就一一解釋清楚。
每年體檢拍X光胸片,輻射劑量大嗎?
每年體檢,都有人都不愿拍X光胸片,很簡單,他們認為輻射很大。在這里,小編需要強解釋一下,大家不要把胸透和胸片的概念弄混。兩者雖都是X光檢查,但其輻射劑量有較大差別。胸透檢查是醫生通過屏幕觀察病人胸部器官的情況,有點類似于超聲檢查,是動態的。整個過程因人而異,可能會持續十幾秒到幾十秒,期間被檢查者一直暴露在X射線中。
而胸片是將胸部X光的影像投影在一張膠片上,就像拍照一般,“咔擦”一下就結束了,期間的曝光時間不超過半秒,所以對人體造成的輻射風險可以忽略不計。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胸透輻射大,臨床基本不用了。
CT是X線的100倍,能否不做CT檢查?
相信有人聽說過,CT的輻射是X線的幾十到數百倍,那做CT檢查是否會增加腫瘤的發生率?嚴格來說,CT對某些病灶的早期檢出存在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肺癌篩查而言,X光照片能顯示約1厘米的腫瘤,而低劑量的螺旋CT可發現5毫米以下的腫瘤。
此外,隨著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顯著升高,冠脈CT增強檢查已逐漸替代有創性的血管造影檢查,成為國內外公認的診斷冠脈硬化和阻塞的有效方法,但鑒于其較大的輻射劑量,目前尚不主張用于健康、無癥狀人群的篩查,通常還是根據臨床表現,由心血管科醫生建議檢查。MR檢查目前不作為觀察冠脈病變的首選檢查。
需要提醒的是,不建議10歲以下的孩子在體檢時做CT檢查。如果遇到外傷、急診等情況,為保護患者安全,及時發現隱匿性損傷和病變,在臨床醫生指導下的CT檢查也是必要的。
B超和MR沒有輻線,為何不多用?
盡管B超和MR(核磁共振)檢查均無常規意義的輻射損傷,但對于身體各種病變具體應做哪種檢查還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B超的原理是用超聲波穿透人體,當聲波遇到人體組織時會產生反射波,通過計算反射波成像。超聲因其廉價、便捷,是進行肝、膽、甲狀腺等部位病變篩查和常規體檢的首選方法。
但對高危人群而言,如長期肝硬化患者伴有/無甲胎球蛋白增高,需要明確有無早期肝癌發生,或前列腺肥大患者伴有PSA增高,需要明確有無前列腺癌,則應進行MR檢查。
另外,對于神經系統病變,MR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在經濟許可的范圍內,以MR檢查為首選。但相較于超聲和CT檢查,MR檢查時間相對較長,通常一個部位需要10-30分鐘以上不等,這也是為什么每家醫院做MR都要預約幾天或一周以上的原因。
要提醒的是,重病不能屏氣或需要心電監護等處理的患者,不宜首選MR檢查。此外,MR檢查依賴于強大的磁場,因此體內有金屬植入物(如心臟起搏器、血管支架、人工關節、動脈瘤)的患者嚴格禁忌。
拍PET/CT是否真能早發現腫瘤?
很多人有這樣的觀念:以為每年花差不多1萬元做一次全身的PET/CT檢查,就能發現早期腫瘤。與此同時,朋友圈也流傳著《揭開PET-CT檢查的輻射真相》的文章,作者稱PET/CT被用于健康人體檢,隱瞞和忽略了大量輻射和罹患癌癥的風險。文章稱,一次全身PET/CT檢查,相當于一個人正常30年的輻射,一小時就接受了!
盡管這種言論的確過于危言聳聽,但仍值得注意的是,PET/CT不適合用于腫瘤高危人群的篩查,原因在于根據現有數據,PET/CT對健康人群腫瘤陽性檢出率僅在1%-2%。PET/CT的使用主要針對腫瘤病人,對腫瘤的分期、療效評價、預后評估、敏感發現腫瘤轉移等具有一定意義。且鑒于其較高的輻射劑量,一年做PET/CT檢查最好別超過兩次。
這四種影像方式分別應用于何種檢查?
外傷骨頭:粗看X光片、細看CT
各種外傷,如果懷疑傷到了骨頭,優先選擇X光照片,檢查結果快速易得。若要進一步觀察,可以選擇CT。超聲、核磁對于骨皮髓質等看不大清,一般不選擇。
頸椎腰椎:首選磁共振、次選CT
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椎間盤疾病需要觀察椎間盤與相應的神經根,要想更好觀察這些軟組織,最優選擇就是核磁。同樣,對于關節、肌肉、脂肪組織檢查,磁共振也是首選。
胸部:粗看X光片,細看CT
X光胸片可粗略檢查心臟、主動脈、肺、胸膜、肋骨等,可以檢查有無肺紋理增多、肺部鈣化點、主動脈結鈣化等。
胸部CT檢查顯示出的結構更清晰,對胸部病變檢出敏感性和顯示病變的準確性均優于常規X光胸片,特別是對于早期肺癌確診有決定性意義。但是CT檢查的輻射劑量高于X光。磁共振對于肺部疾病的診斷,應用相對有限。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