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意思是山西省在經濟規模上處于前十位的縣市。
今年的連云港市所有下轄縣都未進入全國百強縣,但是贛榆區在未劃為區之前曾多次入圍百強縣,2012年—2014年,贛榆縣分別位居全國百強縣第96位、93位、91位,全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百強縣第90位、86位、84位。
如今連云港市只剩下東海縣有實力入圍全國百強縣,2019年東海縣入圍了《人民日報》版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位列第100位,壓線進入。但是此后二年連云港市并未有下轄縣入圍全國百強縣。
一、提高現實競爭力,永爭上流。
中國百強縣的評比使很多縣市燃起信心,全力發展經濟,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促進自身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不斷開發多種特色產業,拉動縣區GDP,實現其地位提高,在國內的影響力擴大。中國縣市的全面發展百強縣評比功不可沒。
二、促進公共事業完善,提高人民生活保障。
百強縣的評比使各個市縣區促進了本縣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強了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很大的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感。一個縣市的發達拉動著人民生活的提高,GDP的增長伴隨著更好的生活保障。百強縣評比驅使著全國的縣市全心全意為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積極拉動經濟增長,參加評比。
三、增強協調力,促進共同發展。
中國百強縣的評比使國家經濟不再由單一的重點城市拉動發展,讓小縣城也大展了身手,促進了全國范圍內的協調發展,以大城市拉動小城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使中國經濟有更長久的生命力和持久性。
第二十一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縣市分布在14個省市區中,具體是:安徽9個,福建3個,貴州1個,海南1個,河北5個,河南5個,湖南8個,江蘇19個,江西6個,山東16個,山西1個,四川9個,浙江17個,重慶1個。河北分別是遷安市、三河市、武安市、任丘市、正定縣。一、西昌市
中國西部百強縣市西昌排名第六。在四川29個縣市中,成為四川唯一一個進前十的縣市,是縣域發展的排頭兵。西昌,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安寧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西昌古稱邛都,秦時"嘗通為郡縣,至漢興而罷",但秦時西昌為何郡何縣,史籍失載。是攀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
西昌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地級行政區首府,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安寧河谷地區,幅員面積2651平方公里,轄6個街道、8個鎮、29個鄉(其中12個彝族鄉,2個回族鄉),常住人口77.5萬人,城鎮化率57.57%。西昌是全國糧食大縣、全國生豬大縣,中國洋蔥之鄉、中國花木之鄉、中國冬草莓之鄉,是舉世聞名的太陽城、月亮城、航天城,是“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西昌屬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素有小“春城”之稱,冬暖夏涼、四季如春。西昌旅游資源豐富,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環線、川滇旅游黃金線上的重要節點。境內及周邊有邛海-瀘山、螺髻山、瀘沽湖、靈山寺、衛星發射基地、知青博物館、黃聯土林等旅游景區。近年來,西昌先后獲得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十大最美古城、中國最美的五大養生棲息地、中國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國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等50余項稱號。 2018年10月8日,西昌市入選“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2018年11月,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9年10月8日,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二、金堂縣金堂縣,隸屬于四川省成都市,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東鄰德陽市中江縣、南靠簡陽市和資陽市樂至縣、北接廣漢市和德陽中江縣、西連青白江區、龍泉驛區,介于東經104°20′37″—104°52′56″、北緯30°29′10″—30°57′41″之間,總面積1154平方千米。縣城距成都市區50千米、廣漢市20千米、中江縣45千米、青白江區18千米、龍泉驛區36千米。金堂縣是“成都平原經濟圈”內的重點發展縣和成都市“特色產業發展區”。中河、毗河、北河穿城而過,有“天府花園水城”之美譽。是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2018年,金堂縣下轄1個街道、18個鎮、2個鄉。 [3] 2017年,金堂縣戶籍總人口90.3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75.0億元,其中:一產業增加值46.4億元,二產業增加值176.6億元,三產業增加值152.0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2.4:47.1:40.5,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GDP達52928元, 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三、簡陽市簡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龍泉山東麓、沱江河中游,北倚金堂縣、龍泉驛區、雙流區,東鄰資陽市樂至縣,南接資陽市雁江區,西連眉山市仁壽縣,自古被譽為“蜀都東大門”。全市幅員面積2213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54個鄉鎮、853個村(居),總人口148.6萬,是四川省第三人口大縣(市)、四川省首批擴權強縣試點市、四川省首批工業強縣示范縣、四川省現代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四川省衛生城市、四川省文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提名城市,是天府新區國際旅游文化功能區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所在地。
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3.8億元、增長8.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9.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10.3億元、增長1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3.7億元、增長11.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7億元、增長17.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54元、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98元、增長9.5%,三次產業結構由15︰54.6︰30.4優化為14.2︰54.1︰31.7。
四、彭州市彭州是四川省轄縣級市,由成都市代管。彭州是成都北向交通門戶樞紐,南連新都區、郫都區、西臨都江堰市,東壤廣漢市、什邡市。全市總面積1421平方公里,轄1街道、19鎮。2018年全市戶籍總人口80.24萬人,常住人口77.79萬。彭州處于成德綿經濟區中心、成渝經濟區發展軸的西北區域合作中心以及成都半小時經濟圈核心區,是成都市規劃發展的四個新型中等工業城市之一和龍門山大熊貓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旅游帶的重要組成區域。是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 彭州先后榮獲“國家生態市”、“中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中國縣域經濟發展潛力百強”、“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市”、“西部百強縣”、“四川省十強縣”、“中國家紡名城”、“中國休閑服裝名城”、“四川最具投資價值潛力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 2019年10月8日,入選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彭州打造“11236”(一軸一帶雙核三心六鎮)城市空間發展格局。依托成都航空動力與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天府中藥城、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游區、天府蔬香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重要載體,以產業生態圈理念大力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山地旅游和現代都市農業等優勢產業, 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五、廣漢市廣漢,四川省轄縣級市,由德陽市代管。古稱漢州,別名雒城,是四川首批擴權強縣試點縣(市) [1] ;北距德陽市旌陽區18公里,南臨成都市區24公里,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龍泉山脈西麓。廣漢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轄18個鄉鎮,總面積538平方公里;2017年戶籍人口60.4萬人。廣漢位于“天府之國”腹心地帶核心區,自古就有“益州門戶、蜀省要衢、通京孔道”之說,是成都的北大門。境內廣漢三星堆遺址是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廣漢境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雒城和明代古寺龍居寺,以及金雁湖、房湖公園、廣漢文廟、廣漢東禪寺、漢代古墓群,還有沿襲300多年的傳統民俗“保保節”等。 [3]2017年,廣漢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0.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204.9億元,增長8.6%;第三產業增加值161.2億元,增長10.6%,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六、都江堰市都江堰(Dujiangyan)簡稱“灌”,由四川省直轄,成都市代管,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岷江出山口處,因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市境東與彭州市、郫都區、溫江區交界,西、北與汶川縣相連,南鄰崇州市;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全市總面積1208平方公里,轄5街道、13鎮、1鄉;2017年常住人口69.09萬人。都江堰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興的城市;在新石器時代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地區,是古蜀國的發祥地之一。都江堰市以山、水、林、堰、橋渾然一體,體現城中有水、水在城中、“灌城水色半城山”的布局特色,為此有著“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之美譽。都江堰—青城山在民國時期就列為川西風景名勝區。 2018年11月,入選2018全國“幸福百縣榜”。2018年,都江堰市地區生產總值384.8億元,比上年增長 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45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139.45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216.89億元,增長9.1%。 2019年7月,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七、新津縣新津縣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南部,幅員面積330平方公里,轄1街道10鎮1鄉,常住人口39萬。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337.41億元、同比增長10.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53億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16億元、增長10.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16元、增長8.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12元、增長9.5%,連續6年位居全省十強縣行列。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新津是四川天府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域納入成都“南拓”區域和成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緊鄰成都中心城區,距天府新區核心區20公里,離雙流國際機場18公里、天府國際機場58公里,處于成都“一刻鐘經濟圈”范圍,境內已形成高速路、快速路、國道以及鐵路、高鐵、地鐵等多元化交通體系,成都地鐵10號線二期將于2019年內建成通車,規劃中的地鐵21號線和31號線也將過境,正在實施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綜合開發(TOD),承擔著“成都南部門戶樞紐城市”的重要功能。
產業發達,經濟活躍。新津被譽為“中國民營經濟的搖籃”,走出了以希望集團為代表的一批知名民營企業,擁有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中國天府農博園、梨花溪文化旅游區3個市級產業功能區,正在打造以智能制造、國際農業博覽和全域旅游為支柱的高質量現代化產業體系,目前已經獲得14家世界500強和15家央企直接投資,全縣聚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4家、上市公司42家,2018年新注冊登記企業增幅達92%,位居全國中小城市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第15位,被評為中國民營經濟最佳投資縣。
八、江油市江油,四川省下轄縣級市,綿陽市代管,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成渝經濟區北端,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首批“工業強縣”示范市、環境優美示范城市、法治市、文明城市、雙擁模范城,中國(綿陽)科技城經濟社會發展“排頭兵”,幅員面積2719平方公里,總人口88萬,城市建成區面積50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50萬,下轄39個鄉鎮、3個辦事處和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4.6億元。江油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能源基地,冶金基地,建材基地。第四屆四川省文明示范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九、仁壽縣仁壽縣隸屬于四川省眉山市,地處眉山市東坡區東南方向34.32公里,縣城北距成都50公里,南距樂山80公里,東距資陽70公里。 [1] 管轄32個鎮、28個鄉,幅員面積2606.36平方公里(其中,委托天府新區眉山片區管理9鄉鎮 )。2018年戶籍人口154萬人,常住人口120.1萬。 仁壽是四川省首批擴權強縣試點縣、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丘陵經濟十強縣、工業強縣示范縣、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縣、四川天府新區輻射縣。仁壽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70公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30公里。180米寬的世界級城市中軸——天府大道直達縣城,遂資眉高速、成都三繞橫貫全境。成赤高速、天府仁壽大道、國道213線和即將實施的紅星路南延線、站華路南延線五條干線公路直達成都。2016年,全縣GDP實現368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億元。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入選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十、崇州市崇州,古稱蜀州,可考建制史達4300余年,地處成都平原西部,天府之國的腹心,素有“蜀中之蜀”、“蜀門重鎮”美譽。幅員面積1090平方公里,呈“四山一水五分田”格局,常住人口76萬,其中城鎮人口31.6萬,,城市建成區面積43平方公里(含經開區)。是距成都天府廣場最近的郊區新城,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大數據特色)、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市、國家家具質量提升示范區,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崇州以“產業新城、品質崇州”為城市發展定位,“生態宜居的現代田園城市典范”為城市發展目標,“明日之城·翡翠之城”為城市品牌形象。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0億元,
崇州圍繞智能制造、優質糧油、康養旅游三大主導產業,建設產業園(區),構建產業生態圈。其中,成都智能制造產業園引進捷普科技、日東電工、福蓉科技、鷹諾、領益科技、維尚定制家居、索菲亞4.0、普洛斯物流等企業353家(項目497個),協議總投資495億元,建成投產企業320家,規上企業數達107家,2017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340億元;崇州康養旅游服務業集聚區,引進百悅·天府水鄉、隴海·三郎國際旅游度假區、希爾頓度假酒店、地中海俱樂部、中國青城國際頤養中心等項目8個,總投資約540億元;成都崇州優質糧油產業園,引進潤恒冷鏈物流、天府國際慢城、華川“水稻+”全產業鏈、四川農大現代農業研發基地等項目25個,總投資約280億元。
崇州位于川藏公路干線上,成溫邛高速公路貫穿崇州全境,已建設的川西旅游環線、懷華路崇州段、崇雙貨運大道、以及光華大道大邑延伸線崇州段,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公路、成溫邛快速通道、成蒲高鐵設有崇州站,只需17分鐘便可抵達成都市區。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