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工商局:注冊營業執照(注意:經營范圍)
二、確定場地:選址、預算、土地(工業用地)、規劃(符合當地整體規劃)
三、發改委:立項、做可行性報告、房產證(如有),場地租用合同(10年以上)
四、安排報廢汽車拆解技術人員崗前培訓并取得職業技能證書(報廢汽車拆解工,新能源汽車拆解工),持證上崗。
五、環保局:拿到立項報告后,向當地環保局申請環評,批準后確定環評代理公司
六、環評代理公司:按環評流程制作環評報告書(注意拆解工藝流程),公示
七、環評專家評審環評報告:評審通過后報當地環保局,由環保局公示(15個工作日以上)
八、環保局:下發,環評批復,網上申報項目
九、安裝設備:各項工藝均按環評要求建設(注意一定按照工藝流程建設)
十、環評驗收:專家驗收通過
十一、省商務廳安排專家組前往現場進行驗收,提出整改意見。
十二、省商務廳頒發經營許可證。
先要有廢舊物資回收營業執照分很多種,例如廢金屬類型 化工廢料等危險品 (省級環保廳)塑料回收資質,這個門檻比較低。
如果是破碎的話就省去很多了麻煩,自己上破碎機就可以。如果加工成塑料顆粒是要辦環保證明的。如果是自己小型加工廠沒有人辦資質的,很多小個體戶是這么做的,如果是廠子的話 建議每個步驟都要弄好,回收資質 生產加工許可證 環保資質。這個當地的工商局就可以了
公務員的工資的確不高。每年國家都會進行工資試調查,根據這些年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公務員的工資是明顯低于社會平均工資的。也就是說公務員的工資水平連社會平均工資水平都達不到。
公務員工資低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國內還有一批困難群眾沒有完全擺脫貧困,還在貧困線上掙扎。有的地方甚至連衣暖食飽都做不到,因此國家采取了精準扶貧的措施,對這部分的困難群眾進行幫扶,幫助他們解決吃飯、穿衣、安全飲水、住安全房、上學、就醫和基本養老的問題,使這部分困難群眾和全國人民一道邁進全面小康社會。在這樣的形勢下,如果公務員工資過高的話必然引起人民的不滿和批評。順便提一句,不少公務員犧牲在了扶貧攻堅第一線。
第二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仍然有待提高。雖然在公務員隊伍中有很多人都是大學畢業,但是這些人的能力素質比較一般,還有很多人連大學畢業文聘都沒有,卻擔任了一些領導工作當上了處長,這些人拉低了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但是這些大部分都是歷史遺留問題,沒有辦法短時間內得到解決,只能逐步淘汰。有些人可能會問為什么不對這些公務員予以辭退,因為《公務員法》對辭退公務員卓楚了明確規定,不能隨意辭退。低素質公務員隊伍如果享受較高的工資待遇顯然是不合理的。
第三是我國的財政負擔不起。目前全國的公務員數量約770萬,看上去數字龐大,但是平均到14億人口當中這個比例是相當低的不足1%。公務員隊伍總體是嚴重缺編的。但是即使這樣,如果大幅度提高公務員工資待遇,也會使國家財政背上沉重的包袱。不利于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另外由于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導致不同地區的公務員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并不是所有的公務員收入水平都向沿海地區或者首都看齊,所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國家的財政負擔。
第四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公務員隊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在政府機關工作的公務員的最根本的目的不是掙錢發財而是為人民服務。所以公務員的工資水平不會太高,這才能體現出公務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公務員的工資收入雖然是按照經濟發展的水平不斷上漲的,目的就是讓公務員解決溫飽,而不讓公務員發家致富。
目前全國范圍的工資試調查都顯示公務員工資達不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所以公務員的收入是偏低的。公務員惟一的好處就是穩定,只要不辭職不犯罪基本可以感到退休。但是這也不意味著干到退休就可以當上官,90%的公務員到退休都是科級干部。
但是公務員的工作是十分繁重的,越往基層公務員的工作越雜也越繁重,任何工作都要落實到基層,所以就出現了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針的局面,基層公務員工作十分緊張辛苦。很多人考上了才后悔,于是趁著年輕趕緊辭職了。
機關公務員的工作壓力也很大,由于公務員整體缺編,機關公務員都是一個人頂幾個人用,經常加班加點,而且是義務的。更要命的是,由于我國的法律還不十分健全,要求公務員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解決法律和制度空白領域的問題,這就十分為難,而且有很大的政策和法律風險。有的事情解決了但是違法了。所以國家才會出臺鼓勵公務員干事創業的容錯糾錯機制。
總而言之,公務員的工資不高,過去現在都不高,但是公務員的責任和奉獻以及工作量卻很大,要說好處就是穩定。升官很難,90%的公務員在縣以下機關,限于編制幾乎沒有什么大的前途到退休也就是個科級待遇。所以如果想考公務員我送你一句話,這句話當年被寫在黃埔軍校的門上“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勿入斯門”。
您好!以下應該是您需要的吧。
附件1 魯環函〔2010〕497號 關于在排污口設置生物指示池的通知 各市環保局: 為進一步加強對涉水污染企業的監管,在總結我省先進地區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省廳決定,在全省涉水污染企業排污口統一設置生物指示池,對外排廢水進行生態監督,使外排廢水達到常見魚類穩定生存的要求再排向環境。現將具體要求通知如下: 一、 設置范圍 廢水直排環境的企業或城鎮污水處理廠;廢水直排環境的新建企業、新擴建城鎮污水處理廠要把建設生物指示池作為治污設施的一部分,納入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二、 設置要求 在排污口建設生物指示池,池體進、出水口要與排污渠相連通,水流要保證連續流暢地通過生物指示池。生物指示池布局要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尺寸由建設單位自行確定,池壁內測粘貼白色瓷磚,外沿四周設置不銹鋼欄桿,池體前方設置指示牌,并標明“生物指示池”字樣。池內放養鯽魚、鯉魚等常見魚類作為指示生物,通過指示生物的生存狀況實時監督外排廢水達標情況,生物指示池建設要體現人文關懷的理念,為指示生物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三、時間要求 各市要將轄區內廢水直排環境的企業、城鎮污水處理廠列出清單,逐一明確任務,加強指導,于7月底督促完成生物指示池建設,并組織驗收。自8月起,省廳將結合“四個辦法”對此項工作進行檢查。聯系人:流域環境管理處 相福亮 電 話:86106197 郵 箱:sdshbjlyc@126.com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八日產品、副產品和廢物的界定是根據物品的價值以及用途來界定的,危險廢物的界定是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版)來界定的。
如何界定危險廢物和與副產品?部分企業認為有利用價值的就是副產品,但是部分地區環境管理部門認為“副產品”也需要鑒別,甚至直接作為危廢管理。
由于從事危險廢物經營的單位必須要取得危廢經營許可證,而副產品的銷售對象不受限定,因此,界定危險廢物和與副產品,就是要區分“在未經產品認定或固廢鑒別的情況下,將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物質作為副產品銷售”這種情形,是產品正常流通還是危廢非法轉移?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國家禁止無經營許可證或者不按照經營許可證規定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從事利用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必須向省級環保部門申請領取經營許可證。《產品質量法》、《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等規定,產品是指經過加工、制作,用于銷售的產品。產品質量是指國家的有關法規、質量標準以及合同規定的對產品適用、安全和其它特性的要求。標準是在一定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產品質量監督部門主管產品質量監督工作,沒有產品質量標準的產品不準生產和銷售。
近年來,山東省環境保護廳、重慶市環保局等多個省市環保部門向環保部提出了有關危險廢物和副產品界定的請示,環保部分別作了復函,如《關于如何界定危險廢物與產品意見的復函》(環辦函[2010]677號),《關于界定危險廢物與副產品有關問題的復函》(環辦函[2012]138號)。各省市環保部門也對轄區內企業反映的類似問題進行了答復,如《山東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山東富豐柏斯托化工有限公司在省政府外資企業座談會上反映問題的答復》(魯環函〔2015〕915號)。在上述回復中,對危險廢物和副產品的界定進行解釋。
根據以上回復,小編整理了危險廢物和副產品的界定流程。
認定某物質屬于副產品,應當滿足以下條件:
(1)在化工企業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明確列出;
(2)在化工企業工商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內;
(3)副產品質量標準在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不具備上述條件的產品,如果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則屬于危險廢物。沒明確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產品,按照國家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鑒別。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固體廢物鑒別導則》(試行)(原國家環保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公告 2006年第11號),首先對需界定的物質是否屬于固體廢物進行鑒別。評價一個物質是否固體廢物,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一般考慮。包括:該物質是否有意生產,是否為滿足市場需求而制造,經濟價值是否為負,是否屬于正常的商業循環或使用鏈中的一部分。
(2)特征。包括:該物質的生產是否有質量控制,是否滿足國家或國際承認的規范/標準。
(3)環境影響。包括:同初級產品相比,該物質的使用是否環境無害;同相應的原材料相比,在生產過程中,該物質的使用是否會對人體健康或環境增加風險;是否會對人體健康或環境產生更大的風險;該物質是否含有對環境有害的成分,而這些成分通常在所替代的原料或產品中沒有發現這些成分在再循環過程中不能被有效利用或再利用。
(4)使用和歸宿。包括:該物質使用前是否需要進一步加工;是否可直接在生產/商業上應用;是否僅僅需要很小的修復就可投入使用;是否仍然適合于其原始目的;是否可作為其他用途的替代物;是否實際應用在生產過程中;是否有固定的用途;是否可以其現有的形式或者不經過表一所列作業方式處理的形式得到利用;是否只有經過表一所列作業方式處理后才可以利用。
圖1 固體廢物與非固體廢物判別流程圖
經鑒別屬于固體廢物的,則應依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1號)和《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5085.1~7-2007)對該物質進行進一步鑒別。
圖2. 危險廢物鑒別程序
凡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經鑒別認定具有危險特性的,則屬于危險廢物。
隨著科技進步,有些列入危險廢物的化工副產品成為提純或深加工的原材料,符合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相關部門將給與支持和鼓勵。相關規定有:
1、《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13號)
(五)放開搞活企業標準。企業根據需要自主制定、實施企業標準。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標準。建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對企業產品標準的備案管理,落實企業標準化主體責任。鼓勵標準化專業機構對企業公開的標準開展比對和評價,強化社會監督。
2、《貫徹實施《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動計劃(2015-2016年)》(國辦發〔2015〕67號)
五、開展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試點。建立完善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研究制定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指南,鼓勵企業進行標準自我聲明公開。(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牽頭負責)
3、《質檢總局 國家標準委關于在部分省市開展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質檢標聯[2014]660號)
一、試點地區
上海、浙江、福建、山東、重慶、深圳、成都。
二、試點任務
(一)建立完善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修訂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管理相關的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明確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是實施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的方式和途徑。積極參與企業產品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鼓勵并引導企業利用統一、開放的平臺自主開展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工作。
4、《山東省質監局關于做好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工作的通知》(魯質監標發[2015]53號)
2015年7月24日,省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取消了我省對企業產品標準進行備案和登記管理的規定,增加了“企業所執行的產品標準應當自我聲明公開”的規定。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