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據格上理財一份統計顯示,目前私募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經超過了4000億元,同時有11家公司的規模突破了50億元。之前寶盈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王茹遠離職后,在上海成立私募基金,據說20億元的規模遭遇秒殺。按私募業的管理辦法,假設其管理的基金能夠有10%的收益,就是2個億,管理人從中提成20%的回報,單此一項,管理人的年收入就高達4000萬元,再加上1%的管理費收入,一個成功的私募管理者的收入令公募基金的經理望塵莫及。當然,如果是操作不當,出現虧損也很有可能一敗涂地——基金只能清算結束。
另一方面,來自同花順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今年共有199名基金經理離職。這大大超過2012年和2013年全年基金經理離職人數(2012年有111人離職,2013年有138人離職),使今年成了基金經理變更最頻繁的一年。伴隨著眾多的基金經理請辭,公募中有5年以上投資經驗的基金經理群體也越來越少。同花順數據顯示,548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基金經理從業年限達到10年以上的只剩下7位。而基金經理職業年限達到5年以上的,只有90位。在這548只基金中,有184只基金經理管理基金的年限在2年以下,占比約三分之一。
面對牛市預期下的私募新一輪發展機遇,公募基金業開始搭建更好的平臺希望留住人才。據上投摩根基金副總經理侯明甫表示,上投摩根將首家嘗試在業內推出“種子基金”,隨后還將有“影子股權”計劃等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據介紹,該基金公司將拿出超億元的公司自有資金推行種子基金計劃,這在公募業內尚屬首家。
所謂“種子基金”計劃,就是有意愿的投研人員可按自己的投資策略建立投資模型,然后申請進行模擬電腦操作,試運行足夠長時間段后,公司對期間的運行進行績效考評,一旦被認可就可以申請設立種子基金,公司將拿出部分自有資金,在合法合規的框架下,投研人員也可根據自身意愿投入個人自有資金。該種子基金將公開透明運作,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一旦受到市場認可,也會考慮轉為公募基金產品。侯明甫解釋道,“這其實是公司內部人才的一個孵化機制,我們給有創業沖動的人才足夠的機會,同時內部也會嚴格控制整個流程。拿公司自己的資金嘗試,哪怕失敗也是公司的資金,不涉及投資人的利益。”他還表示:“私募業近年來發展迅猛,但公募肩負著服務滿足99.6%的普通大眾投資理財的需求,因此用創新的制度留住合適的人做對的事是我們的使命。”他透露下一步公司將考慮實行股權激勵計劃,讓更多的員工與公司有更緊密的聯系,并分享公司的收益。
興業全球基金(微博)近期不但傳出了提高基金經理原有薪資待遇的消息,同時還推出了“業績排名獎金”和“持基計劃”。所謂業績排名獎,就是如果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在市場上各類別排名中,如排進前三分之一、前四分之一、前六分之一的,基金經理都將獲得不同的獎勵。為了加大力度,公司還將排名的時間段做了區分,即上述排名分別有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等四個時間段,只要業績足夠優秀,某只基金可以重復獲得獎勵。
“持基計劃”則是基金經理可以使用自有資金投資自己管理的基金,與此同時,基金公司提供1:1的配資跟投,產生的收益歸基金經理個人。其中基金經理最高投資額度為80萬元。
如果有100萬,我們是選擇買私募收益高還是選擇買公募基金收益高,同樣都是基金,該怎樣選擇?
要做出正確的選擇,我們必須要區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他們二者到底有什么區別,認識了這種區別自然就會做選擇了。
募集方式不同。所謂公開募集就是可以宣傳營銷,日常我們接觸多的購買渠道有三個,基金公司網站,證券公司代銷,銀行代銷。很多人都不明白,以為在證券公司和銀行購買的基金都是他們自己發行的,其實不然,證券公司和銀行的基金都屬于代銷基金公司的基金,也就是基金原本是基金公司發行的,授權證券公司和銀行代銷,證券公司和銀行代銷之后按照份額給予營銷費用的獎勵或者后端交易量的返還。私募和字面意思一樣,就是只能向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所謂特定投資者概括一下就是有市場經驗,財力能達到要求,基本就這兩條了。和公募不同的是你不能漫天宣傳營銷,所有范圍要小很多。
起點不同。公募基金的起點一般1000元就可以購買,受眾群體非常龐大。而私募可不同,私募最低也要100萬起步,現在的私募部分已經調整成為了500萬起步,當然市場中的大佬大家都知道,2000萬起步才能購買。所以私募的起點較公募基金是非常高的。
規模不同。大家覺得都是基金,規模有什么不同,即便規模不同對于我的收益又沒有影響。這是錯誤的想法。公募基金鑒于起點低,受眾群體多,所以規模一般都比較大,最低的也都1億以上,有些重量級的更是達到了幾百億的規模就,這在公募基金中已經不算什么新鮮事。私募一般規模要求較小,就私募基金管理辦法來講,目前最低的500萬都能成立起來,一般要求最低1000萬的額度。私募的規模要比公募的小很多。
流動性不同。舉個簡單的例子,給你100萬,我讓你馬上全倉建倉一支股票,你可能要花費三分鐘左右,我給你一萬讓你全倉建倉一支股票,你可能需要敲一下鍵盤馬上就成交了。所以規模越大流動性越差,體現在基金的管理上也是如此。公募基金規模龐大,建倉數量自然非常多,私募規模小,交易性的靈活性要好很多。同樣的基金管理公募和管理私募,買同樣的標的,按照同樣的比例來配置,同時點交易,管理下來私募的業績可能會比公募的要好,這就是流動性好的體現。
管理報酬不同。公募的管理報酬一般采用固定費用,因為規模龐大,一般是總規模比例的2%,私募除了一般報酬外還采用超額收益的激勵措施,總體業績超過凈值部門的20%可以計提超額收益。所以造成了公募賺錢賠錢管理人都拿2%,私募的激勵措施相比公募好,所以私募的管理人只要業績越好他們拿的也越多,同樣投資人的報酬也越好。公募基金經理為什么很多轉投私募了?報酬的原因非常重要。
投資標的限制不同。公募的投資標的對單個公司持倉比例不能超過10%,私募相對寬松沒有這個特定的限制。所以從投資標的上來說私募也要比公募靈活很多。底倉分布上私募一般最低要求持有40%的底倉,而公募則是60%,這些都體現了私募的靈活性。
鑒于以上的不同我們就應該投私募基金嗎?不
前面給大家寫過一篇怎么在公募基金中尋找好基金的辦法。按照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自己的投資標的,公募有貨幣型,債券型,混合型,股權型,如果保守一點當然是投貨幣型和債券型了。我們就拿股票型公募和私募做對比,最重要的無非就是管理人的能力,你的錢給基金經理管理,基金經理能力的大小決定了你最終的收益結果。所有的一切最終落腳點是對基金經理的考察,最主要的是考察過往業績,投資風格,看看回撤幅度等。基金經理能力強自然投資業績相對好點。
那么選個私募的好的基金經理就可以投資了?不
市場位置很重要。作為股權類投資的產品,市場位置真的非常重要。今年開始至今王亞偉旗下一支私募已經清盤,統計后得出王亞偉管理產品今年平均收益-30%左右,淡水泉的大佬今年投資收益平均在-30%左右。所有市場整體的趨勢決定了市場不會有什么大佬。唯一的大佬就是你投資的位置,比如,目前就很低,如果你選擇年初投資就非常高。
綜述:選一個私募的好經理,找一個市場的好位置,買入。
(小天帶你學投資,如有幫助請點關注,小天講持續為你輸出優質內容)
謝邀
銀行理財大致:分為貨幣型理財、債券型理財、基金型理財、存款型理財。
一、銀行理財產品中的公募與與私募的說法是基金類型中的兩種。公募基金 :
公募基金就是那些已經通過證監會審核,可以在銀行網點、證券公司網點以及各種基金營銷機構進行銷售,并且在各種交易行情中可以看到信息的基金。私募基金 :
私募基金是私下悄悄進行的,在各種公開渠道或網點看不到其信息,也不會大肆公開推廣。由于國內私募基金還不合法,一般以投資公司、投資管理公司、投資咨詢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身份存在。其操作方法比公募基金簡單,一般收益較高、風險較大。私募基金不受基金法律保護,只受民法、合同法等一般的經濟和民事法律保護。簡單地說,就是證監會不保護私募基金投資者,出了問題由投資者自己解決,或者上法院、或者私了。所以一般不會出現在銀行理財產品中。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區別:募集方式不同;募集對象與門檻不同;產品規模不同;信息披露不同;追求目標不同。1、募集的對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的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
2、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資金是通過公開發售的方式進行的,而私募基金則是通過非公開發售的方式募集,這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區別。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較強的保密性。
4、投資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完全由協議約定。
5、追求目標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
總結一句話:公募基金是公開的,全網可查的,針對老百姓的理財方式。一個是半公開的不受基金法規限制的、只針對部分或者是富人群體的理財方式。所謂的靠譜,就要衡量自己資金的儲備情況以及承受風險的能力。公募基金相對私募來說有以下優缺點:
1、公募公開透明
2、公募門檻較低
3、公募有法律法規保護
高毅私募基金第一,天弘基金第二,香港中央資產第三。
諾亞財富是一家在2005年在紐約證券交易市場
正式上市的獨立財富管理機構,在2007年也獲得了我們中國獨立財富管理機構之一的品牌,成立到2017年該公司已經全面展開了綜合金融服務,包括私人銀行
諾亞公益基金等。
2、恒天財富
截止到目前為止恒天財富擁有130家分支機構和將近3400名的專業財富管理人員,業務范圍包括了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截至到2016年該公司已經為6萬多個高凈值家庭進行了資產配置
。
3、格上理財
公司在成立之后就致力于服務中國高凈值個人以及機構投資人,產品線包含了資管產品,陽光私募基金
以及海外基金。
4、標準利華
標準利華金融集團是我們中國首選的互聯網金融推介信息服務商之一,該公司擁有眾多銀行基金、保險金融衍生品。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