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選擇去掉《三國演義》,我一直認為《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中寫作水準最低、藝術價值最差勁的,人物扁平、場景單薄,很多情節并不符合史實,卻偏偏還很容易叫一些缺乏歷史常識的人誤以為是史實。
四大名著是四部小說,是小說就應該按照小說的藝術規則、技藝手法去檢驗其水準高下,相對而言,藝術價值最高、寫作技藝最好的自然數《紅樓夢》,有主要人物、有次要人物,主要人物賈寶玉、林黛玉等通過各個方面、各個層次予以塑造,心理層面的略單薄,但整體人物形象卻還是非常豐滿的,次要人物的塑造起碼也做到了現實主義小說的一些人物個性化的水準,個個都可以訴說一番的,而《紅樓夢》在內容情節方面的充實、豐厚、精妙、曲折,以及通過人物、內容而叫人深深體味到內在的東西,也是如此的震撼人心,所以《紅樓夢》無愧于中國古代小說最經典之作,沒有之一。
藝術價值和寫作記憶水準第二高的,我認為是《水滸傳》,在《水滸傳》里個人好漢起源的故事有好幾個,不重新翻閱,我信口就可以說出來的就有宋江、武松、史進、林沖、魯智深、李逵、盧俊義等人,難能可貴的是,在每一個好漢個人起源故事中,人物塑造都比較全面、個性比較豐滿,有些細節還將微妙的人性有所展示,作者寫作水準真的不錯,前面一個個寫好漢個人起源故事,有條不紊,完全不亂,尤其牽涉到宋江,以他為一個中心人物,可以波及追溯去寫另外幾個人物,比如武松在柴大官人那里混得不得意,碰到了宋江,后面就去寫武松了,宋江的故事暫且到此,這種寫法已經頗具現代小說寫作技巧了。就憑著寫作技巧,《水滸傳》的總體藝術價值也要高于《西游記》和《三國演義》。
《西游記》其實整體寫作技藝不算高,真正深入、全面塑造的人物形象只有唐僧師徒四個人,連緊跟在他們身邊、三天兩頭馱著唐僧的馬形小白龍還幾乎沒有什么刻劃,其他次要人物大都寫的很單薄。但是,《西游記》另有其高水準的兩個方面,令其足夠立于“四大名著”不倒了:1、故事整體很龐大,唐僧、孫悟空、豬八戒三個人的如何成為西天取經保護者的個人“起源”故事都寫的很扎實,故事還都很曲折,比如孫悟空學藝,作者很有耐心,寫的也蠻細膩。寫完個人故事后,小說情節逐漸推進到唐僧要去西天取經的主情節線上,最后四個人組合成功開始踏上前往西天的艱難道路,這個整體小說內容、情節的構思很完整、很平衡,沒有什么支離破碎、左支右拙的地方。2、神仙妖魔鬼怪、天庭龍宮閻羅殿等等之想象力之浩大、豐富、厚實,完全構筑起了一個可以自洽的宇宙,當然還是又不夠充實的地方,有邏輯上出問題的細節,但總體來說,《西游記》的神話世界之龐大、豐富、自洽,起碼迄今為止還沒有哪一部小說可以與之相提并論,這也是它最大的價值所在。
而《三國演義》相對于其他三部小說來說,寫作技藝方面可謂毫無優勢,無論總體場景描寫、還是人物刻劃、以及內涵立意等,都是最單薄最粗糙的一部,它唯一的優點是故事內容龐大。所以,《三國演義》在四大名著中,無疑是最爛的一部,一定要踢掉一部的話,只能踢掉《三國演義》了。
照我說,四大名著去掉《三國演義》后,不妨將《金瓶梅》填入,組合成“新四大名著”——這么好的一本書,僅僅因為書中多了一些性方面的細節描寫就成了禁書,實在可惜,《金瓶梅》很多方面的描寫尤其在對世俗民情方面的描寫,勝過任何一部小說,人物刻劃、場景描寫、尤其是通過人物故事,作者在其中隱含的種種警示寓意,是其他任何一部古典小說所不能企及的,所以令整部小說顯現出一種極富人性的深刻性,這一點,我個人認為甚至超越了《紅樓夢》。當年我讀完《金瓶梅》全書后,有一種深深地被震撼到的感覺,同時感到厚實,這在中國古典章回小說里是非常難得的,《紅樓夢》給我以廣闊、復雜,但缺乏震撼感和厚實感,《金瓶梅》的整體寫作技藝,恐怕已經可以用現代小說藝術理論探討了。——個人見解,不喜請噴!
熊腰虎背
鶯歌燕舞
鵲巢鳩占
焚琴煮鶴
鸚鵡學舌
鵬程萬里
狗傍人勢
狗逮老鼠
狗黨狐朋
狗黨狐群
狗盜雞鳴
狗盜雞啼
狗盜鼠竊
狗吠非主
狗吠之驚
狗吠之警
狼心狗肺
狗茍蠅營
狗急跳墻
狗馬聲色
狗拿耗子
狗皮膏藥
狗屁不通
狗偷鼠竊
狗頭軍師
狗頭鼠腦
狗尾貂續
狗心狗行
狗行狼心
狗續貂尾
狗續侯冠
狗續金貂
狗血淋頭
狗血噴頭
狗仗官勢
狗仗人勢
狗彘不如
狗彘不若
狗走狐淫
兔死狗烹
動物成語
鼠目寸光 牛鬼蛇神 虎視眈眈 兔死狐悲 龍飛鳳舞 蛇蝎心腸 馬到成功 羊腸小道 猴年馬月 雞毛蒜皮
投鼠忌器 老牛舐犢 放虎歸山 狡兔三窟 畫龍點睛 畫蛇添足 萬馬奔騰 亡羊補牢 沐猴而冠 聞雞起舞
抱頭鼠竄 小試牛刀 龍騰虎躍 烏飛兔走 老態龍鐘 懷弓蛇影 車水馬龍 虎入羊群 尖嘴猴腮 鶴立雞群
膽小如鼠 氣壯如牛 藏龍臥虎 守株待兔 望子成龍 打草驚蛇 千軍萬馬 順手牽羊 殺雞嚇猴 呆若木雞
狗急跳墻 豬突豨勇 蜂擁而起 魚目混珠 鳳毛麟角 狼吞虎咽
豬狗不如 封豬長館 雕蟲小技 如魚得水 珍禽異獸 指鹿為馬
狼心狗肺 鳳頭豬肚 獨占鰲頭 鶯歌燕舞 虎背熊腰
偷雞摸狗 蠢笨如豬 噤若寒蟬 井底之蛙 驚弓之鳥 飛禽走獸
牧豬奴戲
人怕出名豬怕壯
一龍一豬
豬卑狗險
豬突豨勇
愛禮存羊
羝羊觸藩
多歧亡羊
餓虎撲羊
告朔餼羊
掛羊頭,賣狗肉
虎入羊群
羚羊掛角
歧路亡羊
牽羊擔酒
驅羊攻虎
肉袒牽羊
如狼牧羊
十羊九牧
使羊將狼
順手牽羊
素絲羔羊
替罪羊
屠所牛羊
亡羊補牢
亡羊得牛
問羊知馬
羊腸鳥道
羊腸小道
羊狠狼貪
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入虎群
羊質虎皮
以羊易牛
爭雞東兔西烏
動如脫兔
龜毛兔角
狐死兔泣
狐兔之悲
見兔放鷹
見兔顧犬
狡兔三窟
驚猿脫兔
靜如處女,動如脫兔
犬兔俱斃
守如處女,出如脫兔
守株待兔
兔起鳧舉
兔起鶻落
兔絲燕麥
兔死狗烹
兔死狐悲
兔走烏飛
烏飛兔走
有關動物的成語
有關“魚”的成語
【如魚得水】(1)原謂君臣相待,今多以形容朋友或夫妻情感融洽。(2)用以比喻所處環境,能稱心如意。
【池魚之殃】比喻無故而受禍。
【殃及池魚】無端受累。
【魚水相逢】(1)比喻夫婦和樂。(2)比喻君臣相得。
【魚沉雁渺】比喻音信全無。
【魚目混珠】比喻用假貨充真貨。
【魚米之鄉】指靠近水邊的肥沃地方。
【魚肉鄉民】土豪劣紳,仗勢欺侮自己的鄉人。
【魚沉落雁】比喻女子容貌美麗。
【魚貫而入】排成一列依次前進。
【魚雁往返】指書信往返。
【魯魚亥豕】指文字因形近而傳寫錯誤。
【渾水摸魚】在混亂的局勢中得小便宜。
【漏網之魚】喻罪犯沒有被逮捕歸案。
【緣木求魚】喻勞而無功,絕不可得。
【鮑魚之肆】比喻惡劣之環境或小人聚集之所。
【臨淵羨魚】比喻空自想望,而沒有實際行動。
【魚游沸鼎】比喻情勢之危急
有關“鳥”的成語
【一石二鳥】比喻做一件事獲得兩個效果。
【小鳥依人】形容女子或小孩怯弱的樣子,惹人憐愛。
【倦鳥知返】形容游子倦游歸家。或比喻離開工作崗位太久,倦于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崗位。
【倦鳥歸巢】形容游子倦游歸家。或比喻離開工作崗位太久,倦于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崗位。
【笨鳥先飛】(1)形容愚笨的人,事前欠缺考慮,常魯莽行事。(2)或用以表示愚笨的人行動應比別人早,以免手忙腳亂。
【鳥盡弓藏】比喻天下既定,功臣遭遺棄。與“兔死狗烹”意同。惟“鳥盡弓藏”語意較輕。
【鳥語花香】描寫春天的景色。
【鳥面鵠形】用以形容久饑消瘦之狀,又作“鳩形鵠面”。
【鳥為食亡】比喻人因貪財而死。
【鳥獸不可與同群】指人畢竟仍須生活在人群社會中,不能隱居逃世。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比喻人快要死時,多會良心發現,講出善良的話來。
【驚弓之鳥】比喻曾遭禍患,因而心懷驚懼者。
有關“鶴”的成語
【杳如黃鶴】比喻人物一去無蹤。
【風聲鶴唳】形容人心惶惶,自相驚擾。
【焚琴煮鶴】指不解風雅,大殺風景的行為。
【閑云野鶴】形容超然脫俗,與世無爭,可以用在隱士,或是退休在家,生活閑逸無憂的人。
【雞皮鶴發】粗皮膚和白頭發,形容老人白發蒼蒼,滿臉皺紋。
【鶴立雞群】比喻才能出眾?;蛴靡孕稳萑松聿奶貏e高大。
【鶴發童顏】比喻年老而健康。
【鶴長鳧短】形容異類難諧。
有關“雁、鵝”的成語
【沉魚落雁】形容女子的美貌。
【魚沈落雁】形容女子的美貌。
【雁足傳書】比喻互相聯絡,音信不斷。
【雁行失序】悼兄弟之喪。
【雁行折翼】失去兄弟。
【魚雁往返】指書信往返。
【千里鵝毛】遠道送禮物,禮輕情意重。
有關“其余鳥類”的成語
【鳩占鵲巢】比喻強占他人所有。
【鶉衣百結】比喻衣服破舊,滿是補釘。
【鷦鷯一枝】(1)用以勸人寡欲,今多說成:“鷦鷯巢林,不過一枝”。(2)或比喻棲身之所,多用于托人求職時。
【鸞翔鳳集】比喻賢才之聚集。
【鳳毛麟角】形容世間少有。
【鳳凰于飛】比喻夫婦唱和相樂;多用為婚禮之祝詞。
【鳶飛魚躍】比喻放任于自然之樂。
【鴉雀無聲】比喻原本吵吵鬧鬧的人群安靜下來。
【鴻鵠之志】比喻志向遠大,與“青云之志”義同。
【鵬程萬里】祝福別人前程遠大,如鵬飛萬里。
【鶯聲燕語】用以形容鳥鳴?;虮扔髋勇曇敉疝D流利。
【鶯鶯燕燕】比喻女郎眾多。
【鶼鰈情深】比喻夫婦恩愛逾恒,與“伉儷情深”義同。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比喻兩相爭持,第三者得利。
有關“十二生肖”的成語上
一、有關“鼠”的成語
【投鼠忌器】打老鼠怕傷了器具,比喻作事有所顧忌。
【抱頭鼠竄】形容狼狽逃避的情形。
【梧鼠技窮】比喻技能雖多,而不能專一。
【鼠牙雀角】比喻與人爭誦。
【鼠肝蟲臂】指極為低賤微小的東西。
【鼴鼠飲河】比喻小量,所取不多;或沒什么了不起。
【獐頭鼠目】用以形容一個人的長相奸邪,如獐之頭、鼠之目。與“尖嘴猴腮”義近,但“尖嘴猴腮”僅形容面貌丑陋,而“獐頭鼠目”更強調其人之奸惡狡猾。
二、有關“牛”的成語
【九牛一毛】比喻價值極渺小輕微。
【九牛二虎】喻極大的力量。
【牛刀小試】形容有才能的人,略顯才能。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為盟。
【牛衣對泣】比喻貧賤夫婦生活困苦的情形。
【牛山濯濯】(1)形容山區林木被砍伐殆盡。(2)轉化其義,形容一個人頭頂光禿禿的樣子。
【牛角掛書】形容勤奮向學。與“懸梁刺股”、“囊螢夜讀”、“鑿壁借光”意同。
【牛鬼蛇神】(1)形容一個人面貌丑陋嚇人。(2)比喻行事荒誕兇惡之人。
【牛頭馬面】(1)形容一個人面貌丑陋嚇人。(2)比喻行事荒誕兇惡之人。
【牛馬風塵】形容人奔走于道途,風塵仆仆,非常勞累。
【牛溲馬勃】比喻低賤之人或物。
【牛鼎烹雞】比喻大材小用。
【牛頭不對馬嘴】比喻兩件事完全不能湊在一起,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答非所問。
【汗牛充棟】喻書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復返,毫無蹤跡。
【疤丁解牛】比喻對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對牛彈琴】喻不解風情。
【鉆牛角尖】比喻思想固執,自困于絕境。
【初生之犢】以剛出生的小牛什么都不怕來比喻初出社會的人,遇事不怕難、不怕惡勢力。
【舐犢情深】形容父母愛子女之情。
【黎牛之子】比喻父惡子賢。
【風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
三、有關“虎”的成語
【九牛二虎】喻極大的力量。
【三人成虎】比喻說的人多,縱然傳聞是錯的,也會信以為真。
【生龍活虎】活潑壯勇的姿態。
【如虎添翼】喻強者又得助力而更強悍,更令人害怕。
【羊入虎口】喻危險之至,難免死亡。
【縱虎歸山】縱容惡人,讓他回到自己的勢力范圍或地盤,再度危害他人。
【狐假虎威】喻假借聲勢去嚇唬別人。
【臥虎藏龍】喻人才多而杰出。
【虎入羊群】喻聲勢非常大,對方一點抵抗的力量都沒有,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虎口余生】比喻經歷極大危險,僥幸保全下來的生命。
【虎視眈眈】形容貪婪地盯著,等待時機成熟以便下手。
【虎頭蛇尾】喻做事有始無終,沒有恒心。
【為虎作倀】比喻做壞事的幫兇。
【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既猛又急,粗魯難看。
【勢成騎虎】喻一個人做了某件事后,想罷手也來不及,有左右為難之意。
【騎虎難下】喻行事迫于大勢而不能中止。
【與虎謀皮】比喻不可能成功的事。
【暴虎馮河】赤手空拳的去打虎及不藉船只的去渡河,喻空有勇氣的匹夫之勇。
【談虎色變】原意是指必須親身經歷才有真知;后引申為驚懼某事,談及此事就驚慌色變。
【調虎離山】騙人離開根據地,以期達到某種目的的計策。
【養虎貽患】喻縱容敵人或惡人,給自己帶來后患。
【餓虎撲羊】喻非常貪饞。
【龍吟虎嘯】指龍虎的叫嘯,形容人吟嘯聲非常洪壯嘹亮。
【龍爭虎斗】形容兩強爭斗,不相上下。
【龍潭虎穴】喻險要的地方。
【龍蟠虎踞】形容形勢雄壯險要的地方。
【縱虎歸山】喻放過惡人,使其再度危害社會。
四、有關“兔”的成語
【玉兔東升】表示時間已經入夜。
【守株待兔】表示固執成見不知變通。
【兔毛大伯】宋元時泛稱老人。
【兔死狗烹】喻有事時被重用,事成后即被毀棄。
【兔死狐悲】比喻同類的死敗,自己也哀傷起來。
【兔走烏飛】比喻日月運行,光陰流逝快速。
【兔起鶻落】(1)形容動作敏捷。(2)比喻書法雄健。
五、有關“龍”的成語
【生龍活虎】活潑壯勇的姿態。
【車水馬龍】形容繁華熱鬧。
【來龍去脈】喻事情的全部過程。
【臥虎藏龍】喻人才多而杰出。
【活龍活現】形容繪畫、雕刻或文字的敘述,極為逼真。
【乘龍快婿】形容一個令人滿意的好女婿。
【望子成龍】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成大器。
【畫龍點眼】喻作畫在重要處添上一筆使作品更加深動。
【蛟龍得水】喻人材得到賞識重用。
【群龍無首】喻群眾失去了領袖。
【葉公好龍】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事物,但并非真正的愛好它;引申為浮華不實。
【龍生九子】古代傳說龍生的九條小龍,外貌性情皆有所不同。比喻人各有所好,不全然相同。
【龍吟虎嘯】指龍虎的叫嘯,形容人吟嘯聲非常洪壯嘹亮。
【龍爭虎斗】形容兩強爭斗,不相上下。
【】比喻珍美之菜肴。
【龍飛鳳舞】形容氣勢奔放雄壯。
【龍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龍蛇雜處】喻各種好壞不同的人,混雜居處在一起。
【龍鳳呈祥】的征兆,多用于結婚證書或喜帖上。
【龍潭虎穴】喻險要的地方。
【龍蟠虎踞】形容形勢雄壯險要的地方。
【龍行虎步】指威儀莊重,非普通人,多用以形容帝王。
【龍驤虎步】比喻威武軒昂的氣概。
【龍驤虎視】形容規模宏遠。
【攀龍附鳳】喻巴結、投靠有權貴的人向上鉆營。
【,虎落平陽被犬欺】比喻英雄末路,或無用武之地。
六、有關“蛇”的成語
【打草驚蛇】比喻作事不密,以致使對方有所防備。
【杯弓蛇影】疑心太重將虛幻的事當成真。
【虎頭蛇尾】喻做事有始無終,沒有恒心。
【蛇無頭不行】指烏合之眾和為禍的盜賊沒有首領就無法行動。
【畫蛇添足】比喻無中生有。
【虛與委蛇】勉強應酬。
【龍蛇雜處】喻各種好壞不同的人,混雜居處在一起。
七、有關“馬”的成語:
【一馬當先】作戰或做事時,不畏艱難,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軍萬馬】形容士兵眾多,聲勢壯大。
【天馬行空】喻才思豪放飄逸。
【心猿意馬】形容心思意念飄浮不定。
【犬馬之勞】謙稱自己微薄的服務像犬馬一般微不足道。
【汗馬功勞】喻為征戰奔走的功勞。
【老馬識途】喻經驗豐富的人。
【兵荒馬亂】形容戰亂破壞之嚴重,秩序之紊亂。
【快馬加鞭】比喻加快速度。
【求馬唐肆】唐肆:空的市集。比喻所求的方法途徑不對,必無所獲。
【走馬上任】待日后補充。
【走馬平川】待日后補充。
【走馬看花】大略觀看事務外象,無暇細究其底蘊。
【車水馬龍】形容繁華熱鬧。
【招兵買馬】征招士兵,購買馬匹;指集結武力,預謀作戰。
【金戈鐵馬】表示軍隊裝備很好,作戰力非常強;或喻戰爭。
【青梅竹馬】指幼時游戲的伴侶。
【非驢非馬】形容不倫不類的東西。
【指鹿為馬】形容歪曲事實顛倒是非。
【害群之馬】喻為害大家的人。
【秣馬厲兵】磨快武器,喂飽戰馬,準備戰斗;也泛指事前積極的準備。
【厲兵秣馬】磨快武器,喂飽戰馬,準備戰斗;也泛指事前積極的準備。
【馬不停蹄】比喻沒有休息,不停留。
【馬耳東風】形容一個人對別人所說的話漠不關心,聽過就忘。
【馬到成功】用以祝賀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馬革里尸】形容軍人英勇地戰死在沙場上。
【馬首是瞻】指完全聽從領導人的指揮來行動。
【馬齒徒長】只喻只是年齡徒然加大,但沒有大作為。
【單槍匹馬】獨自冒險直進,不依靠別人。
【蛛絲馬跡】喻細小而不明顯的跡象,由此可推求真相。
【塞翁失馬】(1)比喻人因禍得福。(2)形容禍福無常,不能遽下定論。
【萬馬奔騰】待日后補充。
【駟馬難追】話一說出口,難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語謹慎,要信守諾言。
【龍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聲色犬馬】形容生活非常糜爛。
【懸崖勒馬】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醒悟回頭。
【露出馬腳】比喻露出真相。
【牝牡驪黃】本謂相駿馬不重其外表形象,進一步意謂外表的差異不足計較,應重視其內在實質。
八、有關“羊”的成語:
【亡羊補牢】比喻事后的補救。
【代罪羔羊】比喻代替他人罪錯的責任。
【羊入虎口】喻危險之至,難免死亡。
【羊腸小徑】山中盤曲狹小的小路。
【羊質虎皮】比喻外表雄武威猛,而內心怯弱。
【羝羊觸藩】比喻處境窘迫,進退不得。
【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為羊身上所長,比喻所獲之利,其實是出自己身所有者。
【歧路亡羊】喻本同末異,求學者易入迷途。
【虎入羊群】喻聲勢非常大,對方一點抵抗的力量都沒有,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羚羊掛角】傳說羚羊夜眠時,將角掛在樹上,腳不著地,以免留足跡而遭人捕殺。因而比喻詩文意境超脫不著痕跡。
【順手牽羊】喻偷竊的行為。
【餓虎撲羊】比喻貪饞。
九、有關“猴”的成語:
【殺雞警猴】喻嚴懲某人,以儆戒他人。
十、有關“雞”的成語:
請參考【土雞瓦犬】泥捏的雞,瓦造的犬。比喻徒有其表,實為無用之物。
【牝雞司晨】比喻婦人專權。
【呆若木雞】形容因恐懼而發楞的樣子。
【偷雞摸狗】比喻行。
【偷雞不著蝕把米】比喻投機份子圖事不成,反自遭損失。
【殺雞取卵】(1)指統治者橫征暴斂,甚至斷絕人民之生產,亦所不顧。(2)形容貪心過甚,不知滿足,欲獲大利,難耐小利,乃進而斬斷求利之根基。
【殺雞警猴】喻嚴懲某人,以儆戒他人。
【殺雞焉用牛刀】比喻處理小事,不需用大力長材。
【嫁雞隨雞】比喻女子嫁夫,隨遇而安。
【寧為雞首】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處大者之末。
【聞雞起舞】指胸懷大志者,能時時警惕,及時奮勵的精神。
【縛雞之力】比喻一個人文弱無力。
【雞毛蒜皮】比喻輕微瑣細之事。
【雞犬不留】趕盡殺絕,不留活口。
【雞犬不寧】比喻騷擾得很厲害。
【雞犬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大官,同他有關系的人也跟著得勢。
【雞皮疙瘩】皮膚因寒冷引起的突出物,通常指人說話惡心。
【雞皮鶴發】粗皮膚和白頭發,形容老人白發蒼蒼,滿臉皺紋。
【雞飛狗跳】比喻受到騷擾而不安。
【雞零狗碎】瑣碎零星的物品。
【雞鳴狗盜】指沒有大才,只會旁門左道的人。
【鶴立雞群】比喻才能出眾。或用以形容人身材特別高大。
十一、有關“狗”的成語:
【白云蒼狗】喻世事變化萬端。
【兔死狗烹】喻有事時被重用,事成后即被毀棄。
【狗仗人勢】倚仗強者的勢力欺侮弱者。
【狗血淋頭】舊俗謂以狗血澆頭,可使妖魔現出原形。后多指使人難堪。
【狗尾續貂】喻不計才能優劣而濫設官爵。
【狗頭生角】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通常都用以拒絕他人的借口,與“烏白頭,馬生角”意同。
【狗頭軍師】形容愛獻小計的小人。
【狗茍營利】形容到處鉆營而不擇手段的小人行徑。
【狗眼看人低】通常用以譏責一個人隨意輕視別人。與“門縫里瞧人”、“有眼無珠”類似。
【狗嘴吐不出象牙】用以譏責別人嘴巴不干凈或修養不夠,胡言亂語,說不出美好良善的話。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通常用在“好心沒好報”時所說的氣話。
【狼心狗肺】喻像禽獸般惡毒殘暴的人,或不講道理、忘恩負義的人。
【偷雞摸狗】比喻行。
【嫁狗隨狗】比喻女子嫁夫,隨遇而安。
【豬狗不如】比喻下等。
【雞飛狗跳】形容雜亂亂遭遭之情形。
【雞零狗碎】瑣碎零星的物品。
【雞鳴狗盜】喻卑不足道的技能。
【豬朋狗友】比喻損友。
【土雞瓦犬】泥捏的雞,瓦造的犬。比喻徒有其表,實為無用之物。
【犬牙相錯】(1)形容兩物交界處,參差不齊,互相銜入的形狀。(2)犬牙相制用來形容兩種以上的勢力,彼此互相牽制。
【犬羊之質】比喻怯弱無能之性情。
【犬馬之心】下屬用以謙稱對長上盡忠效誠之心意。
【犬馬之命】謙稱自己的生命。
【犬馬之疾】謙稱自己的疾病。
【犬馬之勞】謙稱自己微薄的服務像犬馬一般微不足道。
【犬馬之齒】謙稱自己的年齡。
【喪家之犬】譏誚不得志的人,逃走得十分狼狽。
【蜀犬吠日】喻少見多怪。
【聲色犬馬】形容生活非常糜爛。
【雞犬不留】趕盡殺絕,不留活口。
【雞犬不寧】比喻騷擾得很厲害。
【雞犬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大官,同他有關系的人也跟著得勢。
十二、有關“豬”的成語:
【豬狗不如】比喻下等。
【豬突豨勇】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豬朋狗友】比喻損友。
【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犧牲而希望得到大報酬。
【豕突狼奔】比喻急遽奔跑的景象。通常用以形容兩軍對陣,敗軍奔逃流竄的情狀。
鼠目寸光 牛刀小試 虎口余生 兔死狐悲 龍飛鳳舞 畫蛇添足 老馬識途 亡羊補牢 聞雞起舞 狗仗人勢 猴年馬月 、 狼心狗肺、雞犬不寧、兔死狐悲、
狼狽為奸、鴉雀無聲 、驚弓之鳥、鳥盡弓藏、鳥革翚飛、作鳥獸散、愛屋及烏、
南鷂北鷹、鳩居鵲巢、鵲笑鳩舞、哀鴻遍野、 草長鶯飛、鶯聲燕語、
勞燕分飛、刻鵠類鶩、趨之若鶩、不敢旁鶩、
杳如黃鶴、鶴立雞群、不舞之鶴、煮鶴焚琴、
別鶴孤蠻、風聲鶴唳、鶴發雞皮、鶴發童顏、
為叢驅雀、烏飛兔走、雞蟲得失、雞飛蛋打、
雞飛狗跳、雞毛蒜皮、雞口牛后、雞鳴狗盜、
雞犬不驚、雞犬不寧、雞犬升天、雞零狗碎、
淮南雞犬、呆如木雞、斗雞走狗、偷雞摸狗、
指雞罵狗、殺雞取卵、殺雞嚇猴、山雞舞鏡、
牝雞司晨、味如雞肋、聞雞起舞、嫁雞隨雞、
羅雀掘鼠、門可羅雀、明珠彈雀、為叢驅雀、
掩目捕雀、鴉雀無聲、燕雀處堂、燕巢幕上、
燕頷虎頸、烏飛兔走、火中鳳凰、鳩形鵠面、
駕飄鳳泊、鸞翔鳳集、鸞翔鳳翥、鳳毛麟角、
笨鳥先飛、草剃禽狝、鶉衣百結、單鵠寡鳧、
鵝行鴨步、飛鷹走狗、鳳鳴朝陽、鬼趨雀躍、
斷鶴續鳧、孤云野鶴、泰山鴻毛、鸚鵡學舌、
烏合之眾、小鳥依人、雪泥鴻爪、一箭雙雕、
精衛填海、搖鵝毛扇、衣冠禽獸、衣冠鳧獍、
以珠彈雀、鶯歌燕舞、鵬程萬里、判若鴻溝、
輕于鴻毛、窮鳥入懷、雞犬不留、雞狗不如、
狗急跳墻,狗茍蠅營,狗尾續貂,狗膽包天, 狼心狗肺,狗東西,惡狗擋路,狗眼看人低, 狗急跳墻 雞飛狗跳 狗急跳墻 狗拿耗子
鼠目寸光 牛刀小試 虎口余生 兔死狐悲 龍飛鳳舞 畫蛇添足 老馬識途 亡羊補牢 聞雞起舞 狗仗人勢 猴年馬月 狐假虎威、 狼心狗肺、雞犬不寧、兔死狐悲、
狼狽為奸、鴉雀無聲 鳥語花香 鳥語花香、驚弓之鳥、鳥盡弓藏、鳥革翚飛、作鳥獸散、愛屋及烏、
南鷂北鷹、鳩居鵲巢、鵲笑鳩舞、哀鴻遍野、 草長鶯飛、鶯聲燕語、
勞燕分飛、刻鵠類鶩、趨之若鶩、不敢旁鶩、
杳如黃鶴、鶴立雞群、不舞之鶴、煮鶴焚琴、
別鶴孤蠻、風聲鶴唳、鶴發雞皮、鶴發童顏、
為叢驅雀、烏飛兔走、雞蟲得失、雞飛蛋打、
雞飛狗跳、雞毛蒜皮、雞口牛后、雞鳴狗盜、
雞犬不驚、雞犬不寧、雞犬升天、雞零狗碎、
淮南雞犬、呆如木雞、斗雞走狗、偷雞摸狗、
指雞罵狗、殺雞取卵、殺雞嚇猴、山雞舞鏡、
牝雞司晨、味如雞肋、聞雞起舞、嫁雞隨雞、
羅雀掘鼠、門可羅雀、明珠彈雀、為叢驅雀、
掩目捕雀、鴉雀無聲、燕雀處堂、燕巢幕上、
燕頷虎頸、烏飛兔走、火中鳳凰、鳩形鵠面、
駕飄鳳泊、鸞翔鳳集、鸞翔鳳翥、鳳毛麟角、
笨鳥先飛、草剃禽狝、鶉衣百結、單鵠寡鳧、
鵝行鴨步、飛鷹走狗、鳳鳴朝陽、鬼趨雀躍、
斷鶴續鳧、孤云野鶴、泰山鴻毛、鸚鵡學舌、
烏合之眾、小鳥依人、雪泥鴻爪、一箭雙雕、
精衛填海、搖鵝毛扇、衣冠禽獸、衣冠鳧獍、
以珠彈雀、鶯歌燕舞、鵬程萬里、判若鴻溝、
輕于鴻毛、窮鳥入懷、雞犬不留、雞狗不如、
狗急跳墻,狗茍蠅營,狗尾續貂,狗膽包天, 狼心狗肺,狗東西,惡狗擋路,狗眼看人低, 狗急跳墻 雞飛狗跳 狗急跳墻 狗拿耗子
鼠目寸光 牛刀小試 虎口余生 兔死狐悲 龍飛鳳舞 畫蛇添足 老馬識途 亡羊補牢 聞雞起舞 狗仗人勢 猴年馬月 狐假虎威、 狼心狗肺、雞犬不寧、兔死狐悲、
狼狽為奸、鴉雀無聲 鳥語花香 鳥語花香、驚弓之鳥、鳥盡弓藏、鳥革翚飛、作鳥獸散、愛屋及烏、
南鷂北鷹、鳩居鵲巢、鵲笑鳩舞、哀鴻遍野、 草長鶯飛、鶯聲燕語、
勞燕分飛、刻鵠類鶩、趨之若鶩、不敢旁鶩、
杳如黃鶴、鶴立雞群、不舞之鶴、煮鶴焚琴、
別鶴孤蠻、風聲鶴唳、鶴發雞皮、鶴發童顏、
為叢驅雀、烏飛兔走、雞蟲得失、雞飛蛋打、
雞飛狗跳、雞毛蒜皮、雞口牛后、雞鳴狗盜、
雞犬不驚、雞犬不寧、雞犬升天、雞零狗碎、
淮南雞犬、呆如木雞、斗雞走狗、偷雞摸狗、
指雞罵狗、殺雞取卵、殺雞嚇猴、山雞舞鏡、
牝雞司晨、味如雞肋、聞雞起舞、嫁雞隨雞、
羅雀掘鼠、門可羅雀、明珠彈雀、為叢驅雀、
掩目捕雀、鴉雀無聲、燕雀處堂、燕巢幕上、
燕頷虎頸、烏飛兔走、火中鳳凰、鳩形鵠面、
駕飄鳳泊、鸞翔鳳集、鸞翔鳳翥、鳳毛麟角、
笨鳥先飛、草剃禽狝、鶉衣百結、單鵠寡鳧、
鵝行鴨步、飛鷹走狗、鳳鳴朝陽、鬼趨雀躍、
斷鶴續鳧、孤云野鶴、泰山鴻毛、鸚鵡學舌、
烏合之眾、小鳥依人、雪泥鴻爪、一箭雙雕、
精衛填海、搖鵝毛扇、衣冠禽獸、衣冠鳧獍、
以珠彈雀、鶯歌燕舞、鵬程萬里、判若鴻溝、
輕于鴻毛、窮鳥入懷、雞犬不留、雞狗不如、
狗急跳墻,狗茍蠅營,狗尾續貂,狗膽包天, 狼心狗肺,狗東西,惡狗擋路,狗眼看人低, 狗急跳墻 雞飛狗跳 狗急跳墻 狗拿耗子
謝邀,
鼠:鼠目寸光,膽小如鼠
牛:牛氣沖天,牛刀小試
虎:虎頭虎腦,狐假虎威
兔:動如脫兔,兔死狗烹
龍:龍飛鳳舞,龍騰虎躍
蛇:蛇蝎心腸,杯弓蛇影
馬:龍馬精神,猴年馬月
羊:三羊開泰
猴:猴年馬月
雞:雞犬升天,聞雞起舞
狗:狗仗人勢
豬:豬狗不如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甲:鎧甲。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于高度警惕狀態 鞍馬勞倦 指長途跋涉或戰斗中備嘗困乏 鞭長不及馬腹 及:到。鞭子雖然很長,但是不應該打到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避世金馬 避世:逃避世務;金馬:借指宮殿。指身為高官而逃避世務 代馬依風 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馬:北方產的良馬。比喻人心眷戀故土,不愿老死他鄉 放馬后炮 比喻事情已過去才發議論 猴年馬月 猴、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來的歲月 服牛乘馬 役使牛馬駕車 鳩車竹馬 鳩車、竹馬:兒童玩具。借指童年 尻輪神馬 以尻為車而神游。指隨心所欲遨游自然 練兵秣馬 訓練士兵,喂飽戰馬。指作好戰斗準備 驢唇馬嘴 比喻說話寫文章,前言不搭后語,前后矛盾 馬勃牛溲 馬勃:馬屁菌;牛溲:車前草。借指不值錢的東西 馬不解鞍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間歇 馬跡蛛絲 馬蹄的痕跡,蜘蛛的細絲。比喻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 馬角烏頭 烏鴉變白,馬頭生角。比喻不能實現之事 馬龍車水 馬象游龍,車象流水。形容車馬往來不絕 馬鹿易形 出自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比喻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馬馬虎虎 形容做事不認真,不仔細 馬面牛頭 比喻各種各樣兇惡的人 馬前潑水 比喻夫妻離異,無法挽回 馬如游龍 形容人馬熙熙攘攘的景象 馬上房子 指當面贊成,背后反對 馬上功成 指憑武功建國 馬上看花 指粗略行事,走馬看花 馬上墻頭 指男女青年相戀的地方 馬捉老鼠 比喻瞎忙亂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甲: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于高度警惕狀態。 鞍馬勞頓 騎馬趕路過久,勞累疲困。形容旅途勞累。 鞍馬勞困 指長途跋涉或戰斗中備嘗困乏。 鞍馬之勞 鞍馬:鞍子和馬,指長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戰斗的勞苦。 鞍前馬后 馬前馬后。指追隨左右。 寶馬香車 華麗的車子,珍貴的寶馬。指考究的車騎。 北叟失馬 比喻禍福沒有一定。 弊車羸馬 破車瘦馬。比喻處境貧窮。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兵荒馬亂 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兵強馬壯 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斗力。 伯樂相馬 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的人,姓孫名陽,善相馬。指個人或集體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 不食馬肝 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應研討的事不去研討。 車殆馬煩 殆:通“怠”,疲乏;煩:煩躁。形容旅途勞頓。 車馬盈門 車子充滿門庭,比喻賓客很多。 車水馬龍 車象流水,馬象游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 車在馬前 大馬拖車在前,馬駒系在車后,這樣,可使小馬慢慢地學拉車。比喻學習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導,就容易學會。 打馬虎眼 故意裝糊涂蒙騙人。 單槍匹馬 原指打仗時一個人上陣。比喻行動沒人幫助。 東風吹馬耳 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 短衣匹馬 短衣:短裝。古代為平民、士兵等服裝。穿著短衣,騎一匹駿馬。形容士兵英姿矯健的樣子。 放牛歸馬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非驢非馬 不是驢也不是馬。比喻不倫不類,什么也不象。 肥馬輕裘 裘:皮衣。騎肥壯的馬,穿輕暖的皮衣。形容闊綽。 風馬牛不相及 風:走失;及:到。本指齊楚相去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風檣陣馬 檣:船上用的桅桿。風中的檣帆,陣上的戰馬。比喻氣勢雄壯,行動迅速。 高車駟馬 四匹馬駕駛的、車蓋很高的車。舊時形容高官顯貴的闊綽。 弓調馬服 比喻辦任何事情,應先做好準備工作。 歸馬放牛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橫戈躍馬 橫持戈矛,策馬騰躍。形容將士威風凜凜,準備沖殺作戰的英勇姿態。 呼牛呼馬 呼:稱呼。稱我牛也好,稱我馬也好。比喻別人罵也好,稱贊也好,決不計較。 寒蟬仗馬 仗馬:皇宮儀仗中的立馬。象皇宮門外的立仗馬和寒天的知了一樣。比喻一句話也不敢說。 裹尸馬革 革:皮革。用馬皮包裹尸體。形容將士戰死沙場的英勇無畏的氣慨。 害群之馬 危害馬群的劣馬。比喻危害集體的人。 汗馬功勞 汗馬:將士騎的馬奔馳出汗,比喻征戰勞苦。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F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貢獻。 見鞍思馬 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僅容旋馬 指住宅地方狹小。 金戈鐵馬 戈閃耀著金光,馬配備了鐵甲。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 叩馬而諫 勒住馬頭進行規勸。形容竭力進行勸諫。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比喻一言為定,決不翻誨。 馬不停蹄 比喻不停頓地向前走。 馬仰人翻 形容極忙亂或混亂的樣子。 溜須拍馬 比喻討好奉承。 馬工枚速 原指枚皋文章寫得多,司馬相如文章寫得工。后用于稱贊各有長處。 龍馬精神 龍馬:古代傳說中形狀象龍的駿馬。比喻人精神旺盛。 馬耳東風 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 馬首是瞻 看著我馬頭的方向,決定進退。比喻追隨某人行動。 老馬識途 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驢唇不對馬嘴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馬到成功 形容工作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快馬加鞭 跑得很快的馬再加上一鞭子,使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進。 老馬戀棧 戀:留戀。棧:馬棧。老馬不妒忌離開馬棧。比喻老年人戀念舊情。也指年老還貪戀官位。 馬牛襟裾 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馬、牛穿著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禮節。也比喻衣冠禽獸。 六馬仰秣 形容樂聲美妙,連馬都抬起頭傾聽,不吃飼料。 馬空冀北 伯樂將冀北之良馬搜選一空。比喻執政者善選賢才,無所遺漏。 厲兵秣馬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馬角烏白 烏鴉變白,馬頭生角。比喻不能實現之事。 馬前卒 舊時在馬前吆喝開路的兵卒差役。現在比喻為人奔走效力的人。 率馬以驥 用好馬帶領馬群。比喻能者居先。 馬瘦毛長 比喻人境遇窮困,就會顯得精神不振的樣子。 露馬腳 比喻暴露了隱蔽的事實真相。 馬革裹尸 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尸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馬鹿異形 用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比喻顛倒是非。 馬齒徒增 馬的牙齒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齡有多大。比喻自己年歲白白地增加了,學業或事業卻沒有什么成就。 駑馬十駕 原意是駿馬一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驢前馬后 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駑馬戀棧豆 劣馬惦著的只是馬棚里的飼料。比喻無能的人只貪圖安逸,無遠大志向。 牛溲馬勃 牛溲:牛尿,一說車前草,利小便;馬勃:可治瘡。比喻一般人認為無用的東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為有用的物品。 匹馬只輪 一匹戰馬,一只車輪。微不足道的一點兵馬裝備。 駑馬鉛刀 鉛刀:鉛質的刀。蹩腳的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 馬后炮 象棋術語。比喻不及時的舉動。 盲人瞎馬 盲人騎著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后果十分危險。 秣馬厲兵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騎馬找馬 騎著馬去找別的馬。原比喻一面占著一個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稱心的工作。現多比喻東西就在自己這里,還到處去找。 牛頭不對馬嘴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盤馬彎弓 馳馬盤旋,張弓要射。形容擺開架勢,準備作戰。后比喻故做驚人的姿態,實際上并不立即行動。 匹馬單槍 原指打仗時一個人上陣。現比喻行動沒有人幫助。 牛頭馬面 迷信傳說中的兩個鬼卒,一個頭象牛,一個頭象馬。比喻各種丑惡的人。 乞兒馬醫 乞兒:乞丐;馬醫:獸醫中專治馬病的人。舊指卑賤的人。 人仰馬翻 人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慘敗。也比喻亂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千軍萬馬 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 犬馬之勞 愿象犬馬那樣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驅使,為人效勞。 墻頭馬上 為男女愛慕之典實。 塞翁失馬 塞:邊界險要之處;翁:老頭。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人困馬乏 人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勞累。 戎馬倥傯 戎馬:本指戰馬,借指軍事;倥傯:繁忙。形容軍務繁忙。 人歡馬叫 人在呼喊,馬在嘶鳴。形容一片喧鬧聲。 犬馬之報 愿象犬馬那樣供人驅使,以報恩情。 求馬唐肆 唐:原指無壁之屋,引伸為空的;肆:鋪子,這里指賣馬的地方。到不是停馬處去找馬。比喻在什么也沒有的地方尋求自己所需的東西。 輕裘肥馬 穿著輕暖的皮襖,騎著肥壯的好馬。形容生活闊綽。 犬馬之養 供養父母的謙辭。 人強馬壯 形容軍隊的戰斗力很強或軍容很盛。 裘馬輕肥 身上穿著軟皮衣,騎著肥壯駿馬。指生活富裕,放蕩不羈。 聲色狗馬 聲:歌舞;色:女色;狗:養狗;馬:騎馬。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 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束馬懸車 束馬:把馬蹄包起,防止馬滑倒;懸車:把車子鉤牢,以防脫落。把馬腳裹起來,把車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艱險情況。 三馬同槽 隱指司馬懿父子三人將篡奪魏的政權。也泛指陰謀篡權。 士飽馬騰 軍糧充足,士氣旺盛。 聲色犬馬 聲:歌舞;色:女色;犬:養狗;馬:騎馬。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方式。 死馬當活馬醫 比喻明知事情已經無可求藥,仍然抱萬一希望,積極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嘗試。 脫韁之馬 比喻沒有了約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駟馬高車 駟馬:一車所駕的四匹馬。套著四匹馬的高蓋車。舊時形容有權勢的人出行時的闊綽場面。也形容顯達富貴。 駟馬難追 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素車白馬 舊時辦喪事用的車馬,后用作送葬的語詞。 四馬攢蹄 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 司馬青衫 司馬:古代官名,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貶官為江州司馬。司馬的衣衫為淚水所濕。形容極度悲傷。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萬馬齊喑 喑:啞。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舊時形容人民不敢講話?,F也比喻沉悶的政治局面。 童牛角馬 童牛:沒有角的牛;角馬:長角的馬。比喻不倫不類的東西。也比喻違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天馬行空 天馬:神馬。天馬奔騰神速,象是騰起在空中飛行一樣。比喻詩文氣勢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實。 土牛木馬 泥塑的牛,木做的馬。比喻沒有實用的東西。 萬馬奔騰 成千上萬匹刀在奔跑騰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 烏白馬角 烏鴉變白,馬頭生角。比喻不能實現之事。 問羊知馬 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問牛知馬 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心猿意馬 心意好象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形容心里東想西想,安靜不下來。 烏頭白馬生角 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五馬分尸 古代的一種酷刑,用五匹馬分裂人的頭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東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鮮車怒馬 怒:氣勢強盛。嶄新的車,肥壯的馬。形容服用講究,生活豪華。 香車寶馬 華麗的車子,珍貴的寶馬。指考究的車騎。 下馬看花 比喻停下來,深入實際,認真調查研究。 下馬威 原指官吏初到任時對下屬顯示的威風,后泛指一開始就向對方顯示自己的威力。 野馬無韁 沒有拴上韁繩的野馬。比喻任意行動,沒有約束。 信馬由韁 騎著馬無目的地閑逛。比喻隨便走走。 一馬當先 原指作戰時策馬沖鋒在前。形容領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眾前面,積極帶頭。 懸崖勒馬 懸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馬:收住韁繩,使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 意馬心猿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 一馬平川 平川:地勢平坦的地方。能夠縱馬疾馳的一片廣闊平地。指廣闊的平原。 倚馬七紙 比喻文章寫得快。 倚馬可待 倚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著完稿。比喻文章寫得快。 陣馬風檣 檣:船上用的桅桿。風中的檣帆,陣上的戰馬。比喻氣勢雄壯,行動迅速。 玉堂金馬 玉堂:漢代殿名;金馬:漢代宮門名,也稱“金門”。舊時比喻才學優異而富貴顯達。 仗馬寒蟬 仗馬:皇宮儀仗中的立馬。象皇宮門外的立仗馬和寒天的知了一樣。比喻一句話也不敢說。 招兵買馬 舊時指組織或擴充武裝力量。后比喻組織或擴充人力。 指鹿為馬 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獐麇馬鹿 比喻舉動匆忙慌亂的人。 竹馬之友 指兒童時期的朋友。 走馬看花 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走馬上任 走馬:騎著馬跑;任:職務。舊指官吏到任。現比喻接任某項工作。 走馬章臺 章臺:漢長安章臺下街名,舊為妓院的代稱。原指騎馬經過章臺。后指涉足妓間。 走馬觀花 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走馬赴任 走馬:騎著馬跑;任:職務。舊指官吏到任。現比喻接任某項工作。 蛛絲馬跡 從掛下來的蜘蛛絲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從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 指鹿作馬 比喻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為馬”。 犬馬之力 猶犬馬之勞。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驅使,為人效勞。 青梅竹馬 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兒童以竹竿當馬騎。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 馬放南山 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現形容思想麻痹。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匹馬當先 一馬當先。指沖鋒在前。 鞍馬勞神 見“鞍馬勞頓”。 兵藏武庫,馬入華山 兵器藏進武庫,軍馬放入華山。指天下太平。 兵慌馬亂 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馬是家喻戶曉的12生肖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代表著勇敢、忠誠、耐力、競爭與奉獻。龍馬精神則是中華民族古往今來一直崇尚的堅忍不拔、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民族精神。馬姓則是中國人非常常見的姓氏之一,可見中國人對馬有多么喜愛。歸納下來,馬在中國文化中的寓意與象征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馬表達了中國人一種真正的大丈夫精神,是保家衛國、懲惡揚善、匡扶正義的理想與信仰。由于馬的奔放馳騁、強健不息、勇往無前的特征,給了人們戰勝敵人、戰勝自我的精神力量,再加上在戰場上的勇武氣勢,馬便成為古代文人士大夫豪情壯志的寄托。翻閱史書,我們依舊可以感受到古代戰場上那種金戈鐵馬戰陣氣勢和馬革裹尸的悲壯情懷。
二、馬代表了人們一種追求、向往自由的精神。天馬行空任馳騁,是人們所向往的境界;神采駿逸,龍馬精神,則是中國人所崇尚的一種精神。
三、馬還是吉祥美好的一種象征。駿馬身姿矯健,日行千里,寓意著學業、職業、事業上的成功。中國人祝福語中有一句經常聽到的名言:“祝您馬到成功!”,則將這種對未來美好的祝福表達得淋漓盡致!
四、馬還代表一種任勞任怨、盡職盡責、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在遠古的戰場上,馬不但要成為運輸糧草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且有多少戰馬隨主人沖鋒陷陣,馳騁沙場,而從來都是任勞任怨,直到累死、病死或直接戰死在沙場上,這又是多么高貴或悲壯的一種奉獻精神??!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