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co,一氧化碳,不是什么化學元素,而是一種碳氧化合物,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不易液化和固化。化學性質上,一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能發生氧化反應(燃燒反應)岐化反應等,同時具有毒性,較高濃度時能使人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癥狀,甚至電擊樣死亡。
元素周期表的26個元素是鐵Fe鐵(Ferrum)是一種金屬元素,原子序數為26,鐵單質化學式:Fe,英文名:iron。平均相對原子質量為55.845。純鐵是白色或者銀白色的,有金屬光澤。熔點1538℃、沸點2750℃,能溶于強酸和中強酸,不溶于水。鐵有0價、+2價、+3價、+4價、+5價和+6價,其中+2價和+3價較常見,+4價、+5價和+6價少見。元素符號意義化學符號及其使用規則是化學學科所特有的言語,是化學科學研究物質組成、結構和變化規律的重要工具,是我們學習化學的基礎初中化學從一開始,就要重視和搞好化學用語的教學,使學生習慣運用化學符號的語言,來正確表達化學過程及其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規律,并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co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8
1.二氧化碳由(大量的二氧化碳分子)構成。
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
2.“構成”是指微觀(分子,原子),“組成”是指宏觀(元素)。元素是不能講個數的,但可以講種類,一般是宏觀的。原子可以講個數,也可以講種類,是微觀的。一種物質只能說由幾種元素組成,一個分子可以說由幾個什么原子或者幾種元素組成。
擴展資料:
構造:
C原子以sp雜化軌道形成δ鍵。分子形狀為直線形。非極性分子。 在CO?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雜化軌道與氧原子成鍵。C原子的兩個sp雜化軌道分別與兩個O原子生成兩個σ鍵。
C原子上兩個未參加雜化的p軌道與sp雜化軌道成直角,并且從側面同氧原子的p軌道分別肩并肩地發生重疊,生成兩個∏三中心四電子的離域鍵。
因此,縮短了碳—氧原子間地距離,使CO?中碳氧鍵具有一定程度的叁鍵特征。決定分子形狀的是sp雜化軌道,CO?為直線型分子。
化學中Mg是金屬元素。鎂屬于元素周期表上的IIA(第二主族)族堿土金屬元素。金屬鎂是銀白色的金屬,質硬,略有延展性。英國戴維于1808年用鉀還原氧化鎂制得金屬鎂。它是一種銀白色的輕質堿土金屬,化學性質活潑,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熱消散性。鎂元素在自然界廣泛分布,是人體的必需元素之一。Mg地殼中存在形式:菱鎂礦(碳酸鎂)MgCO?,白云石(碳酸鎂鈣)CaMg(CO?)?,光鹵石(水合氯化鎂鉀)KCl·MgCl?·H?O中。Mg的外觀與性狀: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粉末。 溶解性:不溶于水、堿液,溶于酸。化學性質:活潑金屬,具有比較強的還原性,能與沸水反應放出氫氣,燃燒時能產生眩目的白光,鎂與氟化物、氫氟酸和鉻酸不發生作用,也不受苛性堿侵蝕,但極易溶解于有機和無機酸中,鎂能直接與氮、硫和鹵素等化合。常用做還原劑,去置換鈦、鋯、鈾、鈹等金屬。
主要用于制造輕金屬合金、球墨鑄鐵、科學儀器和格氏試劑等。
也能用于制煙火、閃光粉、鎂鹽、吸氣器、照明彈等。結構特性類似于鋁,具有輕金屬的各種用途,可作為飛機、導彈的合金材料。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