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讀過《西游記》,大概都會記得這話,這是從孫悟空口中說出,勸師傅唐僧不怕困難去西天取經的。這是一句能勸勉人,激勵人奮進,又深有哲理的一句話。一聽這話就想到“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其理似是一樣的,做人就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要不怕困難,勇敢前行,努力攻堅克難,爭取最后勝利。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小白馬一路西行,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終得圓滿,不正是最好解釋?
山再高也可以有路行,不要害怕山高路遙,要勇于敢于攀登。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敢行腳下就是路。世上本無路,人走多了就成路,腳敢行就有路,不必管山有多高。水再深再闊也會撐船擺渡的人,也可以到達對岸。這不是勸人教人正視困難,要學會勇敢面對,不要恐懼不要害怕,要勇于克服么?做人要有自信,敢攀登,這樣才能看到未來,看到希望,前途無量。困難挫折再大,也要千方百計的去克服,不可害怕退宿,要勇敢前行,不要放棄,不要等待,要有作為。
做人就要有夢想,有豪情壯志,為夢想而活,敢于奮斗,敢于克服一切困難險阻。在《西游記》里,我特欣賞孫悟空,唐僧團隊里的悟空不正是這樣的人嗎?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不足貴 一作:何足貴;不復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來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1、《將進酒·君不見》——唐代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譯文: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2、《賦得古原草送別》——唐代白居易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譯文: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3、《登鸛雀樓》——唐代王之渙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4、《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5、《滿江紅·寫懷》——宋代岳飛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譯文:我要從頭再來重新收復舊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闕。
6、《望岳》——唐代杜甫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句詩出自唐代大詩人李白(701年——762年)于752年創作的樂府詩《將進酒》,這首詩是李白刻意按照樂府古詩的寫作手法創作的詩作,是最能代表李白個性氣質的一首杰作。
樂府詩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其一,以日常生活入詩,詩歌語言以口語為主,趨向于散文化,通俗易懂。
其二,對句子的字數沒有特別要求,可長可短。
第三,為了渲染情感和氣勢,有意犧牲了押韻。
第四,善于使用夸張、對比、借代等修辭手法,來直抒胸臆,具有浪漫主義情懷。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字面意思為:在人生春風得意的時候,要盡情享受當下的歡樂,不要讓空空如也的酒杯對著皎潔的圓月。這句詩并不是李白教導人們要沉迷在酒池肉林里,過那種極度奢侈、腐化、荒唐的生活,無視自己的抱負和使命,而是表明李白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李白為什么要這么說?需要結合李白的人生經歷和性格特點來分析,才能理解他的人生態度。
李白一生活了61歲,總體來說,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過得是比較快樂的,這些快樂在他那些充滿豪情壯志、積極樂觀、氣勢如虹的詩歌里完全能看出來,并且,這類詩歌在李白所有詩歌里占據大多數。
李白于701年出生在四川境內,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商人,家底比較厚實,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從小不缺錢花,有資本游山玩水,是李白真實的生活狀態。
并且,李白一生經歷了四次婚姻,有兩次婚姻娶了名門之后,依靠老丈人的關系,在收入和仕途上都算不錯,生活一直過得比較瀟灑,他沒有理由不熱愛生活。
李白第一次結婚對象是湖北安陸許氏,許氏的爺爺許圉師,是唐高祖李淵時期的丞相,由此,許氏家族成為湖北安陸的名門望族。
許氏于741年因病去世后,給李白留下了一筆遺產,依靠這些遺產,他即使不工作也完全可以衣食無憂。之后,40歲到50歲之間,李白又先后經歷了兩次婚姻,但都不幸福,最終分道揚鑣。
公元751年,李白50歲時,遇到了陪伴他余生的妻子,她就是武則天執政時期的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他們在河南商丘成婚,這段婚姻是李白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
李白對宗氏深情款款,在多首詩歌,如《自代內贈》、秋浦寄內》、《秋浦感主人寄內》里,表達了對她的愛慕和掛念。《自代內贈》里有這樣情意綿綿的詩句:妾意逐君行,纏綿亦如之。鳴鳳始相得,雄驚雌各飛。
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后,是李白命運的轉折點,社會各行各業遭到戰爭破壞,繁榮昌盛的局面被打破了,為了生活,許多人被迫顛沛流離,李白跟同時期絕大多數人一樣,幸福生活被打亂了,逐漸變得窮困潦倒,在凄涼中度過7年后撒手人寰。
除過晚年這7年,李白在一生中絕大多數時間里,生活是很滋潤的,再加上他天性樂觀,心態豁達,因此,李白身上所展現出來的氣質,跟同時期的大唐風度一樣,具有強烈的開拓進取精神,以及海納百川的包容性,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抱負和使命,努力為個
人理想孜孜不倦地奮斗著。
這就是真實的李白,常常游山玩水,呼朋喚友,飲酒作樂,這些活動都需要大量金錢來支撐,李白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里是不缺錢的,沒有什么生活壓力,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內心來生活,所以,他有資本來桀驁不馴,孤高自傲。
在思想上,李白又深受道家學說那種“無為而為、順其自然”的思想觀念影響很深,認為生命苦短,與其不開心的活著,還不如享受短暫的快樂,只有快樂才是最真實的生命景觀。《將進酒》正是李白于744年離開長安翰林院后,一吐為快、直抒胸臆的見證。實際上,李白不光在《將進酒》中表達了及時行樂的觀念,在其它詩歌里,常常也流露出這個觀念。
比如,在《月下獨酌·其一》中說道: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在《月下獨酌·其四》中說道: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在《把酒問月》中寫道: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在駢文《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說道: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李白才華橫溢,擁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時刻準備著為大唐奉獻自己的一腔熱血,但由于性格單純,率真坦誠,快人快語,說話從不喜歡藏著掖著,業不會處理仕途上那些復雜的人際關系,不喜歡跟善于鉆營的人同流合污,常常因為心直口快而得罪人,因此,李白在仕途上始終是失意的,要承受理想與抱負之間的落差,帶來的郁郁寡歡。
所以,喝酒、寫詩,成為他給自己減壓的最好方式,一有什么不高興的事,他常常喜歡以寫詩的方式發發牢騷,一吐為快。一壇酒喝干了,一首詩寫完了,心中郁悶也就消解了,他也就輕松了。
別忘了,李白不但號稱“詩仙”,實際上還是有名的“酒仙”,他只有在喝酒到飄飄欲仙,才會忘掉煩惱,才可以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歡樂。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出自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大意為:沉舟側畔,仍然有千帆爭流,病樹前頭,萬木勃發,一派春色盎然。那么這首詩究竟要表達什么意思呢?待我為你從頭解答。
公元826年,唐敬宗寶歷二年,劉禹錫從和州出發,前往洛陽探親。恰在此時詩魔白居易去洛陽訪友,二人在揚州偶遇了。
雖說是初次見面,彼此大名早已如雷貫耳,惺惺相惜的同時,盡顯文人墨客的風流真性情。古語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同道中人興致使然,擺下清酒素菜推杯換盞,兩位邊喝邊聊了起來。
這一喝不要緊,詩魔還真喝不過詩豪劉禹錫。微醉之時的白居易,寫了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給劉禹錫: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白居易的這首詩,如果才情過人,不如說他在狂態中,道出了肺腑之言,也算是為劉禹錫量身定做的寫實,大意是說:我端著酒杯,讓劉禹錫為我斟酒。
我用筷子敲打著盤碗,要為朋友吟唱一曲。我非常贊賞你的華,寫詩你可是國手大家,又能怎樣呢?滿朝的官員,不論誰都壓你一頭,你說奈何也是如此。
舉目遠眺,滿朝官員都風風光光加官進職,唯獨你劉禹錫寂寞蹉跎啊!我欣賞你的才華橫溢,你受了不少的挫折磨難,也是人生在所難免的事情,可是沒有二十三年始終如一的吧!
劉禹錫聽到詩魔的吟唱,激動得淚水奪眶,心說知我者樂天也,知心者醉吟也!感動之時,劉禹錫寫下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其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堪稱獨步天下,詩歌絕唱也。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滿懷感慨的劉禹錫,觸景生情回顧曾經的過往。說,自己貶謫巴山蜀水之間,落寞凄涼痛苦,二十三年的光陰,白白的浪費掉了,我如被空棄之人,可悲可嘆!
二十三年回到故鄉,感懷那些老朋友幾乎都已去世,好像有些人地生疏了。我只能吟唱聞笛賦,去懷念老朋友。引用王質爛柯的典故,表示自己被打壓的太久,世態變遷生疏惆悵的心情。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沉舟~病樹暗喻自己的坎坷,我如沉舟默默無聞,是誰造成的呢?當然是那些有眼無珠的人,獻媚陷害我罷了。在這種境況下我似病樹,難再青春煥發,我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接下來話鋒一轉,沉舟側畔有千帆奔流,說明未來不是一成不變的。病樹前頭萬木春,病樹也有起死回生的那一天,世上的事都在變化之中,如同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樣,我始終相信我自己。
今日聽到你的良言相告,能夠得到你的首肯,非常令我欣慰不已。暫憑杯中之酒,我精神抖擻倍增。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初讀有些沉郁悲涼,但又不失慷慨激昂,在悲觀中說出了自己的意志,無奈中道出了新的希望。意思是在告訴讀者,一切磨難都是人生必須歷練的,沒有永恒不變的事事如意。
要改變自己的困境,不是靠別人能夠化解的,最終還是要自己站起來,做一個無所畏懼的人。這是一首含蓄而又勵志的詩歌,哲理性非常強的詩歌,很有辯證關系的絕唱。
記得偉人很喜歡這句詩,曾經親自提筆寫下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蒼勁書法。這與偉人的豪氣和胸懷不謀而合,才使得偉人鐘情于它吧!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