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目前中國的新富階層占據了社會總人口數量的5%。其中稅后年收入在30萬——100萬之間的人口數量為5000多萬,稅后年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約有500萬人。
實話告訴你 真正的北京人不在乎多少 我編外合同制一個月才4000 我老婆公務員一個月也就8000 守家待地的 圖個安穩家里平安 真沒那么多追球 也不和誰去攀比 北京女孩不要彩禮 老丈人高興了給付個首付再陪輛車都行 前提是得值 北京孩子這個年齡基本都是獨生子女 他要肯嫁給你算你幸福 也許我目光短淺吧 這個世界本就不該用金錢來衡量 幸福也是一樣 因為我所有親得人都在我身邊
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水平。因為在成都月工資達到10000元以上的不到20%,即使是夫妻二人,每個月的工資都不低于一萬元,每年無非才24萬元。可以說,在成都甚至全國的大部分地區5000元以下的月工資比比皆是。所以25到30萬元的家庭收入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看到很多人說中產。我說句實在話。我月薪2.5萬,一年算上年終獎30萬多點。 在我認為中產是什么概念,起碼達到了基本的財務自由吧。可是我覺得我真的不算。 我有房貸,每個月8K,公積金是5400元每個月。我到手的工資是1.8萬多。我和老婆 還有個閨女六歲。我老婆稅后大概1.2萬。 孩子教育費用,日常生活開銷,養車費用,每年要繳納三人的商業保險,然后還要偶爾周末出去吃頓好的吧,每年旅游一次吧。這些都不過分,也不奢侈。 基本一年下來也就攢個3-5萬。 這根本算不上中產階級!屬于真的很一般的水平 真的
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打敗很多人,但是在頭條?估計?就沒臉活下去了。其實更多的人是被焦慮打敗的,而那些販賣焦慮的人,從來不會擔心這種問題。“賣煎餅的大叔月入3萬”、“實習生月入5萬”、“月薪1萬要討飯”、“年薪10萬無法生存”……網絡上總是充斥著這樣的新聞,整個輿論好像都在制造一種國人很富有的假象。這不過是在販賣焦慮割流量的套路罷了。
最近的找工作經歷,讓我明白,年薪20萬的工作都不多,更別提30萬的了。說實話,在廣州30萬已經算很高薪了。應該可以打敗非常大比例的人,但是這數字沒有意義,人只會和周圍的人作比較。例如?進入一個市重點學校可能已經屬于學生群體的前10%,然而一個人若在這個學校還是排在50%比例之后,他仍然覺得自己是個廢物。至于其他人?那當然連廢物都不如了。
從工資角度講,你超過了百分之?九十?父母?的中國人了?;從收入角度講,不到90%,而且是大打折扣。從資產角度講,呵呵……呵呵…那更?不好說了?,公司?保潔?大媽?,剛?拆了五套房,大媽一個月工資三千塊?,你確實掙得比她多,嗯,但是?有任何用?嗎??世界如此喧囂,真相何其稀少,還有大量的人在底層掙扎,一邊仰望,一邊絕望。
但是這個高薪生活過的好不好,還要分情況。個人在廣州待了不少年了,過的好壞,最大的感覺看投胎好壞和祖上是否積德。
30萬放置在不同的地區,或者不同的原生家庭條件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答案。因為各地的發展均不對等,國內既有發展水平處于領先世界的一線城市,也有偏遠落后加之極度貧窮的山區。因此,在收入使用感上,不一樣的地方,會有不一樣的感覺。1、如果你是廣州土著,沒有買房壓力,住在父母的房子里,最多交點生活費,那么你的錢完全可以用在個人,想怎么支配就怎么支配,生活可以過的美滋滋的。大學和工作后認識的一線土著們,上班真的是他們的業余愛好,反正賣幾套房子就足夠讓他們在40歲退休了,或者有幾套房子,成為令人羨慕的包租公,包租婆,不干活都有房租收,生活別提多滋潤。在我們還在愁著如何把掙的每分錢當成兩瓣花的時候,別人都已經開始每天下午美滋滋的來份下午茶,早早生了孩子,甚至二胎三胎。當然更多的是我們這種負二代,父母能顧上自己,不需要你過多資助還是好的,但是想必他們也并沒有過多的余力支持我們。盡管30萬年薪 ,跟大部分的同齡人相比,還是不錯的。但是想在一線城市扎根下來,還是很不容易的。2、如果你是在外地人且打算在廣州定居,一線的車和房還是買不起。按照年薪30的的積蓄速度,就算買在不限購的郊區,也要儲幾年的錢才可以付的到首付,買在了郊區,進程一個多小時,生活不便利,進城上班不方便。如果你還有對象,那再攢個三五年的時間,老區的老破小也是夠上車錢的。盡管我們一邊不想當房奴,但是一邊又渴望當房奴。當房奴就是把你從上班到以后所有攢的錢都一下子投出去,以后還要每個月還著萬把塊的貸款。不當房奴也會感慨,混了這么久,在這諾大的城市,竟然沒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以后的孩子都不知道去哪里上學,想想都覺得心酸呢。3、如果你不打算在廣州定居,拿30萬的年薪,那自然也可以過的很好。年薪到了這個水平,說實話吃穿用度基本不發愁,想吃什么吃什么,你也可以實現優衣庫自由,盡管山珍海味不能天天吃,偶爾奢侈一把還是可以的。就連之前網絡上熱門話題的車厘子自由,榴蓮自由什么的,想吃的也可以說買就買了,每年出去旅旅游放松放松,當然奢侈品就算了,個人觀點,背個幾萬的包去擠地鐵公交,沒必要,一兩百的雙肩包,還能裝電腦,結實又耐用。工作幾年,然后回家里的小城市生活,那也可以過的很好。生活看自己選擇的,如果你選擇了在大城市生活,享受了便利,也要承擔生活成本。其實過的怎么樣,好不好其實主要由以下幾點決定:有沒有房產,租房還是買房,一套還是多套?有沒有娃,有幾個娃?有沒有父母需要贍養,父母身體是否健康?有沒有被動收入,副業之類的說實話,廣州已經算是北上廣深里面房價和物價都最友好的城市了,但是,要過上中等舒適的生活,還是很不容易的。賺多少錢,那只是一個數字。而你在國家中處于什么樣的位置,那叫階層。之所以都在嚷嚷著階層固化,就是因為靠個人奮斗賺錢越來越難以跨越底蘊豐厚的家庭。不是說中國遍地都是二代,而是說,你原本就是后50%的人的話,你就算月薪高一點,你也擠不進去那30%的圈子。
年收入3萬有3萬的消費,10萬有10萬的消費,30萬也有30萬的消費,努力無止境,量力而行...其實很簡單,不要比數據,比比生活狀態,看看是誰在吃著好的,住著好的環境,享受著好的福利待遇。富有不是根據收入,而是根據恩格爾系數,你在廣州?月入2萬多?,房租五六千?,自由支配的?能有?多少?,別人在十八線小縣城一月四千,有車有房有老婆,你覺得誰活得比較好?
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超過百分之九十多的存在。你還住著出租屋,每月還著貸款,啃著面包飯團,掙個十萬一個月和掙三千的有啥區別?打敗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國人給不了你任何牛逼,打敗你朋友圈里的百分之九十九才能讓你自豪感爆棚。
信息爆炸帶給年輕人巨大的焦慮,沒有人愿意踏踏實實的做事了。因為一打開網絡,看到的都是同齡人年入百萬,00后創業成功。于是乎,拿著3500工資的年輕人開始?感到?焦慮?,不愿穩定,不愿在一個行業投入心力,想要?盲目追求快速的成功,最后卻?一無所獲。年?入三?十萬的人不要驕傲,也不要氣餒。成功會有的,不要糾結早晚。
只要你還在學習,你的人生就有無限的可能!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