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國第一部地理書 是《禹貢》
《禹貢》是我國流傳至今最古老的地理文獻,它僅用1100余字,把我國主要的山川、土壤、物產、貢賦等描述清楚。歷代儒者奉為圭臬,即使以現代科學的眼光衡量,仍不失為最古老、最有價值的歷史地理學文獻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最早的地理學著作是《山海經》。山海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地理學著作。地理學著作:地理學著作指的就是關于地理的一些著作。結構上:山海經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是克羅狄斯·托勒密。
經緯度是克羅狄斯·托勒密于公元120年發明了簡易的經緯度。
公元120年,一位青年也在這座古老的圖書館里研究天文學、地理學。他就是克羅狄斯·托勒密。托勒密綜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認為繪制地圖應根據已知經緯度的定點做根據,提出地圖上繪制經緯度線網的概念。為此,托勒密測量了地中海一帶重要城市和據點的經緯度,編寫了8卷地理學著作。
《尚書·禹貢》是我國古代文獻中公認的第一篇區域自然地理著作和世界上最早的區域人文地理學著作,蘊含著超越那個時代的豐富的綜合自然地理學思想萌芽
《肇域志》是地理著作,《天下郡國利病書》是經濟地理著作,《歷代宅京記》是古都學專書,構成了顧炎武地理學研究的完整體系。除此之外,他還撰寫過《營平二州地名記》、《山東考古錄》等十多部地理學著作。 《肇域志》廣征博采,按明代兩京十三布政司分區,對全國各地的地理形勢、山川要塞,以及地理沿革、建置、名勝等,都做了詳細的記載。 《天下郡國利病書》偏重于輯錄有關各地民生利害、政治經濟利弊以及軍事得失等內容,對全國各地物產、賦役、水利、漕運、軍事、屯田、邊防、關隘等,均有詳細的記述,被稱為“明末社會的百科全書”。 《歷代宅京記》又名《歷代帝王宅京記》,20卷,20萬字,匯記歷代建之都之制,“備載其城郭宮室、都邑寺觀及建置年月事跡”,是我國第一部完整輯錄古代都城歷史資料的專書。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