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好,今天來砸有些人的飯碗了,來聊聊培訓班的那些事。之前就有一些同學問過我,說是市場上流行的一些編程培訓班到底靠不靠譜?我想要入門某一門技術,感覺自己學很費勁,是不是找一個培訓班會比較好?這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還勾起了我一點久遠的回
大家好,今天來砸有些人的飯碗了,來聊聊培訓班的那些事。
之前就有一些同學問過我,說是市場上流行的一些編程培訓班到底靠不靠譜?我想要入門某一門技術,感覺自己學很費勁,是不是找一個培訓班會比較好?
這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還勾起了我一點久遠的回憶。我當初混跡知乎的時候,第一篇過百贊的回答就是懟的這些培訓班。只不過當時粉絲少,地位也低,所以懟得比較隱晦。如今粉絲多了,膽肥了,我就來多說一些。
培訓班收費
既然是培訓班嘛,花錢是必須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是報名一個培訓班要花多少錢呢?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沒有太多的概念,所以我這次當了一回記者,去簡單了解了一下行情。
這是某知名培訓機構的收費,大家可以瀏覽一下有一個概念。
除此之外我還打聽了另外一家的價格,搞到這個價格還不容易,套路很深。官網主頁上面是找不到收費的情況的,都是通過聊天窗口和用戶聯系。想要了解價格,必須要先通過客服加上所謂“老師”的微信,才能獲得這些信息。
并且在和“老師”溝通的過程當中,還會各種刺探你的信息。比如你是什么專業的,現在大幾了,打算是學著玩呢,還是為了找工作。還會問你現在的水平如何,以及你的預算。我也算是豁出去了,裝嫩了一把才搞定。
顯然,像我這樣別人問什么答什么把自己的信息全盤托出是要不得的。但是學生往往比較單純,不會想那么多,實際上我覺得這個收費是很有問題的。沒有公示的收費,誰知道當中有什么貓膩和手腳。
但不管怎么說,從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這樣一個所謂的可以搞定就業問題的培訓班的花費都是在五位數的。我想對于很多學生黨而言,這筆錢顯然不是一個小數目。你可以這么想,這筆錢夠你把PS5+Xbox+switch+RTX3080都買齊了。。。
上課內容
我沒有花這28888,顯然培訓班的具體教授內容我是拿不到。但內行看門道,其實也不需要什么內部的培訓手冊或者是內容,只需要看看宣傳海報里面寫的東西就可以知道大概了。
這個是第一家的,也就是明碼標價的那家的。由于篇幅有限,我沒有截全,只截取了一部分。大家可以看一下,注意,下面這張圖當中是進階的內容。
怎么說呢,圖里列舉的內容沒什么太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在于進階。什么git、super關鍵字的使用,什么繼承時父類的訪問特點,這些不是基礎內容嗎?怎么就進階了?
然后我又扒了他們列出來的所謂的項目,這個項目八,也就是他們最牛逼的項目。怎么講呢,我覺得這個東西完全就是唬人的。專門騙那些啥也不懂的學生的,從我的角度來看,這個所謂的物聯網的項目,所謂的用到的各種牛X的技術都和后端一點關系也沒有,我可以肯定,你如果去面試Java后端,在簡歷當中寫上這么一個項目能不扣分就不錯了,一定不可能構成加分項。
這個是第二家的一個培養計劃,怎么說呢, 看起來比第一家靠譜了一些,像是那么回事。但是如果仔細扣的話也一樣槽點滿滿,大部分也都是唬人的。
這里面的槽點實在是太多了,我單獨寫一篇文章都說不完,就挑幾個比較嚴重的聊聊。最嚴重的是當中的一大半都是沒用的東西,完全沒有必要寫出來。比如servlet/JSP、SVN、XML,這個XML尤其可笑,這不就是一個文件格式么,怎么還能稱得上是技術呢?
其次稍微不那么明顯一點的,第二階段這一欄目當中第二行列舉的全是前端相關,Java主要面向的是后端,完全沒有必要寫這么多前端的東西,撐死了HTML三件套就足夠了,其他就是為了充數的。
還有一些隱藏得比較深的,比如SSH框架當中就包含了Spring,而且學習了其中H代表的Hibernate之后也就沒有必要學習MyBatis,當然這里的SSH也可能指的是ssh協議,如果是這樣的話,當我沒說。
如果學校里那種亂開課的培養計劃能打10分的話,那培訓班里的這個頂多只能打30分,比學校里的好一些,但真的大哥莫說二哥,真沒有好多少。看起來好像逼格很高,但大部分都是濫竽充數。
我的感想
培訓班很貴我之前是有所耳聞的,但是我也沒有想到居然這么貴。說實話,即使是讓我拿出兩三萬來我都是很肉疼的,更不要說是還沒有畢業的學生了。甚至在知乎里我還遇到過預支了未來收入貸款報班的,報完了之后來私信問我,這個班報的值不值,我真的非常唏噓,難以回答。
一個行業的興衰背后往往都是有時代、經濟因素的,培訓班如此收費,背后的原因也不難猜,無非兩點。第一點是目前還是增量市場,說白了就是競爭不夠激烈,讓這些培訓班躺著都能賺到錢,自然也就沒有人愿意去提升課程質量,提供真正有高價值的服務了。第二點是沒有非常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制定行業標準,英語培訓班之前也是一地雞毛,隨著新東方等幾個大型企業的誕生,這個行業已經規范了不少,因為有行業標桿在那里了。
但是以上的兩點都需要時間和發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我雖然看到了這點,但我一沒有能力,二沒有資金去參與、改變這個行業,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寫下這篇文章,幫助到更多的同學消除信息差,避免貸款報班一無所獲這樣的悲劇發生。
雖然培訓班不是很可取,但是一些付費課程和付費專欄其實反而是一種不錯的模式(可以參考我之前發的廣告)。一方面是價格便宜,即使不合適,也沒有太大的損失。另外一方面是質量更高,能有時間有能力寫付費專欄的,往往都是真正在大廠里做出一定成績來的一線工程師,這些人寫出來的質量和內容往往也會更好一些。或者去購買一些大學或者是企業的公開課也是很好的途徑。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衷心祝愿大家每天都有所收獲。如果還喜歡今天的內容的話,請來一個三連支持吧~(點贊、關注、轉發)
本文始發于公眾號:TechFlow,求個關注
劉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