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調查顯示,大約40%左右的人群因為種植牙價格而選擇放棄種牙,很多人非常不解,不就是種顆牙嗎,價格為什么這么高?種顆牙,從進去到出來一共也不到一小時,花費就要上萬元,這是患者看到的。但大多數人沒有注意到的是,種植牙的價格中,包含了種植牙材料,
調查顯示,大約 40% 左右的人群因為種植牙價格而選擇放棄種牙,很多人非常不解,不就是種顆牙嗎,價格為什么這么高?
種顆牙,從進去到出來一共也不到一小時,花費就要上萬元,這是患者看到的。
但大多數人沒有注意到的是,種植牙的價格中,包含了種植牙材料,主要包括種植體、牙冠、基臺等;診療費用,主要包括術前檢查,制定種植方案、實施種植牙手術、術后定期復查等。另外,種植牙的價格還由植體研發、植體本身、種植難度、醫院臨床設備、醫生技術和培養等因素決定。
種牙到底貴在哪里?
研發成本。目前眾多種植體公司都在研發上投入很多成本。面對不同的口腔條件,種植牙型號很多,相關配件更是成倍的多,從種植體植入一直到最后鑲牙完成,至少要用七八種精密配件,更不用提一部分要個性化定制的患者,相關費用肯定更高。越小的零件對精密度要求越高。口腔種植的配件目前在醫學類里精密度排名前幾名了。
植體材料。由于種植牙工藝手法的材料成本相當高,材料由純鈦或鈦合金制成,其生物相融性最好,與人體沒有排異,可以與牙槽骨緊密結合,堅固耐用。這種鈦的“偽裝術”是種植成功的前提條件,種植體植入后是產生骨結合還是由纖維結締組織包裹,即種植修復是成功還是失敗,重要的因素是植體植入后的機械穩定性。
種植難度。有生命的組織(如骨組織和軟組織)和非生命物質(如種植體)直接接觸時,會發生各種反應,如銹蝕/炎癥反應,最終導致種植體周圍形成纖維結締組織包裹,即機體試圖隔離異物的組織反應。因此,能在牙床里植入種植體,不松不掉,還能當牙使的難點就在于讓負重的種植體與有生命力的骨組織直接接觸或連結,并且使兩者之間沒有纖維結締組織存在也是種植的難點。
醫生技術。從種植體設計、生產,到醫生把種植體植入牙槽骨,再到完成種植后患者的個人生活習慣,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會影響種植體表面骨改建的動態平衡,繼而影響種植最終成功還是失敗。因此,該技術對醫生的技術有很高的要求,一般,能夠做種植的大夫,大多具有高學歷水平以及多年的臨床經驗,因此,貴也在技術上。
醫生培養。種植看起來簡單,但其實是口腔醫學中的集大成者。種植醫生往往需要通曉口腔外科,牙周科和修復科的知識。就這最基礎的三科,每一個拿出來在國外都有專業認定。種植義齒是由經過特殊培訓的種植外科醫生、種植修復醫生、種植技師及相應的助手組成的團隊來共同完成的,需要的人員成本比較大。不論是研究還是到最后的運用,種植牙技術都投入相當大的人力資源使得必須從種植牙價格中有所回報。
臨床設備。醫院臨床上開展種植技術需要配備較高的設備環境,例如大型X線診斷設備、臨床手術設備、技工設備、手術支持設備(心電監護、血象分析等)以及在義齒制作時需要的一些獨特的較貴重的修復材料。這些都是為了對患者進行術前,術中,術后的檢查。
為什么聽說有的診所種牙很便宜?
也許有人會說,總是看到廣告說種植牙只需3000塊錢。
不可否認,廣告上的這種價格的確存在。據了解,有的診所會把種植體或牙管里的一些組織剔除,或是或者換材料以降低成本,如鈦就經常被掉包。有的口腔醫療機構甚至為了降低成本,把一些該有的治療步驟省略,而這些都會影響種植牙的成功率和使用壽命,甚至會損害原本健康的牙齦、牙齒。
還有些商家用低價的噱頭吸引顧客,分解收費,一開始只收取牙根的費用,接著再來收基臺的費用,看著是便宜了,全部算起來或許費用更高。所以詢問價格時,要了解清楚種植價格包含的內容。
種植牙雖然略貴,卻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復雜,且創傷小、不會傷害鄰牙。就拿活動義齒來說,活動假牙雖然價格相對便宜,但是要用自然牙做支撐,在口中異物感強、咀嚼功能差、會損傷鄰牙,需要定期更換,用起來是沒有種植牙舒適的。但是否選擇種植牙,還是要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身體健康條件來考慮。
王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