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騎驢可以防狼,而且晚上為了防止狼偷襲羊圈,羊圈外除了栓狗以外還會栓上一只驢。野驢那副軟柿子的樣子,居然還能有防狼的功能?難道說吃肉的狼還會怕吃草的野驢嗎?如果認為野驢是食草動物就小瞧它們,那你可就大錯
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騎驢可以防狼,而且晚上為了防止狼偷襲羊圈,羊圈外除了栓狗以外還會栓上一只驢。野驢那副軟柿子的樣子,居然還能有防狼的功能?難道說吃肉的狼還會怕吃草的野驢嗎?
如果認為野驢是食草動物就小瞧它們,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野驢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它們體型巨大,體長可達兩米多,體重250-400公斤,它們比家養的毛驢更加矯健雄偉,遠遠看過去身型更像野馬,絕對是野外的重量級選手。畢竟世界上最大的狼也才只有180斤重,大部分狼甚至只有60斤,在野驢面前根本不夠看。
由于野驢體型巨大,它們要吃的東西自然也很多,所以總是需要遷徙覓食。野驢通常是白天拼命趕路尋找食物,晚上休息。春夏季食物充足,但到了秋冬季節食物匱乏時,它們甚至會以雪裹腹,這么看來,野驢也算得上是日子過得比較清苦的動物了。
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生存,不僅要克服食物帶來的生存問題,還需要面對天敵帶來的危險,所以它們鍛煉出了一系列抵御天敵的技能。
野驢警惕性高,善于奔跑,野性十足,有著十分強悍的攻擊性。由于野驢巨大的體型優勢,殺死一只狐貍或者雪豹,在它們眼中就跟踢碎一塊西瓜一樣。但要在荒漠中活下去,必須讓最大的天敵——狼群失去捕食它們的興趣,于是它們練就了一身的生存本領。
野驢的優勢
野驢在體型上是絕對碾壓狼的。通常來說,食草動物的體型要比食肉動物大得多,而狼害怕體型比自己大的動物。野驢屬于大型有蹄類動物,體型跟我們平常看到的牛差不多,而狼最多可以長到100公斤,體型跟大型狼狗差不多。與狼相比,野驢要比狼整整大出一圈,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驢在美國,它與古羅馬創始人“羅穆盧斯”同名,身高有兩米多,體重超過了350公斤。與它響當當的名號一樣,“羅穆盧斯”的戰斗力同樣強悍,它曾在當地農場多次擊退野獸的偷襲,一度成為了當地的“守護神”。而狡猾的野狼,自然不會輕易去招惹比自己大三四倍的動物。
除了能夠看見護院,保衛領土外,野驢的脾氣也是非常暴躁,誰要是惹怒了它,它就會跟誰拼命。據說在2013年,就有一頭愛子心切的母驢曾以一己之力踢死了狼王。由于這頭蒙古野驢的幼崽被狼叼走吃了,這頭蒙古野驢為了給自己的幼崽報仇,竟不顧狼群的攻擊,拼命沖入狼群,將狼王活活踢死了。臨死之前,它還死死地咬住狼王的脖子,直到自己也被狼群撕碎才松口。
野驢跟我們平常看到的家養驢是不一樣的,它們雖然沒有尖銳的牙齒和利爪,但在遇到危險時,卻不會乖乖地束手就擒。為了在戰斗中占據優勢,它們會主動發起攻擊,用蹄子踢打對方。驢的體型大,后腿健壯,這一腳下去造成的傷害不可估量。如果你見過長頸鹿是怎么踢非洲獅的,就會明白,被野驢踢一腳的狼會有多慘。
野驢不僅蹄子厲害,它們還會用嘴巴死死咬住對方比較脆弱的部位,別因為驢吃草就小看了驢的咬合能力,曾有小孩子被家驢咬掉一根手指的報道,而野驢的嘴就更硬了。
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驢表現出來的攻擊性常常可以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嚇退敵人,而且就算打架,野驢們也常常占據上風。即使在對決中處于下風,野驢也還有一招必殺技“驢打滾”來挽回局勢。當身體被狼咬住時,它們還能通過不停打滾的方式擺脫危險。
有人可能會說,野驢再強也就是一頭,但是狼可是群居動物,遇到狼群不還是會變成晚飯嗎?實際上,不怕單挑的野驢,在群毆上反而更具優勢。因為野驢群居的數量幾乎是野狼的十倍。
野驢屬于群居動物,成員數量比狼群多得多,最大的群體可以達到100-200頭之間。野驢分布于中國的內蒙古、甘肅、新疆一帶的草原地區,屬于典型的荒漠動物。荒漠的生存條件不比森林,一眼千里,沒有遮蔽物,很容易被天敵盯上,在這樣的環境中抱團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野驢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它們一般都是集群生活。
雖然狼也是集群生活,但不像影視作品中那樣動輒上百只狼一起去捕食,現實中的狼群一般只有5-11只,如果遇到落單的野驢或許可以憑借數量優勢挑戰一下,但遇到野驢群,狼群們面對數量龐大的野驢群體也無可奈何,硬上可能還會有被反殺的風險。所以狼群一般只會捕食落單或者幼小的野驢。
最后落單的野驢也不是“傻狍子”,遇到狼群,明知不敵,自然就會逃跑了。而且它們生性機警,很少會讓狼群得手。
在紀錄片中,經常會有野驢低頭喝著水,但只要聽到一點風吹草動,它就會馬上環顧四周。野驢嗅覺、視覺和聽覺都非常發達,周圍有一點風吹草動都會驚動它們。感受到周圍有危險后,野驢們還會有自己的一套預警和逃跑機制,向同伴們傳遞信息一起逃跑或者抵御外敵。
與野獸不同,野驢沒有鋒利的牙齒和爪子,所以它們天生就練就了一身逃跑本領。野驢在草原上的奔跑速度可是數一數二的,它們四肢健壯,步伐穩重,非常善于逃跑,在野外奔跑時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45公里,全力沖刺的話可以達到每小時60公里以上。不僅速度快,野驢還有非常好的耐力,而狼只善于“百米沖刺”,對于馬拉松式的持久戰力不從心,所以即便是狼也很難追上野驢。
狼真的打不過野驢?
話說回來,雖然野驢有自己的諸多優勢,但狼好歹也是草原霸主,面對區區一介野驢,也不至于毫無還手之力。在食物鏈中,狼確實是驢的天敵,但狼卻不會輕易向野驢發動攻擊,不是打不過,而是因為跟野驢正面硬剛風險太大了。狼一般不會跟體型比自己大的動物正面開戰,它們天敵很少,處于食物鏈上游,完全可以去捕食一些更小、更安全的獵物。
而且狼很聰明,一般都是抓單,或者幾只狼合作一起將獵物逼到墻角,而野驢是群居生活,而且很機警,這更加大了捕食的難度。狼群也明白吃力不討好的道理,所以狼群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去捕食野驢,但如果有不幸落單的野驢遇上了狼群,那它的命運也恐怕是兇多吉少。
總而言之,狼并不是怕野驢,而是在同等條件下更傾向于捕捉風險更小、成功率更高的獵物。而野驢也在長年累月中積累了許多逃生技能,得以生存。
目前,不管是野驢還是狼群,它們的數量都在逐年銳減,而造成它們面臨生存危機的主要原因在于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干涉。人類活動、畜牧業發展、農墾開礦等都會導致植被退化、沙漠化,使動物們的生存環境不斷減少,最后導致它們瀕危或滅絕。所以我們應該尊重生物,尊重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
王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