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位網友在打車途中,偶然看見了司機和孩子的聊天記錄,觸動了很多人——微信被拉黑了,還在給孩子打錢。孩子因為小矛盾給把司機爸爸給拉黑了,司機微信轉賬給另一個微信好友,讓那位好友幫忙轉賬給孩子。司機打電話問自己的孩子,問了錢這些夠不夠,不夠再要
一位網友在打車途中,偶然看見了司機和孩子的聊天記錄,觸動了很多人——微信被拉黑了,還在給孩子打錢。
孩子因為小矛盾給把司機爸爸給拉黑了,司機微信轉賬給另一個微信好友,讓那位好友幫忙轉賬給孩子。司機打電話問自己的孩子,問了錢這些夠不夠,不夠再要之類的……后面就有了如下的對話。▼
來源:微博@思想聚力
1
朋友圈最虐心的聊天記錄
往往都來自父母
這些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聊天記錄刷屏朋友圈,虐哭了無數網友。▼
@Carry:爸爸突然打錢,在宿舍突然睡醒當場淚崩
Carry因為疫情留校,本來原定20號回家的機票只能退了。
這兩天正在因為不能回家郁悶,爸爸媽媽好像感受到了她的難過。一天她在宿舍睡午覺,好像和爸爸心有靈犀,突然醒來,就看到爸爸打了錢(生活費前兩天剛打過),我問爸爸這是什么意思,他說就是想讓我高興高興。
爸爸一向不會表達他的愛,Carry當場淚崩:希望疫情快點控制住,好想回家!▼
@小熊郵遞員:一瞬間真的感覺父親老了。
看到這段話真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只是晚了兩天打生活費。父親就覺得愧疚,想告訴他:“不用對我這么小心翼翼,我永遠是你的孩子。真的真的想哭,每次花銷大一點就會覺得對不起父母……”▼
@鹿鹿子:我的媽媽雖然不太會掙錢,但是她真的好愛我。
她在讀大學,媽媽年過半,每天去大棚花地里給人挑花,里面溫度很高,一天不知道要流多少汗水,一天九個小時才一百塊。四月一號媽媽剛轉來1200生活費,今天又轉來了點水果錢。
“對我從來不吝嗇,以后我也不花錢如流水了,好好學習變優秀,努力掙錢回報媽媽!”▼
@叮咚:想買相機很久了,沒有明說,直接收到了老媽的打錢。
這個月一直在看相機,看中了兩款單機價格在3000?左右,暑假又想趁教育優惠買平板。
原本打算是自己攢攢,找了兼職,然后讓老爸老媽資助點小頭買平板,自己全款買相機。
老爸給的生活費其實很多了,所以不再好意思問,和媽媽打視頻的時候,委婉的提了一提這個事情。
結果,因為某天上午在朋友圈發了一個整理相冊的視頻,直接就收到了老媽打的錢。▼
2
“妞,出門在外,
別可惜錢……”
一位女兒從事教育行業的母親回憶:
有一次,女兒上完課匆匆外出聽課,趕了很多路。回來時又餓又累,天空還突然下雨了,她一時無處躲避淋濕了,用了二年的手機也因為進水壞了。晚上帶著滿身的疲憊回來后,說起每天要面對那么多熊孩子,要上課批作業要培訓要出去聽課等等的辛苦經歷,作為媽媽真的好心疼。
那晚,我給她寫了一段鼓勵她的話,同時給她支付寶轉了一萬元讓她換部新手機。女兒沒有馬上買新手機,而是修好了進水導致故障的手機,直到半年后那手機再也不能用了才舍得買了新的。
她在女兒還在上大學時,就一直打錢給女兒,但只有這次最難忘!
河南鄭州,公交車上有位乘客落下了行李,工作人員在行李中,發現一張紙條緊緊卷著一沓錢。
紙條上寫著一封“家書”,樸素的字跡組成的話語讓人瞬間防不勝防——妞出門在外別可惜錢,該吃吃該喝喝,沒錢了,給家里說,不要操心家里。
龍應臺在《目送》中這樣寫到: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們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舍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
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孩子如生命。
之前有一件讓人淚奔的新聞,女兒凌晨誤打媽媽電話,醒后22個未接來電。
媽媽從凌晨3:51分到早上6點多,3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媽媽一直在嘗試聯系自己,發了38條微信消息,打了20多個電話:
“說說話,丫頭,媽媽很擔心你。”
“你有什么要說的嗎丫頭,你一定要回話。”
“你不要嚇媽媽好吧,媽媽好擔心你。”
“我和你同學也沒有聯系方式。”
“我怎么能得到你平安的消息。”
……
媽媽這一宿是怎么過的啊!幸好只是虛驚一場——女孩玩手機不小心睡著,凌晨3點多誤打了媽媽電話,早上醒來后第一時間給媽媽回了電話。媽媽如釋重負,一下子就哭了,說沒事就好。
這對母女的對話,讓網友們紛紛破防,為之淚目。
兒行千里母擔憂,這話一點都不假。
3
最幸福的事
是給父母瘋狂打錢
希望他們對自己大方一點
朋友這兩個月因為疫情,和父母住在一塊兒。她發現,盡管是在疫情間,有她在父母做飯也會豐盛很多,也更舍得花錢,之前不在家和爸媽視頻時發現他們吃的都非常簡單。
問父母為什么這么節省,他們就說:“你以后要用錢的地方還很多呀,我們倆省點是點兒。”
朋友那一刻感到好心酸,突然給自己立了個很俗氣的目標——要更努力賺錢,給爸媽瘋狂打錢,希望父母對自己大方一點。
長大后,給父母打錢,用自己掙錢的錢去回報父母,是目前想到最幸福的事。
人生很多的第一次都充滿了紀念意義,有的人把第一次掙錢的錢,給母親買了一份禮物。▼
胡Sisi打的第一份工是高考后在服裝廠做了一個月的臨時工,38度的夏天,那時候的日子是數著過的,每天都會算算還要工作多少天。拿到工資后能用自己掙的錢給家人買禮物,那種花自己錢的感覺真的棒。
賺來的錢大頭給母親換了一部智能手機,大學住校期間方便和母親聯系。
“一直都不會忘記中午頂著烈日回家,汗啪嗒啪嗒地滴下來。對著電風扇吃完飯,擦一把臉,又出門了。雖然很苦,但收獲真的很有意義。”
小時候,總是爸媽為我們付出,為我們撐腰;長大后,父母老了,現在輪到我們可以家里做點什么了,這種成就感無以言喻,甚至有時候,我們也成為了父母炫耀的資本。▼
中國風說唱音樂人GAI在聊起父母時,他說:
“我現在是我爸媽的驕傲,他們每天都在笑,每天都很開心。我媽告訴我她走在街上,頭都會抬很高。”
談到生活好起來之后,“打錢”也是他對爸媽做過最貼心的事情,一向霸氣外露的GAI一秒柔軟,他說:
“每天都想給他們打錢。每次劃一筆賬出去給爸媽的時候我都特別開心。我不知道為什么,就想給他們錢。我只能做這個,因為我現在陪不了他們。我是他們這一生,最大的驕傲。這是我媽親口告訴我的。”
有本書計算過我們和父母之間剩下的相處時間:
假如雙親60歲,平均壽命80歲來算,還有20年,每兩周回家吃個飯,每次相處兩小時,除夕、初一兩天,每次相處7小時,那么在未來的20年里,還有1320小時,約等于55天。
這一句話請一定刻在心里——不要讓自己成功的速度慢過父母老去的速度。
在520這個特別的日子,別忘了用最直接的方式,向身邊或者在遠方的父母表達愛意哦!
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