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影視界有替身演員,寶石界也有自己的替身。有些寶石,是受當時的檢測技術限制,不知不覺就做了幾百年替身;而有一些,則是商家為了利益而有意包裝出來的。紅寶石的替身——尖晶石、石榴石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在不同的地域、國度和文化里,紅寶石一直被人們視
影視界有替身演員,寶石界也有自己的替身。有些寶石,是受當時的檢測技術限制,不知不覺就做了幾百年替身;而有一些,則是商家為了利益而有意包裝出來的。
紅寶石的替身——尖晶石、石榴石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在不同的地域、國度和文化里,紅寶石一直被人們視為最珍貴的寶石,從被發現就和各國皇室貴胄糾葛在一起,被視為王者的象征,并被賦予了諸多神秘的超自然色彩和美好寓意,被視為吉祥之物,深受人們的喜愛。
星光紅寶石
■ 紅寶石的完美替身:尖晶石
尖晶石是一種古老的寶石,其顏色與紅寶石極其相似,硬度高達8,折射率也接近紅寶石。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里都被人們誤以為是紅寶石,直到1783年礦物學家才將它標識為尖晶石。而這種烏龍事件,在各國皇室中也十分常見,英國王室的帝國王冠上鑲嵌的“黑王子紅寶石”,就曾被當作紅寶石在皇室享受了幾百年尊崇,最后被鑒定是尖晶石。
帝國王冠是重要的皇權標志,王冠中間鑲嵌的一枚重達170克拉的“黑王子紅寶石”,是整個王冠的焦點。據說,1367年它是西班牙一個小國國王唐·佩德羅贈送給愛德華王子(又名“黑王子”)的禮物。后來被鑲嵌在英國國王亨利五世的頭盔上,作為護身符流傳下來。亨利七世在位期間,把它鑲嵌在“帝國王冠”上,王冠經過多次毀壞和修復、變換造型后,1838年為維多利亞女王加冕所佩戴,1937年經過重新打造為喬治六世加冕所用,1953年6月2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加冕禮上佩戴。
尖晶石雖然與紅寶石外觀極其相似,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別:尖晶石沒有二色性,紅寶石具有二色性;尖晶石硬度是8,紅寶石硬度是9;尖晶石晶體比較通透,紅寶石常有內含物或裂紋;紅寶石的價值比尖晶石更高。但尖晶石憑著紅寶石替身的身份一路高歌猛進,也混進了高檔寶石圈,價格也水漲船高。
■ 紅寶石的高性價比替身:紅色石榴石
紅色石榴石與紅寶石外觀非常接近,但紅色石榴石的價值卻遠遠低于紅寶石,被認為是紅寶石最具性價比的替身。但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紅寶石屬于寶石類,石榴石屬于水晶類;石榴石的顏色一般比紅寶石深,呈褐紅、暗紅色;石榴石為均質體,無多色性,紅寶石為非均質體,多色性明顯,在紫外燈下,紅寶石有紅色熒光,石榴石沒有;石榴石內部較潔凈,紅寶石內氣液包體和固態包體豐富。
藍寶石的替身——坦桑石
坦桑石與藍寶石的外觀非常接近,但也存在一定區別:坦桑石帶一點紫色調,顏色更湛藍,大多數藍寶石顏色偏灰或偏黑;坦桑石的莫氏硬度只有6.5-7,容易產生劃痕,而藍寶石的莫氏硬度為9;坦桑石比較純凈、清澈,藍寶石的內含物會更豐富(頂級藍寶石除外);坦桑石的顆粒一般比藍寶石大,一般5克拉的藍寶石就已經比較稀有了,而十幾克拉的坦桑石卻很常見;藍寶石價格昂貴,坦桑石的價格就相對低很多,但近幾年坦桑石的價格也一路水漲船高。
海藍寶的替身——藍色托帕石
藍色托帕石與海藍寶外觀非常相似,但也存在很大的區別:托帕石顏色豐富,市場上有些藍色托帕石是由天然無色托帕石經輻射加熱處理而成,而大部分的海藍寶呈淺藍帶綠色,海藍寶和祖母綠是綠柱石族寶石中最重要的兩個品種;海藍寶顏色純正,不具有二色性,托帕石具有二色性;托帕石的硬度為8,海藍寶硬度為7.5-8;托帕石相對雜質比較少,海藍寶多數有綿裂;海藍寶的價格比托帕石高。
貓眼石的替身——虎眼石
貓眼石是珠寶中非常珍貴的品種,是金綠寶石的變種,是具有貓眼效應的金綠寶石,貓眼石在強光下會見到一道細長的光縫;虎眼石為黑黃相間的色調,其紋路像老虎的眼睛,也具有光學效果,但與貓眼石完全不同。貓眼石產量非常稀少、價值高,而虎眼石的產量很高,價值遠遠低于貓眼石。雖然,虎眼石與貓眼石很容易辨認,但依然還是分不清貓眼石和虎眼石。
祖母綠的替身——沙佛萊石、鉻綠碧璽、透輝石、橄欖石
祖母綠作為一種古老的寶石,幾乎與四大文明古國悠久歷史同步,被人類使用已有幾千年,至今傲居世界五大寶石之列,被稱為綠寶石之王。沙佛萊、鉻綠碧璽、透輝石、橄欖石也都是綠色寶石,它們與祖母綠具有非常相似的外觀,因此,彼此之間經常被誤解。
■ 祖母綠VS沙弗萊石
成分:祖母綠成分是鈹鋁硅酸鹽,屬綠柱石家族;莎弗萊石成分是鈣鋁硅酸鹽,屬石榴石家族。
折射率:沙弗萊石折射率高于祖母綠,因此沙弗萊石火彩比祖母綠更強,看上去更閃耀,且祖母綠有雙折射,沙弗萊石沒有雙折射;沙佛萊石是亞玻璃光澤;祖母綠拋光面玻璃光澤。
顏色:沙佛萊石的綠比較明亮,夾雜著黃色調,常呈現草綠色和黃綠色,無二色性;祖母綠的綠比較沉穩、柔和,具有明顯的二色性,常見的顏色有淺綠至深綠色、藍綠色、黃綠色等。
純凈度:沙弗萊石的凈度較高、包裹體非常少,晶體干凈通透;祖母綠多數有裂痕、雜質。
硬度:沙弗萊石的硬度(7-8)比祖母綠(7.5-8)略低,但是穩固性卻高于祖母綠,沒有祖母綠那么易裂。
■ 沙弗萊石VS鉻綠碧璽
沙佛萊石無二色性、綠色更明亮、純粹;鉻綠碧璽二色性明顯,為藍綠/黃綠——深褐綠色。
沙弗萊石、無雙折射、無重影;鉻綠碧璽雙折射率大、可見重影。
沙弗萊石折射率高于鉻綠碧璽折射率,光澤和火彩比鉻綠碧璽強。
大部分沙佛萊石的顆粒比鉻綠碧璽小,大顆粒的沙弗萊石非常稀少。
■ 鉻綠碧璽VS透輝石
鉻綠碧璽與透輝石從外觀看非常相似,鉻綠碧璽是硼硅酸鹽礦物,透輝石是鈣和鎂的硅酸鹽礦物,從肉眼看很難區別,但在查爾斯濾色鏡下可以很快區分,鉻碧璽在查爾斯濾色鏡下會呈現紅色。顏色:透輝石有白色和深淺不等的綠色,具有玻璃光澤;鉻綠碧璽的綠色飽滿鮮濃,呈翠綠色,有著相當大的區別。火彩:與透輝石相比,鉻綠碧璽的火彩更強、更耀眼。硬度:鉻綠碧璽的硬度(7-8)比透輝石(5.5-6.5)要高很多。晶系:透輝石單斜晶系;碧璽三方晶系。
■ 橄欖石VS祖母綠
雙影現象:橄欖石的最大特點就是雙影現象,在放大鏡下觀察切割的橄欖石會看到石頭底部出現雙重的陰影面的現象;而祖母綠不會有這種現象。顏色:橄欖石的致色元素主要來自鐵元素,它的顏色范圍從褐綠色、黃綠色至純綠色,常見的橄欖石為黃綠色,且多色性弱。祖母綠的綠色源于鉻離子,在查爾斯濾色鏡下,大部分祖母綠呈暗紅色,常見的顏色有淺綠至深綠色、藍綠色、黃綠色,具有明顯的二色性。硬度:橄欖石莫氏硬度6.5-7,相對較軟、容易磨損;而祖母綠的硬度7.5-8。產量與價格:橄欖石產量較大,目前價格也較低,呈逐年看漲的態勢。而祖母綠的價格較高。
鉆石的替身——鋯石、莫桑鉆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一句經典的廣告語將鉆石與愛情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鉆石成為愛情、婚姻不可缺少的見證物,成為世界公認的五大貴重寶石之一,被譽為“寶石之王”。隨之,也出現了許多與鉆石相似的寶石,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合成的,那么最容易與鉆石混淆的寶石是什么呢?當然是莫桑鉆與鋯石了。
■ 鉆石VS莫桑石
天然莫桑石非常稀少,僅出現在隕石坑內,其顏色為暗綠色,市場上大部分莫桑石都為人工合成,其外觀與天然鉆石極為相似,肉眼很難分辨。正因如此,很多人以為莫桑鉆就是鉆石。那么他們的區別在哪里呢?看火彩:莫桑石的火彩比鉆石更強。看折射:由于晶體結構的不同,莫桑石是雙折射,在10倍放大鏡下,自冠部往底尖看,莫桑石的尖底四周會出現重影的現象。而鉆石是單折射,不會出現這種現象。看硬度:莫桑石的莫氏硬度9.25,比鉆石的莫氏硬度10略低。看比重:鉆石的比重是3.52,莫桑石是3.20,相同體積大小的鉆石比莫桑石重。看內含物:鉆石有其特殊的天然內含物與外部特征。
■ 鉆石VS鋯石
鋯石的外觀與鉆石也是極其相似,經常被不法商家用來冒充鉆石。而鋯石也存在天然和人造兩種,天然鋯石為硅鹽礦物,人造鋯石為立方氧化鋯。鋯石與鉆石的區別:比重:鋯石的比重為4.69,而鉆石的比重只是3.52,相同體積大小的鋯石比鉆石重。硬度:鉆石的莫氏硬度是10,鋯石的硬度8,鉆石可以刻劃剛玉,剛玉可以刻劃鋯石。折射率:鋯石具有很強的雙折射,在放大鏡下,自冠部往底部觀察琢磨好的鋯石成品,底部的面和棱線有明顯的雙影。而鉆石是單折射,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切面:在放大鏡下觀察,鉆石的切面光亮,而鋯石的切面一般會坑洼。其他:鉆石的導熱性極高,利用導熱儀可以會容易分辨鉆石與鋯石;向鉆石哈氣,表面的霧氣會很快消散,而鋯石則明顯較慢。
帕拉伊巴的替身——磷灰石
磷灰石屬于一種稀有寶石,與帕拉伊巴碧璽一樣具有霓虹藍綠色,但其價格卻比帕拉伊巴碧璽親民很多。看顏色:磷灰石顏色豐富,除了與帕拉伊巴碧璽相似的藍綠色以外,它常見的顏色還有綠色、淺綠色、天藍色、紫色、黃-淺黃色、粉紅色及無色等。看硬度:磷灰石的硬度較低為5,容易磨損;而帕拉伊巴碧璽的硬度為7-7.5。看比重:帕拉伊巴碧璽的密度是3.06-3.26;磷灰石的密度為3.2。內含物:磷灰石內部容易有霧狀內含物,凈度較差。看火彩:帕拉伊巴碧璽的火彩比磷灰石強,更閃耀;磷灰石的通透感和明亮度都比帕拉伊巴碧璽遜色。
綠松石的替身——天河石
天河石與綠松石顏色非常相似,因此也很容易被大家混淆。從顏色而言,天河石的顏色為純正的藍色、翠綠色,質地明亮、透明度好,有白紋,可以清楚的看到顏色的漸變,在長波紫外線照射下沒有特別變化;綠松石顏色豐富多變,不透明的蔚藍色最具特色,其顏色漸變是有層次的過渡,在長波紫外線照射下會發淡綠色到藍色熒光。就密度而言,天河石的密度2.53—2.56,綠松石的密度2.6—2.9,體積相同的兩種寶石,綠松石會更重一些。從折光率看,天河石的折光率為1.52—1.57,綠松石的折光率為1.62,在光照下,綠松石更閃亮。從價格而言,天河石的價格比較便宜。
南紅的替身——紅碧石
紅碧石是南紅瑪瑙的一種伴生礦,其成分中含有粘土礦物和氧化鐵等礦物質,俗稱雞肝石、羊肝石、烏石等。從外觀上看,與南紅極其相似,堪稱南紅造假市場的常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區分:顏色:紅碧石顏色紅艷,南紅的紅色濃郁、內斂。質地:紅碧石質地干澀、缺乏光澤 和油脂感,強光照射不透光、也不聚光。南紅質地飽滿、溫潤、有強烈的膠質感,強光照射呈半透光狀態。重量:紅碧石常有重幾十斤的,南紅原始體量大的很少,超過十幾斤的都屬罕見。切面:紅碧石切面干涉、顆粒感強、石質感強,而南紅斷面呈貝殼狀、紅潤而有膠質感。
大自然鬼斧神工,賦予了很多寶石相似的容顏,讓人們從外觀上很難分辨。正因如此,讓一些不良商家找到了漏洞,用便宜的寶石代替稀有珍貴的寶石,更有甚者用根本算不上寶石的礦物石冒充寶石也是常有的事情。女人愛珠寶,了解一些珠寶小知識,才會不被琳瑯滿目、璀璨絢麗的寶石遮蔽慧眼,避免被商家的花言巧語帶入坑。
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