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魯酒百家爭鳴:提起山東人的酒量,人們那叫一個能喝;提起山東人的山東的白酒市場,那叫一個龐大。提起山東人喝酒的規矩,什么主陪、副陪、一陪、二陪,讓人不寒而栗。不愧是禮儀之邦,這么多喝酒的規矩,顯得喝酒的氣場比較強大。所以,有人就調侃說,到山東
魯酒百家爭鳴:
提起山東人的酒量,人們那叫一個能喝;提起山東人的山東的白酒市場,那叫一個龐大。提起山東人喝酒的規矩,什么主陪、副陪、一陪、二陪,讓人不寒而栗。 不愧是禮儀之邦,這么多喝酒的規矩,顯得喝酒的氣場比較強大。所以,有人就調侃說,到山東喝酒,那真是“耗客山東歡迎您”。
但是如果說到山東省的名酒,外省的人基本上很少能想起來山東省有什么名酒。如果是經歷過九十年代的人,可能勉強會想起來秦池、孔府家之類的,但那都是過去式了。
山東省是中國的產酒大省,曾在1986—2006年連續二十一年白酒產量位居全國第一位。山東省市市有酒廠,縣縣飄酒香,山東省136個區縣有著幾百家酒廠,所以山東人從小接觸的酒還是比較多的。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家酒廠呢?關鍵還是山東人能喝。2020年山東省白酒市場容量高達600~800億之間,穩居全國第一位。但是山東省沒有一款能走出山東的名酒,山東的白酒是百家爭鳴的局面,幾乎每個縣市都至少有一款立足于本地市場的名酒。
魯酒前30強:
2019年山東省發布了白酒企業綜合實力30強,這些也是山東省實力較強、認可度較高的地方白酒品牌。山東省白酒30強企業的名單如下:
1、淄博扳倒井 2、濰坊景芝
3、青島瑯琊臺 4、德州古貝春
5、菏澤花冠 6、濟南趵突泉
7、臨沂蘭陵美酒 8、青州云門醬酒
9、濟南百脈泉 10、臨沂沂蒙老區酒業
11、淄博黃河龍 12、泰安金彩山
13、鄆城水滸酒業 14、聊城景陽岡
15、日照堯王酒業 16、臨沂蒙山釀酒
17、曲阜孔府家 18、濱州萬德酒業
19、德州洛北春 20、濟寧紅太陽
21、菏澤四君子 22、濟寧心心酒業
23、濰坊秦池酒業 24、日照浮來春
25、濟寧微山湖酒 26、威海頤陽酒業
27、棗莊今緣春酒 28、日照五蓮銀河
29、臨沂市溫和酒 30、菏澤楊湖酒
(以上為酒業品牌及公司縮寫)
回看魯酒發展的歷史九十年代,因為廣告酒的興起,魯酒發展到了頂峰。九十年代中期曾經國內白酒銷售額前十名,魯酒占了四個。在經歷九十年代末的洗禮之后,魯酒一落千丈,從萬人追捧,到不屑一顧。終于魯酒撐不住了,產量排名開始連年下滑,國內白酒銷售額前十再也沒有魯酒的身影。
在2002—2012年期間,魯酒開始恢復實力,泰山酒先躍居魯酒第一;到2012年景芝、扳倒井的銷售額突破了20億,成為魯酒雙雄。景芝當年銷售額為24億,這也成為魯酒歷史上銷售額最高的數字。
因為之后,塑化劑風波爆發,整個白酒行業銷量嚴重下滑。為了緩解銷售額下行的壓力,不少名酒開始瞄準山東市場,加大在山東的產品投放,魯酒整體再一次抹著眼淚走下坡路。直到如今,無論是景芝還是扳倒井,都沒能再次突破二十億。
山東省名酒代表:
山東白酒品牌就像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一般,盡管品牌多達上百,但是總有幾個在省內的知名度較高的。
在九十年代廣告酒事件后,山東省為了挽救魯酒的衰退之勢,在1998年召開了魯酒振興的會議,其中選中了當時四個最具有實力的魯酒品牌。這四個白酒品牌被稱之為魯酒四大家族,他們指的是臨沂的蘭陵酒、濰坊的景芝酒、曲阜的孔府家酒、泰安的泰山酒。
2002年之后,魯酒的整體實力恢復加快;2006年山東省召開白酒工作的相關會議,此時共有八款名酒代表參與,這八款名酒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魯酒八大金剛”。這八款酒分別是
1、臨沂市蘭陵酒
2、濰坊市一品景芝酒
3、濟寧市孔府家酒
4、泰安市泰山酒
5、德州市古貝春酒
6、濟南市趵突泉酒
7、青島瑯琊臺酒
8、淄博扳倒井{現國井集團}
進入新世紀之后,位居魯西南的菏澤花冠酒也開始異軍突起,在魯西南一帶不斷擴張。2016年第75屆山東省春季糖酒會上,花冠集團一躍成為了山東酒業“九大集團”之一,與老牌的“八大金剛”比肩。
到目前,花冠酒的銷售額也逐步進入十億梯隊,在2021年的山東糖酒會上,打的口號同樣也是山東白酒九大集團。
魯酒的困境:
走不出山東省:
盡管魯酒的品牌多,但是大多數規模較小,而且知名度和銷售范圍僅限于本縣、市,好一點的能做到全省知名。雖然山東白酒有“九大集團”,但是真正能走出山東省的,一個都沒有。
芝麻香型的分標委其實在山東省,被景芝競選奪得,山東省也是國內最大的芝麻香型白酒產區。但是芝麻香型畢竟只是一個小眾香型,整體的市場占有率遠不及濃香、醬香、清香,甚至是兼香酒。
魯酒銷售額最高的是景芝酒,到目前的銷售額也就只有十幾個億。周邊各省的白酒老大哥,像江蘇洋河、安徽古井、河北衡水老白干這都遠超景芝,甚至是連難兄難弟的河南,省內的仰韶酒銷售額也是直逼30億。盡管山東白酒有九大集團,但是實際銷售額加在一起不如洋河一家,龍頭效應并不明顯。
上世紀的五屆名酒評選,山東省只有兩款國優酒,算不上是名酒輩出的省份;白酒年產量也從2006年的全國第一掉到了第七位。除九十年代的廣告酒之外,也沒有再聽說過魯酒在營銷方面有什么創新,所以魯酒想要走出去還是很困難的。
依賴本土市場:
山東人喝白酒有個特點,那就是有著極強的地域特性,比起外來酒,山東人更青睞于自己地方的白酒品牌。正是因為這種傾向,所以山東盡管沒有較強的白酒品牌,但是大部分白酒市場還是掌握在魯酒手上。而同為白酒消費大省的河南卻是截然不同,本省大部分市場被外來酒把持,甚至出現“河南人不喝河南酒”的局面。
山東省16個地級市,各市的白酒市場容量少則十幾億,多則幾十億,正是因為有那么大的白酒市場,所以山東省才能養的起這幾百家酒廠。這也直接導致了一些酒廠不思進取,即使是產品賣不出去,只在本縣、市都能賣幾個億,至少不會倒閉。
跟四川、貴州的名酒不一樣,四川、貴州的白酒市場容量小、名酒多。如果產品走不出去,在本地基本上賣不多少錢,那么最終只能破產,跟山東正好相反。
由于山東白酒的影響力不大,在高端和次高端方面產品欠缺,這也成為全國一二線白酒品牌進入山東的缺口。于是像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洋河、古井貢酒等名酒就打入了山東省。但是在中低檔白酒方面,山東白酒在本省還是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魯酒振興:
說到魯酒振興之前,我們先來假設一下如果秦池、孔府家、孔府宴等名酒沒有沒落會怎么樣。假如九十年代的廣告酒事件沒有爆發,秦池、孔府家、蘭陵、景芝等名酒肯定越做越大,那么肯定會成少數幾個巨頭。
在這些巨頭的競爭壓力下,部分酒廠會因為經營不善而破產,或是被兼并收購,山東省不可能再有這么多酒廠。另外,當他們做大了之后,也肯定會頻繁提價,如果是那樣,魯酒也不是一般人都能喝的起的了。但至少現在,山東省大多數酒人們還都能喝的起。
當然這只是假設,回過頭來還要面對現實。要想壯大魯酒,山東省有必要扶持一到兩個品牌。魯酒九大集團中,其實我最看好的是景芝,有三個理由。第一現在景芝的銷售額是省內最高;第二芝麻香型白酒的分標委就在景芝;第三,在今年央企華潤集團正式控股景芝酒業,有了強大資金的支持,勢必會助力景芝的騰飛。
關于魯酒振興,山東省各大酒廠、協會等經常搞以“魯酒振興”為主題的會議,喊了那么多年,到現在也沒有實現振興。即便是景芝、國井這樣排在山東前兩位的名酒,在全國也僅是個三線品牌魯酒振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