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起“陳小英”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熟悉。提起桐廬,人們也很難把這個充滿古意的地名與當今發達的物流網絡聯系起來。對于中國的快遞行業,人們曾經最熟悉的就是著名的“三通一達”:申通、中通、圓通和韻達。坊間曾經有流言,說三通一達的老板都是一家人。這
說起“陳小英”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熟悉。提起桐廬,人們也很難把這個充滿古意的地名與當今發達的物流網絡聯系起來。
對于中國的快遞行業,人們曾經最熟悉的就是著名的“三通一達”:申通、中通、圓通和韻達。
坊間曾經有流言,說三通一達的老板都是一家人。這句話雖不完全準確,但也八九不離十。
快遞
他們的創始人都來自于桐廬這個小地方,彼此之前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復雜聯系。
除了國有品牌郵政,我國快遞行業中,最為古老的就是申通。
而陳小英,就是申通快遞的創始人(也是天天快遞的當家人之一)。九十年代全國快遞市場尚未飽和時,申通快遞獨霸天下,占據市場份額的60%,創始人陳小英被稱為“快遞女王”。
近些年來,順豐異軍突起,郵政憑借國有運輸的獨特優勢逐漸逆轉口碑,加上京東,以及拼多多專屬快遞極兔的出現,快遞行業的品牌份額占比逐漸發生變化。
京東和順豐憑借速度搶占市場、郵政穩固全國基本盤、極兔順勢而起的多面夾擊下,傳統的三通一達紛紛受到影響,申通作為曾經的行業龍頭,受波及范圍和程度更甚。
2019年,陳小英把申通股份賣給馬云,套現146億后功成身退。
很多人以為,陳小英的激流勇退,是面對行業衰敗時作出的又一次正確選擇,以為陳小英作為一個女人,已經無法重振申通當初的輝煌。賣給阿里巴巴的這146億,是陳小英為了安度余生積攢的資本。
幾個月后,陳小英再一次用事實震撼了所有人。
她不僅沒有退出商界,從此銷聲匿跡,反而如同王者歸來,搖身一變,以200億身家躋身胡潤女富豪榜,締造了又一個商業神話。
從打工小妹逆襲霸道女總裁,陳小英的人生經歷比董明珠還要勵志,完全詮釋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內涵。
陳小英出生于杭州的桐廬縣,家境十分貧困。父親去世后,陳小英家里幾乎沒有任何收入,陳小英也被迫輟學。
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學業沒有完成,能到哪里去呢?陳小英在杭州找到一家印染廠工作,掙來的錢并不多,勉強能夠維持自己的生活。
遇到聶騰飛,是陳小英改變人生的一個契機。但陳小英后來的人生,完全體現了她本人超級堅韌的性格和能力。
聶騰飛和陳小英是桐廬縣的老鄉,同鄉之情,加上相似的家庭境遇,兩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陳小英和聶騰飛結婚時,一個16歲,一個19歲,兩人卻早早地承擔起了一個家庭的責任。
他們心里都清楚,他們沒有父母和原生家庭作為后盾,想要經營好自己的小家,只能靠夫妻兩人的努力。
九十年代的杭州,趕上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外貿事業發展的順風車。緊挨上海這一港口,杭州的對外業務拓展十分迅速,陳小英和聶騰飛所在印染廠的外貿生意也不錯。
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印染廠在1993年接到了一筆大訂單,貨物報關單第二天就得送到上海的出境港口,才能不耽誤后續的發貨。
但國內當時沒有民營物流運輸行業,唯一的國營企業郵政運輸速度十分緩慢,從杭州印染廠中轉到上海港口,起碼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郵政靠不住,印染廠的老板只能高價聘請專人前往上海運送報關單。聶騰飛自告奮勇,坐上火車,不到一天就把報關單送到上海的碼頭,完全沒有耽誤工廠的貨物出口。
大量節省時間的背后,聶騰飛看到了其中蘊藏的巨大商機。
由個人親自前往上海派送報關單花費的路費,比郵政規定的運費便宜70%,多余的錢自然也歸聶騰飛所有了。如此巨額的利潤,幾單下來就比陳小英和聶騰飛兩人的工資還多。
年輕人敢闖敢拼,夫妻倆雙雙辭職,專職干起了報關單派送業務。
為了多跑幾單,他們還拉來了一個有意向的同鄉詹際盛一起干。陳小英負責每天打電話跑業務拉客戶,聶騰飛和詹際盛每天凌晨坐上綠皮火車,專門往返于上海和杭州之間,運送報關單。
除了原本的印染廠和相對比較熟悉的工廠,陳小英的客戶拓展進行地并不順利。
國內尚且沒有民營運輸行業的出現,陳小英更沒有相關的營業執照和資格認證,很多接到電話的人第一反應就是罵她“騙子”,根本不敢相信。
陳小英不放棄,她每天要打上千個推銷電話,努力推廣自己的業務。只要對方流露出一點可以商量的意思,陳小英就立馬上門洽談,表現最大的誠意和最好的態度。
雖然成交量不高,這個十七八歲的女孩子身上的韌勁卻完全被激發了。作為改革開放中綻放的一朵不平凡之花,陳小英和聶騰飛前期的創業之路,基本都是用她的智慧和膽量鋪筑的。
一年下來,陳小英和聶騰飛賺到了2萬元,對比他們在印染廠一個月百來塊的工資,相當于一筆巨款。
他們用跑快遞業務賺來的第一桶金在上海設立了第一家快遞網點,由詹際盛常駐上海接收快遞,聶騰飛駐守杭州負責市場拓展和公司經營,陳小英依然負責接待客戶和處理內部事務。
這一年,他們根據公司原來的名字“盛彤”,改成了諧音“申通”。“申”是上海的別稱,“通”就是四通八達的意思。
1995年到1996年,申通逐漸在江浙滬地區打出名號,快遞網點基本遍布江浙滬,申通快遞公司不僅有了專屬自己的快遞車隊,還有了不同業務的專門區分。
聶騰飛的弟弟聶騰云和陳小英的哥哥陳德軍一起加入公司幫忙,陳小英夫妻倆肉眼可見的富裕也吸引了很多桐廬的老鄉。
這些人是申通快遞公司的早期元老,也打造了后來專屬于桐廬人的快遞江山。
1997年,申通快遞網點已經遍布北京、廣州、武漢、成都等大型都市。申通在全國的快遞網點超過50個,長三角地區更是無人能敵。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98年,年僅25歲的聶騰飛風華正茂、年富力壯,卻因為一起意外車禍而身亡。
公司的領頭羊不在了,公司元老人心浮動,人人思變。陳小英原來的工作崗位并不突出,公司內的一群大老爺們也不愿意服從一個女人的管理,認為陳小英只是沾了聶騰飛的光,才能在申通管理層享有一席之地。
除了詹際盛創建的天天快遞發生在聶騰飛去世前,其余人都在申通遭遇巨大變故之后。
聶騰云因不服嫂子陳小英而創建了韻達快遞,申通財務張小娟和丈夫創辦了圓通,而中通快遞的創始人賴海松和桑學兵,一個是陳小英哥哥陳德軍的發小,一個是申通分公司的總經理。
還有一個桐廬人徐建榮,也從食品行業轉行,效仿申通創辦了匯通快遞,后來被百世收購,成為百世匯通。
四通一達形成鼎立局面,民營快遞行業在全國范圍內迅速發展,對全國的客戶群體來說是好事,對年僅22歲的陳小英來說,卻是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時間。
申通元老眾叛親離,陳小英再次展現了一個女強人的膽識和智慧。她創造性地在全國實行了總部和一二級加盟制度,把申通快遞網點推廣到更基層的縣城和鄉鎮,除了加盟費、面單費和信封等費用之外,所有加盟網點的盈虧自負,擁有很大的自主權。
陳小英被迫在絕境中挺身而出,很快就讓申通的品牌遍布全國,成為快遞行業的龍頭企業,全國門店超過4000家,創造了屬于陳小英自己的傳奇。
馬云背后的女人
很多女孩購物時都會調侃一句,自己是馬云背后的女人。在現實中,陳小英憑借自己的敏銳眼光,真的成了馬云背后的女人。
可以說,如果沒有申通,淘寶的“雙十一”銷售神話也許就不復存在了。
淘寶網創立于2003年,開啟起了中國的網購零售時代,也給快遞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
圓通快遞老總通過破壞桐廬快遞幫行業規則的方式拿到了第一份和馬云合作的協議,搭上網購的順風車賺了個盆滿缽滿。引起其他快遞行業眼紅的同時,也讓馬云找到機會,不停地壓低運費價格。
2009年,淘寶網首次推出“雙十一”購物節計劃,加上為提升網民購物體驗而增加的物流跟蹤服務,陳小英以超凡的膽魄推出了申通快遞在全國范圍內的快遞信息管理系統,并以每單2.7元的價格拿下了和馬云的快遞合作協議。
當時快遞的最低成本費是4塊,陳小英的這一決定遭到很多人反對。她堅持己見,承包了淘寶40%的市場份額,以申通在市場上的訂單量收回成本。
2012年,陳小英收購天天快遞,并在兩年后和天天快遞董事長奚春陽走到一起,申通加天天的業務聯合,陳小英名下資產數額迅速增長。
2016年,申通快遞的業務量占據全國的七分之一,陳小英個人財富達到110億,成為中國榜上有名的女富豪,人們仰望的“快遞女王”。
不過天天快遞2017年就被轉手賣給了蘇寧易購,奚春陽也從此不再參與快遞公司業務,申通依然是陳小英打拼的天下。
2019年公布的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中,陳小英的個人財富額為104億。誰能想到,她轉頭就把手中最大的王牌申通賣給了馬云,從此淡出快遞行業。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快遞市場已經漸趨飽和。順豐和京東以快聞名,郵政能夠抵達祖國的任何一個角落,還有著眼于國際物流的極兔,傳統的四通一達都不再占據優勢。
即便在四通一達之間,申通也早已不復當年的神話,市場份額逐年減少。在歷史的抉擇面前,陳小英的視野極其開闊,完全不執著于曾經的輝煌。
2019年8月,申通發布公告,陳小英和陳德軍兄妹兩人先后以46.6億和99.82億的價格出售了申通公司共46%的股份,申通從此歸屬于馬云的阿里巴巴公司旗下。
套現146億元后,陳小英和丈夫奚春陽一樣退出了快遞行業,轉向慈善和投資事業。她向浙江大學捐贈4000萬,關心教育和醫療,設立救助基金,助力公益。
這一年,陳小英已經43歲。在人們的一貫思路中,陳小英身為一介女流,在40多歲的年紀已經沒有了年輕時候的沖勁兒和膽識。
這146億的套現,是她為了養老而做的提前準備。她在慈善事業方面的舉動,仿佛也印證了人們心中的猜測。
畢竟在普通人看來,146億的巨額財富,足夠陳小英后半輩子盡情揮霍。
但這個十七八歲就能打破人們的認知,成為全國連鎖企業掌權人的女人,再一次印證:一個堅韌的女人,從來不受外界輿論或思想的限制,退出申通,不是她向傳統觀念屈服,而是重整旗鼓,重新開出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花。
2020年,陳小英研發的特殊多功能雨傘橫空出世。
雨傘自古就有,歷史淵源比快遞早了幾千年,市場也比快遞更加飽和。
陳小英偏偏選擇迎難而上,手柄上帶手電筒、夜晚照明、傘布反光、雨水一甩就干……一把售價僅幾十元的雨傘,為陳小英再次積累了200億的財富。
這一次,陳小英踏足了一個全新的、從未接觸過的行業,而這200億積累的時間,不過短短一年。
14歲輟學打工,44歲成為胡潤女富豪榜上第60位,從數字來看,陳小英的人生仿佛開掛一樣。只要了解了她早年的創業經歷,就知道陳小英的奮斗經歷不能用簡單地開掛兩個人來掩蓋。
每當被媒體問及創業時的心路歷程,陳小英總是云淡風輕,用“窮則思變”四個字一筆帶過。
幼年喪父、青年喪夫,陳小英一生的大多數時間都在單打獨斗,在被逼到絕境時決然地從中開出一朵花來。如同峭壁間的青松,如同沙漠中的綠植,“窮則思變”四個字,也是對陳小英最好的總結。
一朵堅韌的女人花,從不因傳統給自己設限。陳小英的人生證明了智慧、膽識和視野所能達到的成就,也證明了潛力無窮。
即便在絕境之中,也能破土而出,力爭上游。
金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