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獼猴桃種植過程中,如果不及時、全面、合理地補充養分,將會嚴重影響果實的豐產性和優質性。我們的果農朋友們施肥時,往往不會科學施肥,哪個階段應該施什么肥,并不清楚,往往比較盲目。今天所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獼猴桃施肥過程中都有哪些“坑”,該怎么避免
獼猴桃種植過程中,如果不及時、全面、合理地補充養分,將會嚴重影響果實的豐產性和優質性。
我們的果農朋友們施肥時,往往不會科學施肥,哪個階段應該施什么肥,并不清楚,往往比較盲目。
今天所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獼猴桃施肥過程中都有哪些“坑”,該怎么避免。
存在的問題
01施肥時間太遲
有很多果農在施有機肥的時候,往往會推遲到11月下旬至1月下旬(冬季),有的甚至春季施用農家有機肥。
02生糞進地
有將近一半的果園,在施用農家有機肥的過程中,都沒有完全充分發酵熟化。比如有些果農會直接從奶牛場、雞場購買生牛糞、生雞糞,或從城鎮公廁、農家廁所拉回生人糞尿后直接施用。
生糞中含有高濃度的尿酸,最易燒傷果樹根系,燒根對獼猴桃果樹傷害很大。
03不追施有機肥
部分果園不施有機肥,全靠化肥,致使土壤有機質含量嚴重不足,果園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結嚴重。這樣一來,獼猴桃根系生長環境不斷惡化,最終造成樹勢越來越弱,結果年限縮短。
追肥存在的問題
01追肥時間較難掌握
大多數果農種了很多年獼猴桃,但對獼猴桃的生理知識還是比較缺乏,無法依據獼猴桃不同生長階段的特性分別追施。如萌芽肥、果實膨大肥、優果肥、基肥的施用時間無法確定,而在秋未、冬初獼猴桃果樹根系生長逐漸停止時,卻大量施用速效性肥料,導致肥料的浪費和土壤污染。
02追肥量過大或不足
果農在追肥的過程中,往往不能根據樹齡來合理確定施肥量,比如在追施萌芽肥時,過量追施碳酸氫銨,每棵果樹追施碳酸氫銨2-2.5公斤以上;而有的果農沒見到果樹結果,就舍不得投資,壓根不施肥料或施肥量很少,或者減少施肥次數,嚴重影響果樹正常生長發肓。
03養分配比不均衡
在獼猴桃生長發育過程中,隨著樹齡增長和產量增加,會出現中微量元素缺乏的情況。但實際情況是,很多果農只知道追施氮、磷、鉀三大元素,而對中、微量元素卻知之甚少,大量元素養分與中、微量元素養分配比極不均衡, 降低了果樹抗凍、抗寒、抗旱、耐高溫等能力,進而影響產量和品質。
04對不同肥料的功能缺乏了解
目前化肥品類繁多,幾十種單質化學肥料、復合肥料、有機肥料、有機無機摻混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機活化營養肥料等。果農在購買肥料時往往只問價格,不看養分含量,只圖便宜省錢,而不知道自己的果樹到底該施哪種肥好。
05不重視葉面肥的補充
根系在營養吸收的過程中,受土壤、肥料的影響較大。相比而言,葉面補充營養效果來得更快,肥料利用率也更高,尤其在膨果期可以作為根系營養吸收的有利補充。但一般果農不清楚葉面肥的種類和成分,也不知道使用的時間、濃度和次數,所以一半以上的果農都不重視葉面營養。
解決對策
01改變施肥觀念、提高用肥效果
獼猴桃萌芽后、采果前,可多施氮、磷、鉀速效性化肥(大概60-70%),而剩余30-40%的氮、磷、鉀速效性化肥要結合秋施基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混勻追施到土壤里。
02速效性肥料施肥措施
根據果樹生長階段的生理特點,確定合理的施肥時間,3月底至4月初開始追施果樹萌芽肥,以促發健壯的結果枝。
獼猴桃落花后10-15天內,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實膨大前期追施果實膨大肥。
8月上旬至8月下旬追施優果肥,以促進果實干物質轉化積累。
03有機肥施肥措施
有機肥養分全、肥效長,在施用過程中需要記住,要廣積肥源、科學處理、及早施入。
關于獼猴桃施肥,就先介紹到這里了!
更多獼猴桃施肥技術,點擊“了解更多”觀看視頻學習!
點擊關注,每天都有新的收獲哦!
馬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