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夏天卷著熱浪,說來就來。又到了在夜市里瘋狂嗦小龍蝦的季節,據說今年的小龍蝦價格大跳水。這剛入夏,小栗子就已經在朋友圈刷到好幾波麻辣小龍蝦的靚照了...和小龍蝦降價一起掛上熱搜的,還有#醫生建議吃小龍蝦1個人不要超過1斤#小龍蝦到底是善是惡?
夏天卷著熱浪,說來就來。
又到了在夜市里瘋狂嗦小龍蝦的季節,據說今年的小龍蝦價格大跳水。這剛入夏,小栗子就已經在朋友圈刷到好幾波麻辣小龍蝦的靚照了...
和小龍蝦降價一起掛上熱搜的,還有#醫生建議吃小龍蝦1個人不要超過1斤#
小龍蝦到底是善是惡?有沒有營養?能吃多少?安不安全?和小栗子一起來看看吧!
小龍蝦是善是惡?
從身世來看
1.小龍蝦祖籍美國,日本曾引進做牛蛙飼料;被中國吃貨盯上后開始大規模養殖,成為餐飲界巨星,絕非網傳的“日本基因改造怪物”。
2.小龍蝦雖然能在泥潭臭水溝里生存,但并不臟,只是生存能力超強罷了!它們最愛的還是干凈的居住環境,現在咱們能吃到的小龍蝦9成9是人工養殖的,健康又肥美!并不是什么“最臟食物”。
從營養來看
1.小龍蝦營養豐富,每100g小龍蝦肉含有14.8g蛋白質,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2.小龍蝦熱量低,每100g小龍蝦肉(以可食部為31%計算,1斤小龍蝦大約有150g蝦肉),只有93大卡的熱量,和半根香蕉的熱量一樣多!(1根香蕉約200g)就算是麻辣小龍蝦,熱量也沒有想象中那么高(蝦不怎么吸油)。
所以,只要把小龍蝦洗干凈,做熟煮透、掐頭去殼、別撐著,吃1斤一點問題都沒有。
等等,別急!
小龍蝦也不是那么"純良"的!!
小龍蝦的四宗罪
橫紋肌溶解
每到小龍蝦上市的季節,就會出現“××吃小龍蝦后橫紋肌溶解”的新聞,橫肌紋溶解的主要表現是肌肉疼痛、腫脹、無力,同時還可能發熱、以及白細胞升高等炎癥反應,以及醬油尿等。
通常發生在食用大量水產品、劇烈過量運動之后。
▲今年小龍蝦剛上市,同款新聞就出現了!
每年都有人吃了小龍蝦之后得這個病, 江蘇、安微等地的調查也證明,特定季節吃了小龍蝦之后發現的病例確實與小龍蝦相關。
但這樣是不是說:小龍蝦就是元兇呢?
不一定!這里要搬出那句高大上的科學"格言":相關性不等于因果性!
目前小龍蝦導致橫紋肌溶解癥的病因和發病機制都不明確,可能和養殖、清洗、烹飪等環節有關。比如江蘇一家醫院某年接診的患者,很大一部分吃的是野生、非養殖小龍蝦,推測可能跟水體中的某種有害物質有關。
不過不用太過擔心,這種病的發病概率極低;就算不幸中招,及時發現并就診,也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過敏
不少人表示在吃了小龍蝦后,身上起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紅疹子。
有人甚至患上“急性蕁麻疹”,出現呼吸急促,過敏性休克的危險癥狀。這是為什么呢?
雖然小龍蝦不是海鮮,但是它致敏的道理和海鮮大同小異:含有豐富的異體蛋白,攝入過量容易引發過敏反應。
不過過敏這事很玄乎:食物中的異體蛋白各不相同,人和人之間的個體差異也很大,有些對海鮮完全不過敏的人,可能吃兩個小龍蝦就中招啦。
吃小龍蝦的時候,別貪多,如果有不舒服,趕緊"收嘴"吧~
寄生蟲
的確有,但不是小龍蝦專屬,魚啊、蟹之類的水產品都可能攜帶。
寄生蟲說起來可怕,消滅它也簡單:
1.徹底煮熟。加熱達到100℃,持續幾分鐘,就不需要擔心啦!
2.好好清洗。比如肺吸蟲這種蟲子,通常寄生在水產品的消化系統里,像是頭部、腮部和蝦線;小心清洗,去掉蝦線,風險大大降低。或者,更直接↓↓
3.不吃蝦頭,避開蝦線。
▲快交代!你是不是經常這樣吸蝦頭!
高嘌呤
啤酒配麻小,夏天才酸爽!
但千萬要小心:小龍蝦嘌呤含量較高,而酒精不僅增加尿酸合成,還會造成腎臟排泄尿酸減少。
尿酸高或者有痛風病史的人,經常吃、大量吃,容易引發痛風性關節炎。
這些人不適合吃小龍蝦
鑒于上述"罪過",有下面這些情況的朋友,吃小龍蝦得小心!
1.過敏體質、有哮喘的人。
2.服用他汀類降血脂藥的人群。這類藥物對橫紋肌有直接毒性作用,服藥期間少吃或不吃小龍蝦。
3.孕婦、老人幼兒等體弱者。小龍蝦沒洗干凈或者沒煮熟,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或寄生蟲感染。
4.痛風、高尿酸人群。
夏天小龍蝦怎么吃更健康?
1.選大個的。個頭大的小龍蝦生存環境可能更優良,頭和身子都要大哦~
2.要活的,尾巴直直的不要。如果在外面吃,身體卷曲的小龍蝦最好;尾巴直直的很可能入鍋前就死掉了!
3.缺胳膊斷腿的不要。不新鮮的蝦炒的時候鉗子更容易脫落。
4.水里多泡一會兒。自己料理的話,清水浸泡2-3小時,把臟東西吐干凈;再仔細洗干凈,最好提前去掉蝦線。
5.完全煮熟。
6.蝦頭、蝦線不吃。
7.一頓吃完,不要吃隔夜的。
夏天的傍晚,約上三五好友,點上2斤小龍蝦。一邊剝蝦,一邊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也是一種放下手機,回歸真實世界的好方式嘛!
今日互動
麻辣小龍蝦
蒜蓉小龍蝦
椒鹽小龍蝦
蛋黃小龍蝦
冰鎮小龍蝦
十三香小龍蝦
......
你最喜歡哪個口味?
編輯:茉莉
設計:柚子
張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