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傳統上,冬蟲夏草主產于四川、青海、西藏、云南等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中。近日,四川科研人員宣布,已經實現了在平原地區大規模培育冬蟲夏草的技術突破。眾所周知,四川都是人手一只熊貓的,這已經足夠讓人羨慕的了。但沒想到,四川馬上就要實
傳統上,冬蟲夏草主產于四川、青海、西藏、云南等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中。近日,四川科研人員宣布,已經實現了在平原地區大規模培育冬蟲夏草的技術突破。
眾所周知,四川都是人手一只熊貓的,這已經足夠讓人羨慕的了。但沒想到,四川馬上就要實現“蟲草自由”了?
01 冬蟲夏草到底是什么?
——藏在“患癌”幼蟲驅殼里的藥草?
顧名思義,冬蟲夏草是蟲和草結合在一起長的一種奇特的東西,藏語叫“雅扎滾布”(即冬天是蟲,夏天是草)。那它又是怎么長出來的呢?
夏季,蟲子將卵產于草叢的花葉上,隨葉片落到地面,經過一個月左右孵化變成幼蟲,便鉆入潮濕松軟的土層,土層里有一種蟲草真菌的子囊孢子,它只侵襲那些肥壯、發育良好的幼蟲。
幼蟲受到孢子侵襲后鉆向地面淺層,隨著孢子在幼蟲體內生長,吸收幼蟲身體的養分,幼蟲就如同得了癌癥一般慢慢死去,只剩下一個充滿孢子菌絲的軀殼。
經過在土層里一個冬天的沉睡,菌絲在第二年春天來臨時開始生長,到夏天時長出地面,逐漸長成一根小草。這樣,幼蟲的軀殼與小草就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冬蟲夏草。
世間萬物的相輔相成就是如此奇妙,誰曾想一只患了"癌癥"的小蟲子,卻成了有些人當作“治/病延年”的“神藥”?
02 冬蟲夏草:是如何走上保健神壇的?
在20世紀70年代乃至之前,冬蟲夏草還非常低調,與傳統滋補品人參和鹿茸相比,僅被當作“中藥三寶”里最尋常的一種藥材。上世紀60年代,在西藏1千克冬蟲夏草可換兩包單價3角錢的香煙。
1983年,上等冬蟲夏草的價格漲到了300元/千克,而同一時期長白山的人參每千克在60~80元左右,這個價錢相當于當時一個工人一個多月的工資。1990年左右,冬蟲夏草價格漲至平均1000元/千克。
冬蟲夏草的高光時刻伴隨著另一個“不解之謎”——馬家軍。1990年代,中國女子中長跑的“馬家軍”橫空出世,教練馬俊仁訓練出了王軍霞、曲云霞等一批女子中長跑運動員。
僅在1993年一年,“馬家軍”就連破66項全國乃至世界長跑紀錄,金牌拿到“腳”軟,轟動了整個世界。
馬俊仁宣稱運動員們除了超乎尋常的強化訓練、激發潛能外,其飲食秘訣“鱉精”和“蟲草”,尤其是“蟲草”,可以“有效增強體力、提高血氧含量、迅速恢復疲勞”,幫助運動員創造世界第一。但很快“馬家軍”陷入禁藥風波,從此銷聲匿跡。
但冬蟲夏草并未隨“馬家軍”而去,反而因此一夜之間走上“神壇”,變成各種“大補”功能兼備的“神草”,引發市場一陣狂炒。隨后,其價格一路暴漲,正式步入“奢侈保健品”行列,計價單位也從“千克”變為“克”。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冬蟲夏草價格從幾千元/千克猛漲到1.6萬元/千克,2007年更是攀上了歷史巔峰:高品質的冬蟲夏草每千克甚至高達20萬元,也就是210元人民幣/克,而當年的金價才280元/克。
03 冬蟲夏草:到底是不是一場騙局?
盡管冬蟲夏草的身價一路飛漲,但它到底是食品,藥品,還是保健品?其身份一直撲朔迷離。
與很多人的想象不同,在中國幾千年的食補藥材發展史上,并沒有冬蟲夏草的一席之地,甚至連中國傳統草藥名著《本草綱目》都沒有記載過冬蟲夏草。
直到200多年前的1757年,清代民間醫生吳儀洛在其點評《本草綱目》的個人著作《本草從新》中,將冬蟲夏草增補進去,這才開啟了冬蟲夏草登堂入室的大門。
2016年2月,隨著《關于冬蟲夏草類產品的消費提示》的發布,聲明長期食用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等產品會造成砷過量攝入,并可能在人體內蓄積,存在較高風險,關于冬蟲夏草的炒作才告一段落。
如果你對砷中毒沒什么概念的話,那就換個說法:砒霜。
四川人馬上就要實現“蟲草自由”了?
近日,四川省科學家團隊宣布,經過十多年的研究,從技術上實現了冬蟲夏草這種珍稀中藥材能夠在平原地區大規模培育。
只是不知道,培育出來的冬蟲夏草是做什么用的呢?據說是因為“成本低、生長快、產量大、無重金屬污染、無微生物污染”,吃貨瞬間秒懂。
按照四川人“火鍋容萬物,萬物皆可配火鍋”的習慣,四川全民蟲草涮火鍋指日可待!
你,準備好了嗎?
金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