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導語:在西安,有很多古代街巷,這些街巷的傳說最早見于老人們的口口相傳,有些根據考古記載驗證了真實性,有些已經隨著歲月不辨真偽。但是存在過的歷史不會消失,如同這些古老的巷子一樣,盡管只有名稱的記憶,但在歷史長河中,或多或少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
導語:在西安,有很多古代街巷,這些街巷的傳說最早見于老人們的口口相傳,有些根據考古記載驗證了真實性,有些已經隨著歲月不辨真偽。但是存在過的歷史不會消失,如同這些古老的巷子一樣,盡管只有名稱的記憶,但在歷史長河中,或多或少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劉備“三顧茅廬”,終于感動了“臥龍先生”諸葛亮,也讓劉備從一個普通首領,脫胎換骨成了三國時期舉足輕重的人物,《三國演義》也成了我們最初了解“臥龍先生”神機妙算的畫卷。
因此對于臥龍,在我們的內心里,就是一個神話的代名詞,仿佛與臥龍相關的一切,都變得神秘起來。
在西安,也有一個和“臥龍'相關的街巷--臥龍巷,最初聽到這個名字,就以為和諸葛亮有關。
西安臥龍巷
一、臥龍巷和諸葛亮有關嗎
西安的臥龍巷在東關南街,與興慶宮公園相接。西起東關南街,東至興慶宮公園西門,全長不到七百米。
因為巷子的形狀像龍,所以“臥龍巷”在當地人的記憶里,理所當然地認為,因為巷子的形狀像一條臥著的龍,所以就叫“臥龍巷”,這個說法來源于明代。看來,臥龍巷除了“臥龍”這兩個字和諸葛亮有關,其他的沒啥關聯。
既然此地和“臥龍先生”無關,那就會想到另一個問題,在古代,龍和皇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皇帝在潛時,稱為”潛龍在淵“,成功上位就成了“龍飛九天”。
龍和皇家,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是龍為何稱為的權力的代表,龍到底什么樣?真正的龍你見過嗎?
二、龍是否真的存在
追溯龍和皇家的關聯,還要從黃帝開始。《山海經》記載:黃帝和蚩尤大戰,因為有了龍的呼風喚雨,最后戰勝蚩尤。
黃帝氏族以龍為圖騰,將帝王和龍兩位一體,不僅增加了帝王的威嚴,也給皇家的一切,賦予了神秘的色彩,增加了人們的恐懼和崇拜心理。
《山海經.大荒北經》說:"蚩尤作兵伐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而在商周時期,龍已經成為沉穩和威懾的代表,出現在當時的禮器上,代表著具有不可逾越的權威。
秦漢以前,還有了“龍和人一體”的傳說。傳說中,女媧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蛇在民間也被稱為“小龍”,著名的“伏羲女媧規矩圖”就展示了人龍一體的畫面。
女媧和伏羲纏繞在一起,代表繁衍生生不息。女媧手里拿著圓規,伏羲手里拿著矩尺,代表著自然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俗語,也正是來源于此。另外,與此相關聯的,還有甲骨文為何是象形文字,也與“人龍一體說”相關。
龍身是權力的起源,古代認為,權力是自然的選擇,接著就是血統的傳承,不論怎么說,我們只能在歷史留下的蹤跡中搜尋。
當然,與龍相關的各種形象,也出現在了皇家用品和服飾上,夏朝就有了帶有龍圖像的勺子,周朝還有了裝飾龍的服飾。
《詩·商頌·玄鳥》說:龍旗十乘,大糦是承;《周禮·秋官·小行人》有"達天下之六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以金為之"的記載。
龍圖像作為一種標志性的代表,出現在旗幟、符節、服裝上,代表著不可侵犯的權威,和至高無上的價值。因此,《禮·禮器》說:"禮有以文為貴者,王子龍袞,諸侯黼,大夫黻。"
秦漢以后,龍就成為了古代帝王的象征。歷代皇帝都自稱為"真龍天子",還把“龍”字用在帝王使用的東西上,將皇帝穿的衣服稱為“龍袍”、皇帝坐的椅稱為“龍椅”、皇帝睡的床稱為“龍床”。
自漢代以后,隨著龍的日趨神圣化,從宮廷到民間,服裝、首飾、用具、屋宇和其它建筑物,飾有龍的圖案的就更為普遍,直到近代仍歷久不衰。
既然,龍和皇家有密不可分的聯系,那么,西安的臥龍巷,是否也和皇家有關呢?
三、唐玄宗和臥龍巷
西安的臥龍巷,在唐代是屬于勝業坊和隆慶坊。原本是普通百姓的居住之地。
公元701年,李隆基(后來的唐玄宗)和他的幾個兄弟在隆慶坊居住,此地就變成了“五王子宅”。那時,李隆基還是臨淄王,他也沒有想到,自己將成為唐王朝的皇帝。
公元710年,李隆基從這發動第二次“玄武門之變”,鏟除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的黨羽,幫助自己的父親李旦當上了皇帝。因為李隆基功勞很大,被李旦封為太子。
后來,李隆基順理成章地當上皇帝,隆慶坊也改名為興慶坊。興慶坊也因為李隆基住過而名聲大起,被譽為“龍潛”之地,就是真龍天子曾在這里潛伏。
李隆基對興慶坊十分喜歡,便在此修建了興慶宮。當然,興慶宮也成了他和楊貴妃的歡愛之地。
臥龍巷這條路,全部在興慶宮中。靠近興慶池,水池本來是一塊地勢很低的地方,經過雨水的累積和水渠流入,而成為云霧繚繞的一處景色,稱為“龍池”。因為李隆基的偏愛,這一帶也成了當時王朝的政治中心。
唐朝末年,戰火不斷,興慶宮遭到嚴重破壞,當時的軍閥韓建縮建長安城的時候,興慶宮被廢棄,到了明朝修筑城墻時,臥龍巷成了東郭城的一部分。
新中國成立后,根據這里曾經是真龍天子李隆基的住宅,也因為后來成為皇帝辦公的地方,所以,給這條街道取名“臥龍巷”。這個臥龍巷的名字來源,還是比較符合當地的歷史。1966年,此地還被改為“新華巷”,1981年恢復原名,并沿用至今。
如今的臥龍巷,早已不見了昔日的繁華。那些和皇家有關的歲月,只留在歷史的長河里。
如今,走進臥龍巷,你能感受到的是現代城市的鬧中取靜,在安靜的瞬間,可以慢慢地思考人生,可以靜靜地回望歷史,還有那些歷史曾經輝煌過的人和事。
后記:歷史除了給我們講述故事,還留給我們思考。就像每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一樣,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正如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歷久彌新,也讓我們倍感民族文化的自豪。
劉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