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藥材種植在種子處理環節非常重要,種子處理不好,等于一年的中藥材種植收入還沒起步,收益就已經趨近于零了。說個實在事,清江鶴就吃過這方面的虧。那是上世紀90年代,黃連正值"俏市口”的時候,清江鶴租地準備種植黃連。待一徹準備和投入到位以
中藥材種植在種子處理環節非常重要,種子處理不好,等于一年的中藥材種植收入還沒起步,收益就已經趨近于零了。
說個實在事,清江鶴就吃過這方面的虧。那是上世紀90年代,黃連正值"俏市口”的時候,清江鶴租地準備種植黃連。
待一徹準備和投入到位以后,卻因種子處理不好,在移栽時嚴重缺苗。本應按計劃是有多余的移栽幼苗出售的,結果是自己反倒掏錢買苗移栽。
圖片:不同的中藥材種植(一)
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出,對于藥材種子的正確處理是多么的重要。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所在。
那么我們在中藥材種植過程中,如何來正確處理播前的中藥材種子呢?清江鶴談談個人見解分享如下:
第一個環節:精挑細選生命力強的種子進行播種。
也就是在目標種子中,挑選那些沒有遭受各種病蟲危害,沒有機械損傷,沒有攜帶病蟲菌源,外觀漂亮色澤鮮艷,籽粒飽滿大小均勻的種子作為備選種子。數量少的時候人工手挑選,數量多時人工手挑選耗工耗時多時可以水選或風選。
第二個環節:攤涼晾曬藥材種子打破休眠,提高種子的發芽勢和發芽率。
也就是將中藥材種子放在太陽底下攤涼晾曬2~3小時(看太陽光照的強度,太陽光照強度小,可以適當延長晾曬時間,酌情考慮增減)。
圖片:百合種植
晾曬時要注意翻動種子,讓種子均勻受熱。既可以打破種子休眠增強活力,還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勢頭和田間發芽率。
第三個環節:采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中藥材種子爾后再浸種,可促種子快速萌芽,而且整齊出土。
有三種方式可供選擇:
(一)是根據藥材種子的生物學特征,選擇合適的化學藥劑與濃度對其種子進行浸泡。
比如藥農們喜歡種植的黨參,就可以用0.1%小蘇打溶液或者0.1%溴化鉀溶液對種子進行浸泡30秒后播種可以促使黨參幼苗提早10~12天出苗,而且發芽率提高10%左右,基本上可保證苗齊苗壯。
圖片:地黃藥材種植
(二)是選擇植物生長調節劑對藥材種子進行浸泡處理。
比如植物生長調節劑0.001%吲哚乙酸水劑300~400倍液或3%赤霉素乳油800~1000倍液浸泡藥材種子6小時后起水瀝干再播種,可以提高種子發芽率11.5%左右。
(三)敏感作物用其特定的微量元素浸泡處理種子可以明顯提高敏感作物產量,且改善作物品質。
藥材與傳統作物水稻小麥玉米等一樣,對某些特定的微量元素敏感。在進行種子浸泡處理時,就可以用這種敏感元素葉面肥對其進行處理。如可以用硅的微量元素葉面肥與BeZnMn等微量元素葉面肥混合使用,用0.3%~0.5%的濃度對桔梗種子進行處理,可提高桔梗種子與根產量30%~50%。
圖片:中藥材種植(二)
第四個環節:對于有堅硬外殼或有不透水蠟質層的種子,要通過"特殊手段"幫助種子破殼萌發。
如杜仲種子要破翅果,取出種仁后可以直接播種。黃芪和穿心蓮要先將種子蠟質層擦傷或去除以后,再用溫水處理播種,種子發芽率才高。不經"特殊手段"處理的種子,不萌芽或者萌芽率極低。
第五個環節:濕砂的層積處理
部分藥材種子在成熟采收以后只是達到了"外觀上"的成熟,要達到"生理上"的成熟,還需要一段后熟期。如黃連,芍藥,銀杏種子。就需要用濕砂對種子進行層積處理(一層種子一層濕砂,濕砂以手握不下滴水為宜),經后熟以后藥材種子才可以播種,育苗移栽。
圖片:人工 種 子破殼
第六個環節:藥材種子的拌種
借鑒水稻玉米種子的包衣處理,很多藥農都在用各類種子包衣懸浮劑來處理藥材種子。既可以對種子進行消毒殺菌,還可以驅避地下害蟲對種子的危害。如30%精甲咯菌腈懸浮劑,50%多福懸浮劑。
此外還可以用生物菌肥拌種如根瘤菌劑,固氮菌劑拌種,可以提高藥材的種植產量,增加藥農的種植收入。
圖片:種子浸泡處理
何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