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便又臟又臭,可是大便檢查卻是能反映出很多疾病的,甚至是腫瘤!所以大便檢查并不是可有可無的檢驗。那么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什么是大便。(別笑,你認識的大便可能與大便本身還是有差距的)正常大便不僅僅是食物消化吸收后的殘渣,還包括消化道分泌物、腸
大便又臟又臭,可是大便檢查卻是能反映出很多疾病的,甚至是腫瘤!所以大便檢查并不是可有可無的檢驗。
那么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什么是大便。(別笑,你認識的大便可能與大便本身還是有差距的)
正常大便不僅僅是食物消化吸收后的殘渣,還包括消化道分泌物、腸壁脫落的上皮細胞還有細菌(正常菌群)等。
有問題的大便還可以看到血液、膿液、寄生蟲及其蟲卵、致病菌等。
那么大便常規檢測有什么用呢?
大便檢查對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腸道的肝、膽、胰腺等器官有無病變,間接判斷胃腸、胰腺、肝膽系統的功能狀況有重要價值。
說了這么多,那么應該怎么去看懂大便檢查的報告單呢?
首先最直觀的都應該是大便的顏色和性狀和氣味了,正常成人大便呈柱狀軟便、呈黃褐色,嬰兒可呈黃綠色或金黃色糊狀。病理狀態下,就可以出現其他的顏色和性狀。
大便的氣味與食物有關,吃素的臭味輕,吃肉的臭味濃
在病理情況下糞便可產生惡臭、腥臭和酸臭味。
紅細胞
一旦大便中出現紅細胞或者紅細胞增多,則可能存在下消化道出血、細菌性痢疾等。必要時需進一步做胃腸鏡檢查,來排除消化系統腫瘤
白細胞
正常糞便中沒有或者很少,當胃腸道受到病菌感染時,白細胞就會出現。白細胞異常增多,提示腸道有炎癥(如腸炎、細菌性痢疾等)。白細胞數量越多,炎癥越嚴重。如果同時有發熱、腹痛腹瀉等癥狀,醫生一般還會讓病人做個糞便培養來明確感染細菌
吞噬(巨噬)細胞
主要功能是對細菌、病毒等這類病原體進行吞噬和消化。吞噬細胞增多,多見于細菌性痢疾、潰瘍性腸炎等。
隱血
正常糞便隱血試驗為陰性,若顯示為陽性(+),則提示可能有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潰瘍、痢疾、痔瘡出血、炎癥性腸病、胃腸道腫瘤等。
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現持續性的隱血試驗陽性,這就需要去排除消化道的惡性腫瘤了。
如果吃的食物有如牛羊肉、血制品、動物內臟、土豆、各種補血劑等都可能導致隱血試驗出現陽性結果,如果隱血試驗為陽性,就要排除這些原因哦。
寄生蟲
正常人糞便中沒有寄生蟲,若顯示為陽性(+),則提示有相應的寄生蟲或原蟲感染。而結果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寄生蟲感染,這就需要結合臨床癥狀一起判斷。
隨著現在的衛生條件越來越好,寄生蟲感染的情況已經很少了,這里檢驗菌要說個自己曾遇到的一個案例:
檢驗菌有次夜班的時候,遇到一個父親帶女孩來做寄生蟲檢測,因為小女孩的肛門里出來了一些很小的蟲子,檢驗菌不敢怠慢,立刻將小蟲放在顯微鏡下鏡檢,結果顯示這些小蟲為蟯蟲還,有大量的蟯蟲卵,所以小朋友吃東西之前一定要洗手!
由于蟯蟲有半夜爬出肛門產卵的特性,所以小伙伴們如果每逢半夜感到自己肛門周圍癢癢的,就應該要重視一下了!
脂肪球
正常糞便的脂肪主要來源于食物,糞脂肪檢測陽性,多見于脂肪的消化不良、嬰幼兒添加輔食不當(含脂肪類食物)后出現。
輪狀病毒檢測
這個項目是小朋友做得最多,輪狀病毒感染多發生在0-2歲兒童,秋冬交界的時候發生率最高,這個期間糞便常規檢測中脂肪球檢出率和輪狀病毒檢測陽性率,可能有一定的相關性。
因為糞便檢驗會受時間、取樣部位等因素的影響,檢查前3天不要吃辛辣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動物內臟、血制品及含鐵豐富的食物;取樣的時候盡量取眼睛能看到的不正常部分,比如血液、膿、粘液等;接好大便后盡快送檢(盡量在1內送檢完畢)。
另外小伙伴們要特別注意一下,如果自己的排便情況突然改變了,且大便持續性不成型,這個時候就應該去找??漆t生就診了。
參考文獻:1. 吳獻季,鮮麗林,志剛.腹瀉兒童 A 群輪狀病毒及糞便常規檢測的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10)
2. 張靜.腹瀉患者糞便常規臨床檢驗結果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14)
3. 王紅俠,張紅梅.腹瀉患者糞便常規臨床檢驗結果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6)
4.臨床檢驗基礎第五版
高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