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60多歲的老李,一直腰不好。不只是腰疼,有時候帶著腿也又疼又麻的。一直以來他也沒在意,畢竟沒怎么大的影響。就算是疼的特別厲害,老李也就是在家門口的中醫按摩店推拿按摩下。老李和很多人的想法差不多,有啥不舒服,除非特別厲害,否則能不去醫院就不去
60多歲的老李,一直腰不好。不只是腰疼,有時候帶著腿也又疼又麻的。一直以來他也沒在意,畢竟沒怎么大的影響。就算是疼的特別厲害,老李也就是在家門口的中醫按摩店推拿按摩下。老李和很多人的想法差不多,有啥不舒服,除非特別厲害,否則能不去醫院就不去醫院。
可是最近半年來,老李發現不行了,得去醫院了。因為慢慢的自己走路都走不遠了。以前走個好幾里地都沒問題的,最近走個四五百米腰和腿就疼困的厲害,必須得停下來歇會兒。歇好了再走,還是走不了多遠,又難受了。
“這可不行!”老李急了,畢竟老伴身體更不好,平時買菜做飯都得他來,這樣下去可怎么辦。
老李打電話給孩子,閨女第二天就帶著老爺子去了醫院。骨科醫生覺得老爺子這腰可能問題蠻多,而且從來沒正規治療過,給開具了各項相關檢查。可老爺子一看檢查那么多,要花那么多錢,直接就急了:
“大夫,我這就是腰不好,又不是要命的事兒。你這又是X光片、又是CT、又是磁共振的,有必要查那么多么?咱老板姓沒那么多錢!”
實際上,老李說出了很多人的額心里話,也問出了大家一直以來的疑慮:
腰不好,為什么非得X光片、CT、磁共振都查一遍?
他們仨有啥區別?只查一個磁共振不行么?CT和磁共振都查了,為什么還要查X光片?
是的,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為什么骨科醫生要把這些都查了。
1、X光片、CT、磁共振(MRI),都是查什么的?
(1)X光片
很明確,X光片就是看骨頭的,而且是在二維影響上看骨頭。這項發明最早、簡單、快捷且便宜的檢查,被廣泛應用于骨科的各項檢查。盡管“幾乎”看不到除骨頭以外的其他東西,但是可以簡介明了的給骨科醫生一個全局直觀印象,比如:腰椎側彎程度、退變程度等等。在CT和磁共振都沒有被發明的年代里,X光片可以說是骨科醫生手中唯一的“利劍”。
(2)CT
實際上,你可以這么理解:CT=“三維的”X光片。
是的,CT就是把多個層面的二維的X光片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三維的X光片。CT也主要是看骨頭的,只不過因為它是三維多層面多角度的投射,所以能看到X光片(二維)所看不到的各種角落細節。
如果說X光片是“望遠鏡”般的大局觀上的整體展現,那么CT更相當于“顯微鏡”般的細節展現,讓醫生能夠更細致的了解各個角落細節,不容易被遺漏,也更容易做出細致的治療或手術方案。
(3)磁共振(MRI)
盡管以前人們管“磁共振”叫“核磁”,但是實際上磁共振并沒有輻射,雖然它以前帶個“核”字。
磁共振的機理非常復雜,我們老百姓沒必要什么都搞明白。只要簡單說明白:磁共振也是像CT一樣,是三維立體成像的,而且它和CT不一樣的地方在與:CT主要是看骨頭的,而磁共振主要看骨頭以外的東西的,比如脊髓神經、椎間盤、半月板、軟組織感染、腫瘤等等。
2、這仨檢查有啥優缺點
(1)X光片
優點:價格便宜,拍攝快捷,對骨頭的整體顯示直接而全局化。
缺點:因為只是二維,很多骨關節細節看不到,容易漏掉很多;只能看到骨頭,對其他重要結構,比如脊髓神經、椎間盤半月吧等,都無法有效顯示。
(2)CT
優點:能夠在三維層面“無死角”的顯示骨骼的各個角落細節,加上如今醫學影響技術的發展,在三維打印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
缺點:在骨科領域,CT主要還是看骨頭的,盡管也是模模糊糊的看到骨頭意外的東西,比如椎間盤等等,但是看的并不十分清晰,容易遺漏或搞錯。
(3)磁共振
優點:因為獨特的顯示影像原理,磁共振可以看到很多以前各種檢查都看不到的軟組織影像。比如:骨折是新鮮的還是陳舊的(這點在防碰瓷方面非常優秀),再比如感染的范圍、再比如椎間盤突出的程度、脊髓神經的受壓程度、半月板損傷的程度等等,這些都是不可替代的。
缺點:對骨骼,尤其是骨骼細節的顯示并不好。貴,而且大多數醫院不能當時就能拍攝,往往需要預約,在大醫院有時要等很久。
3、為什么都要拍
了解了以上三個檢查的用途和優缺點,咱們就明白了:并沒有哪個檢查是完美可以飽覽一切的,這三個檢查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優缺點。
比如文章開頭的老李,因為長期的腰部不適,骨科醫生之所以給開了三項檢查,其中:
X光片,是用來整體觀察老李的脊柱有沒有退變、側歪,有沒有滑脫等;
CT,是從細節上查看老李的脊柱腰椎有沒有問題,尤其是有沒有椎管狹窄(這個X光片和磁共振是看不出來的);
磁共振,是為了看老李的椎間盤有沒有問題、脊髓神經有沒有被壓迫,在哪里被壓,有沒有把脊髓神經壓變性等等。
只有搞明白這些,才能明確的診斷老李的問題,也才能明確后期的治療細節。
#真相來了#
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