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劉大姐,你看吧,久拖不治,息肉也會變成癌,你這下可要積極配合我治療了?!薄搬t生,只要能治好,都聽你的?!眲⒋蠼憬衲?0歲,2年前檢查發現有腸息肉,當時醫生囑咐她吃完清腸藥后,來做手術切除。但劉大姐覺得自己身體沒有癥狀加上息肉是良性,于是把
“劉大姐,你看吧,久拖不治,息肉也會變成癌,你這下可要積極配合我治療了。”
“醫生,只要能治好,都聽你的。”
劉大姐今年50歲,2年前檢查發現有腸息肉,當時醫生囑咐她吃完清腸藥后,來做手術切除。但劉大姐覺得自己身體沒有癥狀加上息肉是良性,于是把手術拋之腦后。
近期,劉大姐總是便秘,聯想起之前的腸息肉,于是趕緊就醫,結果卻發現息肉已經癌變。
醫生解釋,臨床上陳大姐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很多患者不知道腸息肉的嚴重性,也不清楚該如何治療,知識空白導致病情久拖不治,最終造成嚴重后果。
三種腸息肉,一定要切
對于腸息肉要不要切,主要看腸息肉的嚴重情況,假如腸息肉與腸癌關系密切,則需要一刀切斬草除根;如果是良性息肉,直徑較小,惡變傾向小,建議隨訪觀察,觀察期間發現異常,才需要及時切除。
醫生提醒,有三種腸息肉,癌變風險高,建議切除,降低風險:
腸息肉有腫瘤性息肉與非腫瘤性息肉兩種情況,腫瘤性息肉是一定要進行切除的,例如絨毛狀腺瘤、管狀腺瘤以及絨毛管狀混合型腺瘤等就要進行治療,因為85%-90%的結直腸惡性腫瘤都由此類腺瘤發展而來。
當檢查出的息肉直徑超過2cm以上的息肉,對于這種息肉應該及時手術切除,防止其發生惡變!
40-49歲的男性發現腺瘤性息肉的概率為26.3%,女性為14.7%,也就是說40-49歲的男性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出現腺瘤性息肉,而這種概率會隨著年齡的上升而增長!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群應該定期做腸鏡、肛門鏡的檢查,發現息肉后要早切除減少癌變風險!
一般來說,無論息肉大小或者良惡性,只要發現息肉最好是進行切除,應該它們都具有一定癌變風險。
腸息肉一定會癌變嗎?
息肉發生癌變的過程,一般需要5-15年的時間,通常認為是10年,而息肉發生癌變的概率與其大小、類型、生長周期有關。
例如2cm以下的息肉,發生癌變的概率約為5%;超過2cm,甚至達到5cm以上的,那么癌變的概率則會上升到3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腸息肉即使在早期時屬于良性,沒有任何危害,也會隨著體積的變化出現異型增生增高癌變風險!
有相關研究發現,約95%的結直腸癌是由息肉演變而來,所以及時發現息肉,預防其癌變,可以有效防止結直腸癌的發生。
6個早期癥狀,提示有腸癌危機
雖然腸癌早期癥狀與痔瘡、腸息肉、腸炎等消化系統疾病癥狀相似,但出現以下癥狀仍要警惕:
便血:對于多數腸癌患者來說,便血常常是首發癥狀,早期時便血量很少,一般在大便的一側附有新鮮的血痕。少部分患者在排便后有便鮮血的情況,一些患者的便血則為暗,所以有絳紫色或黑紫色的大便。
不同部位的腫瘤便血出現時間和性質有所不同,但只要發現自己排便帶血都不應該輕視,應及時就診檢查排除風險。
大便習慣改變:排便的時間、次數有所改變,或者有不明原因的便秘、腹瀉。有些患者會以腹瀉為首發癥狀,且每日排便的次數逐漸增多,有黏液血便、黏液膿血便或為稀便情況。
部分患者也會在便秘后出現腹瀉,或大便開始干燥,末端變軟、變稀,或交替出現便秘與腹瀉。
便形異常、變細:當腫瘤突出在直腸腔內時會壓迫到糞便,使得排出的大便形狀變細或變扁并附有血痕。
排便疼痛:約有一半的直腸癌患者在排便時,會有疼痛感,不同患者的痛感不同。
腹痛:部分患者會表現出不完全性腸梗阻的癥狀,例如腹部陣發性絞痛,伴腹脹、排氣、排便不暢。
腹部包塊:大腸腫瘤患者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腹部包塊,是右半結腸癌的常見癥狀或體征。
腸癌是預防效果最好的惡性腫瘤,早發現早診治,90%以上的患者可以治愈!所以及時發現腸癌早期癥狀并進行合理治療,對于腸癌患者來說意義重大!
如何預防腸息肉發展成腸癌?
少食用油炸食品:高溫烹煮肉食時會分離出具有致突變性和致癌性的化學物質,建議食肉少采用油炸這種烹調方式。
適當運動:人體進行適量的運動可以改善腹腔臟器的血液循環,增加胃腸道的蠕動更有益于腸胃健康。
多喝水、規律排便:每天都應該飲用1.5升左右的水,如果是腎臟病人則要根據自身情況而定。規律排便,上廁所時間不要過長,不要在上廁所時使用手機增加排便時間。
多食蔬果、雜糧: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雜糧可以幫助腸道蠕動,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更有利于腸道健康,減少腸道疾病。
除了以上這些生活習慣,預防腸息肉發展腸癌最重要的是腸鏡檢查,這是最有效的方法。
建議腸癌高發區年齡超過50歲的人群、有腸道異常癥狀的人群(包括反復黑便、大便潛血陽性、慢性腹瀉或長期進行性便秘)、一級親屬中有大腸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員、患有相關疾病者(例如炎癥性腸病、盆腔放射性治療和膽囊切除史)等高危人群,定期做一次腸鏡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勿要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促成大錯。
總而言之,不管是預防腸息肉還是腸癌,都建議大家日常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定期做好腸鏡檢查。如果發現息肉,也不必過于緊張,根據醫生的建議,配合治療即可。#癌癥防治手冊##清風計劃##健康科普大賽#
參考資料:
[1]【科普】95%的腸癌禍根在息肉,到底應該怎么預防?.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2018.1.15
[2]這個最傻、最笨的癌癥,這樣做,絕大部分可預防、90%可治愈!.健康時報.2020.1.3
[3]發現腸息肉就應立即切除,是真的嗎?.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2020.7.3
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