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為治療依據,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轉自小荷健康App真實醫生筆記【基本信息】男,52歲【疾病類型】右肺上葉惡性腫瘤;T1N0M0-IA期【治療方案】入院后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給予手術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為治療依據,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轉自小荷健康App真實醫生筆記
【基本信息】男,52歲
【疾病類型】右肺上葉惡性腫瘤;T1N0M0-IA期
【治療方案】入院后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給予手術切除肺結節后病理診斷考慮右上肺浸潤性腺癌;術后給予頭孢西丁那抗感染、對癥營養支持治療。
【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4天。
【治療效果】診斷明確,結節消失。
一、初識患者
1年前,一位52歲的男性患者來我科住院。詳細詢問病史:患者1天前在我院體檢行胸部CT示:1.右肺上葉前段結節,高度懷疑早期惡性腫瘤,建議早期手術;2.右腎結石。患者無胸悶、胸痛,偶有少許咳嗽、咳痰,現患者為求進一步明確診斷,遂來我科就診。告知患者及家屬:根據患者CT影像學特點,考慮早期肺癌可能性較大,可以選擇經皮肺穿刺活檢明確診斷,再做相應的治療,也可以直接行手術治療。患者表示先經皮肺穿刺活檢明確診斷。故門診擬“肺占位性病變”收住入院。患者既往體健,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等病史。否認肝炎、肺結核等傳染病史。否認藥物、食物過敏史。有吸煙史20多年,每天1包左右。無酗酒史。無外傷、手術史。無輸血史。
二、治療過程
該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詳細地查體:體溫、呼吸、脈搏、血壓均無異常。精神面貌正常,咽無充血,雙側扁桃體無腫大。雙肺叩診呈清音,聽診呼吸音清,無干濕啰音。心律齊,各瓣膜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觸及,腸鳴音正常。四肢活動及肌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心臟彩超示: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均大致正常。心電圖無異常。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及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均大致正常。顱腦磁共振及頸部、腹部CT檢查均無異常。為明確診斷及治療,選擇先在局麻下行經皮肺穿刺術。術前將可能出現的風險及并發癥告知患者及家屬,征得患者及家屬簽字同意后,先在CT掃描下定位,后穿刺取出三塊組織條送檢,并復查CT顯示胸腔積聚少量氣胸,術后出血量少,囑臥床休息,并給予吸氧及對癥營養支持治療,術后病理檢查提示:腺癌可能。
排除手術禁忌證,在全麻下行胸腔鏡右上肺前段切除+淋巴結采樣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恢復好。術后病理回示:(右上肺前段,切除標本)結合免疫組化結果,符合浸潤性腺癌(實體型,非粘液性),建議做分子檢測。術后給予頭孢西丁那抗感染、對癥營養支持治療。術后1周手術切口清潔干燥,恢復可,允許出院。。
體檢時胸部CT 術后胸部CT
三、患者及家屬在治療中注意事項
1.術前談話時,應認真仔細聽取醫生談話內容,記住術前注意事項及術前準備,了解術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及并發癥,慎重選擇手術方式,并注意術后注意事項。
2.術后應采取半臥位或患側臥位,并進行呼吸、吹氣球訓練,適當咳嗽,排出痰液,促進肺復張,改善肺功能。
四、治療效果
術后第二天,患者有胸悶不適伴咳嗽,但患者切口疼痛不敢用力咳,精神欠佳,手術切口少許滲液,無明顯出血,可飲水。術后第四天后,患者切口疼痛減輕,可用力咳嗽,咳出少許痰血,胸悶不適有所緩解,精神、食欲改善,手術切口滲液較前減少,愈合可。術后第七天,咳嗽、胸悶癥狀基本消失,精神如常,手術切口清潔干燥,恢復可,患者要求出院,故允許其出院。
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項
1.需注意充分休息及保暖,合理膳食,放松心情,避免吸煙、或吸二手煙,適當鍛煉,增強體質。
2. 出院后1周切口拆線,術后2年內每3-6個月隨訪一次,2-5年內每6個月復查一次,5年后每年隨訪一次。
六、醫生感悟
根據患者的病史及治療效果,體會有以下幾點:首先,患者可以選擇經皮肺穿刺明確診斷,也可以直接選擇手術切除,同時明確診斷及治療。若胸部CT或胸部增強CT提示肺部結節為惡性可能性大,可直接選擇手術切除,所以術前選擇很重要。其次,患者術后需盡早進行呼吸鍛煉,盡早咳嗽,有利于痰液排出,促進肺復張,改善肺功能,對呼吸功能恢復非常有利。最后,患者出院后需繼續注意保暖、充分休息,清淡飲食,多飲水,均衡營養,適當鍛煉,增強體質,這些一般對癥支持治療非常重要,否則手術做得再好,術后愈合不好,會導致術后生活質量差,得不償失。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
本文是真實治療經驗,不能作為治療依據。版權歸作者所有,禁止轉載。如內容有誤或有侵權等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本頭條號。
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