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水蜜桃的甜香簡直是香薰”、“薄荷味像是莫吉托帶點甜”、“冰淇淋味就是小時候愛的奶香味道”……若非一張張配圖均為醒目的香煙盒,大眾可能很難將這類描述與卷煙聯系起來。4月15日,北京疾控中心發布2018年中國互聯網煙草營銷數據監測結果,顯示煙
“水蜜桃的甜香簡直是香薰”、“薄荷味像是莫吉托帶點甜”、“冰淇淋味就是小時候愛的奶香味道”……若非一張張配圖均為醒目的香煙盒,大眾可能很難將這類描述與卷煙聯系起來。
4月15日,北京疾控中心發布2018年中國互聯網煙草營銷數據監測結果,顯示煙草營銷信息在中國的互聯網平臺上仍然大量存在,女性和青少年群體正在成為煙草營銷信息的主要傳播對象。
北京晚報記者調查發現,比起傳統香煙,以“爆珠煙”為代表的風味卷煙正成為商家軟性植入的重點產品,在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百度貼吧、小紅書、快手等多個社交平臺上推廣,甚至存在直接交易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下午,小紅書表示反對任何形式來傳播煙草,“我們第一時間在核查所有相關信息,并已經下線了所有提及煙草的筆記。”但截至記者發稿,仍能看見大量針對與多種煙草有關的軟文筆記及營銷信息。
風味卷煙瞄準年輕人
雖然目前在中國,男性仍然是卷煙的主要消費群體,但記者注意到,以“爆珠煙”等為代表的風味卷煙正在瞄準年輕人做重點營銷。“誰說抽煙會給人感覺墮落非主流三線殺馬特邋遢了,享受抽煙的過程真的讓人冷靜與精致”、“就好像瑜伽課的腹式呼吸和冥想,感受一呼一吸”、“愿你食盡人間煙火,歸來仍是仙女”……這些“新穎”的營銷話術正伴隨著多種品牌的風味卷煙在年輕人當中傳播。
需警惕的是,這些風味卷煙披著多樣化“口味”的外衣,試圖淡化其煙草的屬性,在營銷中刻意弱化其危害。記者翻閱數十篇營銷軟文及短視頻圖文等發現,與傳統香煙相比,“爆珠煙”等擁有更多元的“口味”,如草莓味、哈密瓜味、冰淇淋味、紅酒味等。眾多“寫手”則刻意強調“爆珠煙”的細節口感,傳授爆珠捏碎時間節點的技巧,卻對爆珠煙同樣含有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成分只字不提。
社交平臺軟植入泛濫
互聯網社交平臺恰恰是傳播各種風味卷煙營銷信息的主要平臺。記者發現,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百度貼吧、小紅書、快手等多個社交平臺上均存在大量煙草推廣信息,甚至存在直接交易行為。
新浪微博上有大量營銷賬號推廣各種爆珠煙品牌,并提供購買聯系方式,其中“爆珠煙”這一話題的閱讀量超過766.5萬,討論超過2.4萬。百度貼吧有帖子數超過4.4萬的爆珠吧發布各類煙草廣告與測評,快手平臺上則存在大量風味卷煙的長圖文推薦,且話題直接標注為“爆珠香煙”。
日前有媒體曝光稱,以女性為主的小紅書平臺存在9萬多篇煙草軟文引發輿論爭議。今天下午,小紅書回應稱反對任何形式來傳播煙草,“我們第一時間在核查所有相關信息,并已經下線了所有提及煙草的筆記。”
但截至記者發稿,仍能在APP內找到大量針對與多種煙草有關的軟文筆記及營銷信息。此外,在百度引擎中搜索“綠好彩”、“愛喜”等香煙品牌,也能見到小紅書的有關鏈接排在搜索結果前列,且均能打開。小紅書疑似僅屏蔽了與煙草直接相關的關鍵詞,但對這些煙草筆記并未下架。
“爆珠煙”藏多重隱患
“爆珠煙”等風味卷煙雖然披上了口味豐富、煙味更淡、焦油更少等外衣,但業內專家指出,“爆珠煙”藏有多種風險隱患,“第一是食品安全風險,爆珠將含有香精香料的有機物溶液加入了卷煙吸食過程中,目前并不具備完善的行業規范和安全認證。其次,某些營銷信息把調香的結果直接說成是提取物、精華物的實際添加,涉及虛假宣傳;第三,由于玩法新穎,極易誘導人們吸煙。”記者調查發現,由于我國還沒有煙草制品的成分管制及披露的規定,國產煙草中添加劑的安全仍是監管空白。
不過,風味卷煙這一煙草品類引起了全球范圍內煙草控制政策的重點關注。2010年,加拿大成為全球第一個禁止風味卷煙制品的國家,但薄荷醇并未列在禁止成分之中。2014年,歐盟對《煙草制品管制指令》(TPD)進行了修訂,禁止在生產卷煙制品時,添加薄荷醇等特色風味成分。該指令將于2020年強制實施。2015年9月,雷諾公司旗下主要爆珠品牌(“駱駝爆珠Bold”)經美國FDA認定,其中所添加新成分會帶來新的健康問題,不符合其安全審查要求,在美國境內被責令停售。
來源丨北京晚報 記者 | 袁璐
監制 | 王然
編輯 | 李怡、洪園園
劉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