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是我第13次為你普及企業通識企業通識:專注分享創業路上必用的經營管理通識、常識,讓你在創業路上少走彎路。本文重要度:★★★★★+模塊:預防針思考:生活中,有這么一種現象,被洗腦的人永遠察覺不到自己被洗腦了,為什么這么會這樣呢?圖片來自網絡
這是我第13次為你普及企業通識
企業通識:專注分享創業路上必用的經營管理通識、常識,讓你在創業路上少走彎路。
本文重要度:★★★★★+
模塊:預防針
思考:
生活中,有這么一種現象,被洗腦的人永遠察覺不到自己被洗腦了,為什么這么會這樣呢?
圖片來自網絡
序
我們都知道,傳銷組織是洗腦高手云集的地方,但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教育層次、個人經歷都不同;
也就意味著洗腦的難度有低級、中級和高級的,就像游戲里不同等級的怪一樣。
沒見過世面,沒收到良好的教育,是被洗腦的首選,但那些受過高水平教育的知識分子、經歷頗豐的老江湖,傳銷組織又是如何洗腦的呢?
2020年春節前,身邊有個朋友準備報一個花費不小的大師弟子班,
找到我跟我說那個大師的弟子班有多厲害,學完以后自己能有多厲害,未來有多美好。
被洗腦的特征很明顯,為了給他留點面子,我沒有多說什么而是問他:你上完弟子班,能成為大師么?
你要是上完所謂的大師弟子班,沒成為大師,只能說明大師的教學質量不行,或者是你不行學不會。
這個邏輯跟小學生上課是一樣的,一樣的老師在同一間教室教一樣的東西,但考試的成績就是不一樣。
你學完大師弟子班,能不能成為大師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又交了一波智商稅了。
不過智商不夠、人民幣來湊,也是可以的。
那為什么很多人被洗腦了還渾然不知?
因為有三個因素讓你心甘情愿的被洗腦并且深信不疑。
1.非邏輯接受
在一些師資力量不強的小地方,有的英語老師在教學生發音的時候,自身發音并不是很準確,
但學生由于沒接觸過發音準確的英語,也不知道老師發音準不準確,只能接受老師的教導。
這就是非邏輯接受,
再舉個例子,你是一個公司的老板,現在正被團隊的執行力低下、銷售不理想、高管之間推卸責任等等一系列事苦惱。
這個時候,有一些號稱經營管理的大師來找你談了,怎么談的呢,大概如下:
做咨詢的來說: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按標準執行,小問題,要優化公司的標準、流程和制度就能解決。
你第一次聽咨詢老師說,你會覺得:嗯,說得對,用制度管人不傷面子、用流程管事有人負責,公司的標準、制度和流程就是需要優化。
做股權的來說:做企業的核心在于分配,分好事和分好錢,員工沒有主人翁意識是沒有股份,做個股權激勵方案激勵一下就好了。
你頭次聽股權老師說,你心想:老師說得對啊,員工沒有擔當無非是沒把這件事當成自己的事,要考慮給員工股權激勵一下。
做培訓的來說:事都是人干的,人干不好,就得學習,好比部隊打仗前還得新兵訓練培訓呢,你做為老板要帶動公司全員學習改變思維就能改善現狀了。
你覺得培訓老師講的也有道理,人不行無非就是不會干和干不好,而不會干和干不好都可以通過學習來彌補的。
做ERP的來說:管理就是抓數據、看指標,人會扯皮、撒謊但數據不會,用數據來倒推抓管理才是最好的方式。
你聽完這些,你覺得說的都挺有道理的,于是你得出一個做企業的結論:細節決定成敗,
問題依舊還在,那你到底該聽誰的呢?這個時候不管你聽誰的,你都會被當韭菜割一波,為什么呢?
因為你在此之前沒有接觸過這些信息,只能對這些大師講的內容會不假思索、毫無阻力的接受,這就是非邏輯接受。
當你在做任何決策時,你在決策前獲得的經歷和信息會成為當下做任何決策的參考依據。
也就是說對于沒有獲得過的經歷和信息,你做決策是缺乏依據和來源,是沒有參考依據的。
換句話說,無論你選擇相信哪一個解決方案,你都是在獲得經歷的路上,至于能不能解決還要取決另一個因素,即你有沒有思考過問題到底在哪。
就好比你沒去過醫院,你都不知道去哪個醫院、掛哪個科,同時你也不知道你肚子疼到底是肚子哪個器官疼是一樣的。
當然,生活中非邏輯接受的例子有很多,比如:
成功學里面有一個觀點是:你不行就要一定要,你一定要就一定行。
就好像在說 你當不了首富你就一定要想當首富,你一定想當首富了就一定能當首富了。
馬爸爸同意嗎、王爸爸同意嗎,即使他們同意,你口袋的人民幣同意不。
再比如: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也有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大丈夫寧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
有些話,乍一聽朗朗上口,貌似有理,但我們從來沒思考過這些俗話的邏輯性和嚴謹性。
也就導致了你聽到這些話不加思考、沒有分析的非邏輯接受,而當你被洗腦的時候亦是如此。
02.快樂三角模型
如果說第一步的非邏輯接受讓你開始接受某個事物的時候,那第二步才是真正的利用人性的弱點——快樂三角模型。
拆解讓我們“快樂”的因素,你會發現它包含了兩個關鍵點和一個關鍵過程;
兩個關鍵點分別是指行為前的期待和行為后的滿足,而關鍵過程就是指構思計劃到執行計劃的過程。
比如,在你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你爸對你說,這周天我們全家去迪士尼樂園玩一天,你聽到后你會很期待并且很興奮。
于是你開始遐想,去了玩什么項目,哪個項目玩幾次;
這個遐想過程你會很快樂,并且會一直維持到你去到迪士尼,在滿足了你心心念念的各種項目以后而結束,這就是快樂三角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行為前的期待更容易讓我們快樂,
比如,我們在組隊玩王者榮耀時,我們在游戲開始會很快樂,因為我們都期待能贏;
但是我們輸了游戲,我們不僅不會感受到快樂,甚至會有情緒想卸載掉這款游戲,
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把王者榮耀卸載了數次卻還在玩。
因為比起行為后的滿足,行為前的期待更容易讓我們感到快樂。
也就是說,行為前的期待和行為后的滿足都能讓我們感到快樂,
很多忽悠高手就是把這一點發揮的淋漓盡致,
你腎虛,我就告訴你吃了這瓶大力丸重回18歲,腰不疼、腿不抖,一口氣上七樓沒問題,你聽完開始期待了,不說回到18歲,回到28也行啊。
你公司經營不善,我就告訴你,跟我這合作商業模式方案,我來幫你梳理公司商業模式、重構盈利方式,保你利潤倍增、業績翻番;你聽完開始期待了,不說利潤倍增,增長50%也行啊。
只要你內心開始期待了,欲望被打開了,就好比雞蛋有了一個縫,蒼蠅要來盯了。
因為構思方案和執行方案我都有,你只需要交點費用然后跟隨我說的聽話、照做就行了。
但這個時候你心里仍然存在一個問題——拿什么證明我講的是真的?
03.客戶見證
拿什么證明我講的是真的?或者說憑什么相信我?
舉個例子,你工作一般且囊中羞澀,又想通過別的途徑賺點錢,
于是我通過一番兩個多小時的講解,你非邏輯接受的了解到了一個項目,
這個項目呢,不需要投資太大,你每兩周還能獲得30%的收益,
只要3000塊的本金通過兩周的時間連本帶利的給到你3900,你愿意不?
我呢放大你想賺錢的期待值,然后告訴你,我已經通過這樣的方式賺了多少多少錢了,同時我身邊很多好友也是通過我這樣賺了不少零花錢。
然后我把身邊好友的轉賬信息,注冊信息,收益記錄都拿出來給你看,以此來證明我說的是真的能賺錢。
接著我說:你要不來試試水,賺不到錢,我個人賠給你都行,你可以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嘗試一下,我剛開始也是不相信的;
剛開始半信半疑,到現在深信不疑每個月躺賺數萬簡直不要太爽。
于是,你開始期待跟我一樣開啟趟賺模式了,一想我跟你的關系還是比較熟的,
3000塊,不算多拿得出來,賺了你不光要請我喝水,甚至請我吃飯;
如果賠了我承諾了我個人賠給你,即使我不賠,損失也不大,試一試可以,于是你半信半疑的交錢了。
兩周后,你懸著的心掉下去了,拿到連本帶利的3900塊,
你開始更加相信了,但你還是會擔心,會不會有風險,于是你繼續投資了3000塊嘗試。
一轉眼兩個月過去了,你只用了3000塊的本金,賺了3600塊,你現在不擔心了,你現在跟我一樣對這個項目深信不疑,也開始推廣這個項目了。
這就是當年轟動全國的善心匯傳銷組織通過這一手段收割韭菜無數、收獲信徒無數。
當然,客戶見證的形式還有很多,比如照片、視頻、宣傳冊等等,
而最好的證明莫過于身邊的人試過并且得到了對應的好處或者回報;
04.三個建議
通過上述內容你會發現,非邏輯接受往往是以一些你沒見過或聽過的形式出現。
由于你缺乏判斷依據和信息來源,導致你根本不知道到底靠不靠譜。
這個時候快樂三角模型的期待,又放大了你的欲望,讓你感到很快樂,
在你見證到你信任的人賺到錢了以后,你也下河了,你愿意相信這不是傳銷或是洗腦。
如果你運氣好在傳銷組織未崩盤的情況下又滿足了你的欲望,你會體驗到期待和滿足的雙重快樂,并且對此會深信不疑。
然后,你收獲了快樂的同時也收獲了利益,你就搖身一變成了最好的說客,開始發展起了下線。
接著有無數個你,都開啟了自認為不是傳銷的傳銷。
那如何應對傳銷或是洗腦呢?
三個建議給到你:
1.拆地基
這里的拆地基,指的是拆我們非邏輯接受的一些事物,首先要看其是否符合人性的訴求,其次是找到邏輯的根本。
好比善心匯的月收益能高達60%,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韭菜的訴求,不是人性的訴求,因為你惦記的是別人的利息,而別人惦記的是你的本金。
邏輯的根本是:請問善心匯公司要如何投資經營才能獲得如此高的收益?并且在能保障善心匯自身盈利的情況下還有錢分給你?一聽就不靠譜。
2.多問為什么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深刻。
就好比我的那個朋友要報某位大師的弟子班,我只是問了一個問題,就讓他進行自我思考這么做到底對不對。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反復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有沒有可能這是錯誤的”
即使是我們已經接受的觀點和俗話,也要多剖析它們的真實性、可靠性。
至于俗話的前半段適合你還是后半段適合你,真得因人因事因地而異了。
3.防洗腦:四益
開卷有益、開門有益、開口有益、交流有益;
這四點對應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表達一些你的觀點、多跟別人交換觀點;
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讀過的書不多,但很多書的內容早已忘掉,但書中的價值觀已經是我的了。
而去風土人情不一樣的地方,當你發現原來印度點頭是否定,搖頭是肯定,你的世界觀、你的認知會不斷地刷新。
至于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跟別人交流交換觀點更是自我進步的一種方式,大多時候,我們以為的并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
往期精彩:
90后創業成功率不到5%,講真的,你創業失敗真的不是你不努力
傳統行業賺錢越來越難,你彎道超車的機會來了
號稱擁有無數管理大師的管理培訓公司,居然被豬周期給拖垮了?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
創業路上最有干貨的頭條號→唐先瘋
支持原創,求轉發,求評論,求關注,謝謝!
王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