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伏案工作,低頭看手機等一系列的不良習慣,使現代人的頸椎長期在不良體位下支撐著我們睿智卻又沉重的腦袋,由此造成的頸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間隙變窄等等病變壓迫了相關結構,導致了現今頸椎病的多發。圖片來源網絡,侵刪!得益于廣泛的健康宣教,人們越發認識
伏案工作,低頭看手機等一系列的不良習慣,使現代人的頸椎長期在不良體位下支撐著我們睿智卻又沉重的腦袋,由此造成的頸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間隙變窄等等病變壓迫了相關結構,導致了現今頸椎病的多發。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得益于廣泛的健康宣教,人們越發認識到了頸椎病發病的普遍性,也越發認識到頸椎病癥狀的多樣性,知道除了肩頸脖子的疼痛不適外,其他諸如眩暈、耳鳴以及上肢肌力減退等癥狀也可能是頸椎病的表現。但由此也產生了許多“冤案”,不少其他疾病的病友僅在看到自己的一些初步檢查結果后就堅信自己患上的是頸椎病,進而開始找尋打探各類治療頸椎病的良方。
頸椎病可能背了黑鍋
頸椎病會背上黑鍋的原因之一是它癥狀的多樣性:
頸椎病本身就存在四種類型,再考慮到不同類型頸椎病可能共存,它的臨床表現可謂千變萬化。有的時候頸椎病可以表現出與其他多種疾病如肩周炎、梅尼埃病、脊髓空洞癥、腕管綜合征等十分相似的臨床表現。
以肩周炎為例,神經根型頸椎病就可因C5神經根受到刺激而出現肩部疼痛,雖然頸椎病時單根神經損害較少,且多伴有神經定位體征,但肩周炎癥狀較重時疼痛范圍也會擴大,當患者存在先入為主的觀念時,醫生不刨根問底地反復驗證病史,就有可能被患者對癥狀的描述誤導。
部分基礎的檢查不能確切的診斷頸椎病:
當考慮有頸椎病可能時,醫生會首先選用X線進行初步檢查,但因為現代人的工作方式與不良生活習慣,再加上頸椎因老化而出現的病變,在中老年的頸椎X線片中,或多或少的都能發現頸椎曲度改變、椎間隙狹窄等頸椎病的征象。醫生雖然還會考慮到在部分情況下,癥狀并非由這些檢查出的病變造成,但當患者病情較輕時,他也并不會再進行MRI等更準確也更昂貴的檢查來進一步明確診斷,他會告訴患者:頸椎病的可能性最大,但也有其他疾病的可能。而在患者看來,癥狀加上檢查結果再加上醫生也說了“頸椎病”,已經算得上是“鐵證如山”。
圖1是正常的頸椎,圖2-4是不同階段的頸椎病X光片
不同疾病治療不同
有人不太理解,覺得反正都是肩頸的疼痛,醫生沒必要用不同的檢查反復驗證,糾結于疾病的診斷名稱只是在“創造病名”。但實際上,之所以要把相同的癥狀劃分為不同的疾病,是因為不同的診斷對應著相應的治療方法。
例如,肩周炎除了采用理療和適當的推拿按摩改善癥狀外,還需要進行功能鍛煉來避免遺留功能障礙;而神經根型頸椎病則是以頸椎牽引、理療、改善不良工作體位和睡眠姿勢為主。把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照搬到肩周炎患者身上是難以起到效果的。
明確的診斷是正確治療疾病的第一步,曾聽過有的醫生感慨“頸椎病是21世紀最大的冤案”,其中雖有部分夸大的成分,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各位頸椎病的病友在尋找緩解病痛的良方前可能還需要明確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患了頸椎病。
金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