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醫院中哪個科室花費多?現在到醫院看病雖然花費不少,但是基本都有醫保,報銷以后個人承擔的費用就少了很多,但是如果患者在這個科室住院的時候,家人就會相當擔心,擔心患者病情太重的同時,還有就是花費太貴了。但是如果評價醫院中哪個科室貴,那么ICU一
醫院中哪個科室花費多?
現在到醫院看病雖然花費不少,但是基本都有醫保,報銷以后個人承擔的費用就少了很多,但是如果患者在這個科室住院的時候,家人就會相當擔心,擔心患者病情太重的同時,還有就是花費太貴了。
但是如果評價醫院中哪個科室貴,那么ICU一定上榜,大家都知道患者住進ICU后,每天的費用基本按萬算,就算有醫保,自己也需要負擔一部分費用。何況大多數的地方都是由家里先付款,出院后報銷。
這么貴的科室,為啥國家要求每個三級醫院都要有,如果沒有ICU,將被一票否決……
ICU到底能干什么?
1、提高重癥患者治愈率
ICU又叫重癥醫學科,是對醫院的重癥患者集中救治,配備的醫護人員和設備技術,是醫院最好,床頭始種護士,這在其他病房是不可能的,為的是讓患者更加安全。
但很多人都認為ICU經常死人,推進ICU就是九死一生,這主要是一種誤解,因為全醫院的重患都集中在ICU,原來在醫院各個科室危重患者都在這里,那么死亡率自然高來,但絕對不是九死一生,而是九活一死,全國ICU死亡率都差不多在10%上下。
這些患者如果放到原來的科室,死亡率一定會遠遠大于這個。
2、降低患者的花費和醫院重癥管理的成本
ICU的一個目的就是集中全院的人員、設備、技術優勢,重點攻克急危重癥患者。
而不是各科的危重患者自己來治療,每個科室都有自己的監護室,都有自己的設備。
這樣集中起來,即節約整個社會和醫院的經濟成本,同時又節約了人員,患者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最大程度保障。
這個可以理解,但怎么能說降低患者花費?對于患者來說,一定是住院時間越短花費越少,這個沒有大家一定同意吧,如果患者遲遲不好,那么花費自然多。
還有患者特別重,治療不得當,很快死亡,那么不是花費少了嗎?那么如果在ICU重救活,生命是無價的,多少錢能買到?
3、對于突然來臨的死亡給人緩沖時間
有一些患者,是突然發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重癥外傷,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是無法救活的,為啥還要送到ICU。這又有什么意義?
明知治療是無果的情況下,但家屬往往要求盡一切努力進行救治,作為醫生也不能不治療啊,前一段時間有個腦出血患者,已經腦死亡了,患者家屬就是要堅持治療,總希望有奇跡的出現,經過全力維持,2個月后患者還是走了,當時家屬很釋然,因為他盡力了,沒有遺憾。
其實,這些患者在國外ICU是可以拒絕的,或者直接向家屬宣布不治療的,但在國內做不到,特別是目前的情況更做不到。
這段時間可能對患者本人的意義不大,但對家屬和活著的人卻是一個認識生死的過程,讓患者的肉體在這個有情的世界再停留一段時間,連接起生與死的橋梁。
ICU為貴在哪里?
1、ICU病房建設貴
ICU每床必須有吊塔,床邊監護儀、呼吸治療機、心電圖機、除顫儀、輸液泵、微量注射器、有時還配有血氣分析儀、微型電子計算機、腦電圖機、B超機、床旁X線、血液透析器、體外膜氧合技術等。
這些設備的錢那里來,最終科室要把它掙出來,科室就會分攤的每個月和績效中,用十年或者更長時間扣除,成為科室經濟核算的一個重要指標。
2、ICU中藥物貴且多
到ICU的患者基是危急重患者,多數在病房都治療了一段時間,病情復雜,應用普通藥物很難起到治療作用,大多數需要更換昂貴的進口的藥物,為啥要以進口為主,主要療效有保障。
因為患者都是危重的,沒有療效,患者很可能就沒了。
再加上患者病情復雜,多數需應用如血細胞,血漿,白蛋白等血液制品,用藥多要求高,甚至一些藥物可能需要家屬自行購買。
3、監測,護理費用也不便宜
危重患者的血壓、血氧、心電、尿量監測每時每刻都要進行的,都是每個小時要記錄下來的,心功能不好要上PICOO監測心功,呼吸機有肺功能,血液凈化有腎功等監測,這些都是按小時收費的。
應用輸液泵,吸痰管,穿刺包,點滴費等等有的按小時收費或有的按次收費。
4、化驗檢查費用貴
重癥患者病情變化快,所以很多檢查都是每天要做的,這些檢查在普通病房可能就做一次。
還有一些病情變化快的的患者,有時候要幾小時就查一次,如大出血患者查常規、凝血象,帶呼吸機的患者,血氣可能幾小時查一次,如血液凈化,血氣可能要兩小時一次,糖尿病酮癥時可能要一小時查一次血糖等。
ICU貴的原因主要是用藥物、監測護理護理貴,檢查化驗貴。每天上萬的醫療費用,對于任何家庭來說都是巨大的花銷和負擔(家里有礦的除外),但這些收費都是國家規定范圍內的。
現在我們ICU會設置一位對賬班,對患者每天的花費核對,對轉出和出院的患者再次核對,之后患者出院的時候,醫院物價科還有核對一次,就怕費用出現問題。畢竟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馬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