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咨詢專業人士氟西汀商品名:百憂解生理依賴性:低心理依賴性:低成癮性:無生物利用度:72%開始出現藥效:2~4周氟西汀(英語:Fluoxetine),商品名為百憂解(Prozac)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咨詢專業人士
氟西汀
商品名: 百憂解
生理依賴性:低
心理依賴性:低
成癮性: 無
生物利用度: 72%
開始出現藥效:2~4周
氟西汀(英語:Fluoxetine),商品名為百憂解(Prozac)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類抗抑郁藥。在臨床上用于治療成人重性抑郁障礙、強迫癥、神經性暴食癥,還用于治療具有或不具有廣場恐懼癥的驚恐癥以及早發性射精。
此藥或可降低超過65歲人群的自殺風險。
效用實驗
廣泛性焦慮障礙
焦慮癥是一種以對某些事情的過分擔憂為特點的常見疾病。國家衛生與保健研究所建議,在使用保守療法如教育、自助活動治療焦慮癥無效時,可采用抗抑郁藥進行治療。
抗抑郁藥能一定程度上減輕焦慮癥狀,在焦慮癥的治療中效果優于安慰劑。不同類型的抗抑郁藥功效差別不大。
強迫癥
對功能障礙不大的成年強迫癥患者的二線治療、對具有中等、嚴重的功能障礙的強迫癥患者的一線治療均會使用SSRI類藥物。對具有中等、嚴重的功能障礙的兒童強迫癥患者的二線治療使用SSRI類藥物時需要密切監控精神類副作用。SSRI類藥物用于強迫癥治療時效果顯著,SSRI組的起效率兩倍于安慰劑。在短期(6到24周)和中斷式臨床試驗中,均已證明抗抑郁藥的功效。
進食障礙
抗抑郁藥被推薦作為治療神經性暴食癥的自助項目中備選或額外的第一步。因SSRI類藥物(尤其是氟西汀)可接受性和耐受性更好、短期臨床試驗中癥狀緩解程度更大,常選擇此類藥物而非其它抗抑郁藥。長期功效不明確。因安非他酮可能提高癲癇發病風險,不建議使用該藥治療進食障礙。
對于過胖暴食癥,相同的建議同樣適用。SSRI類藥物短期內可減輕過胖暴食癥的癥狀,但未發現其有降低體重的作用。
多數臨床試驗結果否定了SSRI類藥物在神經性厭食癥治療中的作用。國家衛生與保健研究所的治療方針不建議在對該種疾病的治療中使用SSRI類藥物。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方針指出,盡管SSRI類藥物對體重增長無促進作用,但仍可用來治療與該癥并發的抑郁癥、焦慮癥以及強迫癥。
氟西汀的常見副作用有睡眠不安、食欲減退、口干、皮疹、怪夢。
較為嚴重的副作用有血清素綜合癥、躁狂、癲癇、出血風險增加,以及少于25歲者自殺風險增加。
突然停藥可能會引發戒斷綜合癥,導致焦慮、頭暈,感官變化。此藥不安全用于孕期會影響寶寶發展。如果之前已在使用此藥,在母乳喂養期間應停止使用。此藥作用機理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可能和腦中血清素活動增加有關。
氟西汀由禮來公司于1972年發現,1986年投入醫療用途。此藥屬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為基本衛生系統所需的最重要藥品之一。此藥現為一種通用名藥物。
盡管現在已有不少較新的藥物,氟西汀在臨床應用中依然十分常用。在2010年,美國醫療機構總共開出超過2440萬次氟西汀的處方,這使氟西汀是美國市場上第三常用抗憂郁藥物(位于舍曲林和西酞普蘭之后)。
根據百優解的主要發明者所述,和發現氟西汀有關的工作最早開始于 Bryan Molloy 和 Robert Rathburn 1970年在禮來公司的合作研究。當時醫學界已知抗組胺劑苯海拉明有一定的抗憂郁效果,因此他們從與其分子結構類似的 3-Phenoxy-3-phenylpropylamine 開始,合成了其數十種衍生變體并在小鼠上測試其生理作用,最后得到一種后來被廣泛使用在生化實驗中的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尼索西汀(Nisoxetine)。
后來 Wong 提議對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體外再吸收做重新測試,以期能得到一種僅抑制血清素再吸收的衍生變體。1972年5月,Jong-Sir Horng 根據這一提議得到了氟西汀 。禮來公司據此生產的抗憂郁藥百優解1986年在比利時首先獲準上市用于憂郁癥的治療,1987年底獲得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批準進入美國市場。
禮來公司對百憂解的專利于2001年8月過期,此后市場上出現了一大批氟西汀藥物。
氟西汀是一種選擇性血清素(5-羥色胺,5-HT)再吸收抑制劑,通過抑制神經突觸細胞對神經遞質血清素的再吸收以增加細胞外可以和突觸后受體結合的血清素水平。而對其它受體,如α-腎上腺素能、β-腎上腺素能、5-羥色胺能、多巴胺能等,氟西汀則幾乎沒有結合力。
氟西汀口服后從胃腸道吸收良好,進食不影響其生物利用度。吸收后與血漿蛋白大量結合,分布廣泛。服藥數周后達到穩態血漿濃度。
氟西汀基本由肝臟代謝,通過去甲基化作用生成活性代謝產物去甲氟西汀(demethylfluoxetine)。氟西汀的消除半衰期為4-6天,去甲氟西汀則為4-16天。主要經腎臟排泄。由于可分泌至母乳,所以建議向孕婦及哺乳期婦女處方要謹慎。
在多項針對憂郁癥患者進行的安慰劑和活性藥物對照臨床試驗中,以漢密頓憂郁量表(HAM-D)作為評估工具,已經證實氟西汀對憂郁癥的療效明顯優于安慰劑。針對強迫癥和神經性厭食癥患者的試驗也有類似的結論。
不良反應及副作用
根據禮來公司百優解的使用說明書,服用氟西汀的常見不良反應有:全身或局部過敏,胃腸道功能紊亂(如惡心、嘔吐、消化不良、腹瀉、吞咽困難等),心跳加速,厭食,頭暈、頭痛,睡眠異常,疲乏,精神狀態異常,性功能障礙,視覺異常,呼吸困難等等。 對于正在使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等藥物者,應禁用氟西汀。對于肝功能不全者,氟西汀和去甲氟西汀的半衰期分別增至7天和14天,因此應考慮減少用藥劑量或降低用藥頻率。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布指出所有抗憂郁藥都有增加年輕人自殺可能性的風險。也有實驗指出服用氟西汀后,對于小孩可能增加了自殺可能性,而對于成人則可能減小了自殺可能性。
此外,亦部分有報導稱服用氟西汀可能引起暴力傾向增強。
臨床發現大劑量的服用氟西汀可能導致一些患者出現藥物性孤獨癥。但是停用后癥狀會消失。
濫用可能性
根據醫學上對濫用藥物的定義,由于氟西汀不會干擾多巴胺的分泌水平,因此FDA不認為氟西汀可被濫用。不過,亦有報告指「不影響多巴胺水平」只表示有關藥物不容易成癮,但不表示不會令人興奮。現時氟西汀的安全份量訂為約每周300-600毫克。
安全用量
根據禮來公司對其產品Prozac的詳細說明,藥廠根據在狗只上的實驗結,建議每日攝取份量不可超過80毫克,否則會引起肝代謝不良。現時在已知的接近200宗服用氟西汀致死的病例,死者均服用了數百毫克(超過20粒)份量的氟西汀。
丁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