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曾經(jīng)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的吉林廳,有一株非常具有當?shù)卮硇缘囊吧絽ⅲ@顆從長白山挖出的野山參據(jù)說已經(jīng)有160年的歷史了。整根野山參有三個蘆頭,每個蘆頭有四片葉子,所以這顆野山參總共有十二片葉子,這在野山參中是非常罕見的。所以一直以來都被很多人
曾經(jīng)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的吉林廳,有一株非常具有當?shù)卮硇缘囊吧絽ⅲ@顆從長白山挖出的野山參據(jù)說已經(jīng)有160年的歷史了。整根野山參有三個蘆頭,每個蘆頭有四片葉子,所以這顆野山參總共有十二片葉子,這在野山參中是非常罕見的。所以一直以來都被很多人視為寶貝。而據(jù)說這顆野山參的由來也是和一位長白山的采參人有關(guān),當時開挖的時候天空還瞬間電閃雷鳴,給這顆野山參賦予了不少神話色彩。再說這顆野山參的價值,居然高達200萬!
(一)野山參真有這么高的價值嗎?
世界上的野山參產(chǎn)地主要集中在中國、俄羅斯、北朝鮮三個國家。從這里我們也不難看出,實際上并不是哪里都有野山參的,我國的野山參主要的產(chǎn)地是在吉林省的長白山山脈。既然產(chǎn)地這么稀有,那野山參的價值高就不稀奇了,難怪能夠賣到200萬元。野山參除了產(chǎn)地比較集中之外,還要一個讓大家追求的就是它的藥用價值,人參的藥用價值是很高的,人參除了我們現(xiàn)在常有的叫法之外,也有其他的別稱,就比如:土精、神草。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年前,人參就已經(jīng)被發(fā)現(xiàn)了,并且還被用來入藥,而人參的主要藥用價值就是可以防治疾病,可以用來補氣生津,調(diào)理氣血。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治男女一切虛證,發(fā)熱、自汗、眩暈、吐血、嗽血、下血、血淋、 血崩、胎前產(chǎn)后諸病。”《日華子本草》記載:“調(diào)中治氣,消食開胃。”根據(jù)古代的典籍之中記載的人參,我們了解到的是它對于人體的益處是非常多的,不管是小病痛,還是為了保命,它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其實在古代,人參是只有達官顯貴才能用得起的上等藥材。這可能和它的功效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我們都很清楚,古代是有著非常森嚴的等級制度,除了上等的官員之外,老百姓都是屬于底層的勞動力,還有賦稅壓在身上,家中有人生病,能夠隨手在路邊采點草藥緩一緩就是很不錯的了;反觀統(tǒng)治者,他們的命是最值錢的,小病小痛都是用補藥吊著的,更別說是人參這等稀罕之物。有錢財?shù)娜耍匀皇腔ㄥX購買,那些沒有什么錢財?shù)娜耍抑械牟∪擞中枰@東西吊命,萬般無奈下就只能自己親自進山采挖。
1644年順治帝剛登基的時候,就對長白山下了禁令,封掉了長白山各個進山口,除了皇家的人可以進入之外,其他人都不可進入。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所尊崇的龍脈問題,而另外一方面就是為了長白山中的野山參和其他寶貝只供給皇室成員。
每年只有內(nèi)務(wù)府的人可以進入到長白山,挖野山參回到京城,給京城中的皇室和一些有功的官員享用。所以這就使得人參的價格更是賣到了天價,再加上古代的人非常注重溫補,人參就成為了他們最好的選擇。
人參的價格在乾隆皇帝統(tǒng)治時期漲的是最快的,一根就價值千金。除了人參本身的藥用價值,還有統(tǒng)治者宏觀調(diào)控政策,這就使得對于人參這種貴價藥材的追求,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下層百姓都非常的狂熱。
而現(xiàn)在我們所知道的野山參是非常少的,很多都是經(jīng)過人工栽培,功效上肯定是不如天然野山參那么好。所以這也使得野山參的價格非常的昂貴,這也恰恰印證了物以稀為貴的說法吧!
(二)采參人孕育而生
在長白山當?shù)亓鱾髦S多和采參人相關(guān)的故事,我們前面有說過,在清朝時期,清朝的順治就對長白山下達了禁令,但是這樣也還是抵擋不住民間對于采參的執(zhí)著。現(xiàn)如今的長白山區(qū)里佇立著一塊長白山采參人的石碑,這說明采參人在很早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了。
采參人的始祖,被稱作是他們的山神。這個山神其實也是一位采參人,據(jù)說當年山東鬧饑荒,這位采參人的母親得了重病,大夫診斷結(jié)果出來說是要用人參作為藥引子才能醫(yī)治其母的病。采參人是一位孝子,自然不愿意看著母親被病痛如此折磨,他聽了大夫的話,就一個人離開家鄉(xiāng)來到了吉林,當時清朝的官兵守在山中,他一路躲避官兵的追捕,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同來采參的吉林當?shù)氐男』铮瑑扇藳Q定結(jié)伴同行。
兩人找了好久,好不容易找到了野山參,但是那名小伙卻不見了,采參人很擔心他的同伴,就一直在林子里面尋找他。三天過去了,依然不見小伙子的身影,而自己也沒有找到出去的路。后來由于體力不支,他只能在山中的一個大石頭旁邊睡下,而這幾天他沒有吃任何的東西,他漸漸地就失去了生命體征。在人世的最后一段時間里,他把自己的遭遇寫在了那個石頭上。后來,這名采參人也成了長白山的山神。
當?shù)厝苏f因為山神保護著長白山的人參,進山來采摘人參的人都有著一個傳統(tǒng),一定要事先知會一下山神,所以每次進山采參的人都會對他拜一拜,再往前尋找他們需要的野山參。
挖出了200萬野山參的人自然也是在老一輩的采參人中聽說過這么一個故事的,采參人正是在這些故事和傳說中孕育而生。雖然他們也是采參人中的一員,只不過,他們不生活在清朝,而是生活在現(xiàn)代。所以也就不用擔心清朝時期的禁令,只需要體格健碩,服從命令,就可以在老把頭的帶領(lǐng)下進山找到野山參。
(三)采參人挖到罕見野山參
在長白山村民的眼里,要挖到一顆品相好的野山參并不是什么簡單的事情,需要花費的精力是非常巨大的,找到一顆高價值的野山參也是一種看機遇的事情。但是野山參的價值就是大家找尋的主要原因,至于是否需要很大的精力其實也就沒有那么重要了。
1981年,這個名叫董德雙的采參人,第一次踏上了放山路,放山就是采參人間的行話,意思就是在深山中去找野山參,然后挖野山參。作為長白山當?shù)氐拇迕瘢恢庇兄粋€傳統(tǒng),就是成年的時候就需要進山去采挖野山參,但是采挖野山參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自然 是要和同伴一起去的,當時和他們一起的還有一個老把頭,老把頭是放山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人,能夠做老把頭的都是有著許多年經(jīng)驗的放山人,對于長白山的地形也會比較熟悉,也是為了避免在途中出現(xiàn)意外。
一行人在出發(fā)之前就帶了在山中所需要的生活用品,為了防止山中天氣多變,自然也帶了雨具和厚的衣服,采摘人參需要用到的必備工具也都要準備好。東西帶齊全之后,老把頭還會親自過來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什么遺漏。在把同行的人都檢查了一遍之后,老把頭才定下放山的日子。
在約定好的那一天,董德雙和同村的其他小伙子們被老把頭排成了一字橫隊,他們的行對才從村子里正式出發(fā)到那一座神奇的長白山深處尋找野山參。一行人一路走,一路用手中的“索羅棍”撥草,畢竟是深山密林,所以大家走得也比較小心。進山了之后時間過得就比較慢了,為了不迷失方向,老把頭會在途中讓大家休整一下,然后就清點人數(shù),繼續(xù)前進。
董德雙也不記得自己走了有多久,只知道天色越來越暗,突然在他們一行人中的一個小伙喊了一聲:“棒槌!”老把頭也非常激動:“什么貨?”小伙回到:“二莢子。”董德雙聽到以后非常興奮,心想這下好了,大家也沒有走多遠就有了收獲,是不是可以回到家中了。
沒等他的小心思落地,只見老把頭跑到這邊之后,看了看這個野山參的品相,對大家說:“這個不行,品相不怎么好,而且賣不了好價錢,年份也比較短。”聽到老把頭這樣說了之后,一行人又繼續(xù)往更深的林子里面走去,這樣走啊走,一路上大家偶爾也會發(fā)現(xiàn)一些貨,但是老把頭鑒定了之后都說不行。漸漸地大家也精疲力盡,都想著算了、不找了,估計今年是沒戲了。董德雙原本想著這次來一定要有所收獲的,但是看到大家都挺喪氣的,他也有了想要放棄的心思。
“老把頭,你說我們今年是不是沒戲了啊?”董德雙問道。老把頭笑了笑,“這才哪到哪,我們以前一放山一個月的都有,我們才走了十天不到,你們就這樣了,年輕人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聽到老把頭這樣說,董德雙心中也不免郁悶了起來,他一個人走到了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想要靜一靜。但沒想到他剛坐下,居然就看到了一顆人參果實,那顆果實的顏色非常鮮艷,呈現(xiàn)出亮紅色。董德雙心想,不會是自己看錯了吧,他揉了揉眼睛“沒錯呀。”隨后就開始喊道:“棒槌!是棒槌!”老把頭也尋聲過來,其他人聽到之后,突然也都來了勁兒。點了點人數(shù)之后,大家就朝著那個耀眼的紅色亮光發(fā)出的地方走過去。到了地方之后,老把頭看得更加地清楚,他非常激動地對一行人說道:“棒槌鎖和索羅棍。”董德雙立刻拿了出來,然后把棒槌用紅繩子鎖了起來,隨后老把頭就帶著大家對長白山的山神磕頭,感謝山神賜給大家的驚喜。
儀式過后就要開挖了,老把頭讓大家把事先準備好的挖參工具拿出來,第一挖下去,天空突然就黑了,隨后一陣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下,老把頭卻非常高興:“天意啊,我們是找到寶貝了,只有寶貝才會引起異象。”天上的雨越下越大,始終沒有停下來的趨勢,老把頭先讓大家不要離開這里,就在附近落腳,然后又讓大家分別打傘守在棒槌的身邊,避免野山參跑掉。于是一行人就輪流著一晚上沒有睡,在它旁邊值守著。
好不容易撐到了天亮,雨也停了。大家這才投入到挖參的工作中,為了不破壞野山參的完整,在老把頭的指揮下,大家挖得特別得仔細,忙活了幾個小時之后,那一株野山參終于被挖了出來。老把頭看了之后大笑道:“真不錯,我們挖到的這顆參少說也有上百年。”
董德雙聽后也非常開心,這么多天他們一行人在密林中受了不少的苦,一路上不知道被多少的蟲蟻叮咬,遇到了多少的毒蛇,好在這些都是值得的,讓他們找到了這么好的野山參。
一行人下山之后,他們就準備稱一下這棵老山參的重量,這一稱,居然足足有九兩二錢重,村里人聽到董德雙他們在山中尋得了寶貝,都來觀看。村里比較老的人說:“可以找個專家來估價,這么大的野山參肯定值不少錢。”
隨后董德雙就找到了專家來估價,專家在看到這顆野山參的時候也非常驚喜,因為常規(guī)的野山參在重量上面是有說法的:七兩為參,八兩為寶。所以董德雙他們挖到的人參達到了九兩二千那就是野山參的寶中之寶。一般的野山參是一個蘆頭一個莖葉,董德雙他們挖到的是三個蘆頭,三個莖葉,最大的人參是六匹葉子,董德雙他們挖到的卻是十二匹葉子,這是非常罕見的野山參。
專家在鑒定之后給出的名稱是“寶王參”,估價大約有200萬人民幣。董德雙和其他一起挖出來的人商量了下,決定把這顆“寶王參”出售,然后大家就把錢平分了,而這顆“寶王參”也正式入駐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吉林廳做當?shù)卮硇哉故荆屓澜绺嗟娜酥懒怂拇嬖凇?/p>
不得不說董德雙他們這一群放山人運氣是真的好,這樣的好事可不是誰都能碰上的。為了保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和這些珍貴的野山參,我們更加應(yīng)該注重對于長白山地區(qū)的生態(tài)保護!
丁陽東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wù)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