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6月18日,知乎獨家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首次對外發布“政務、媒體機構號影響力排行榜(5月)”。榜單參考知乎平臺近30個數據指標,對機構號從內容發布數量、傳播效果、互動頻率、專業程度等四個維度進行綜合評估。
首期榜單中“我們的太空”“健康中國”“莫高窟”分別以89.64、84.09、77.93位列政務影響力排行榜前列,“新華社”、“人民網”和“封面新聞”摘得媒體影響力排行榜前三甲。據悉,該榜單后續將于每月初發布,全方位呈現知乎平臺政務、媒體機構號生態新特征和傳播新模式。
普及常識緊跟熱點 快速響應網民關切
任何領域話題一旦走向深度討論,往往需要借助專業知識給出判斷和解讀。匯聚大量專業人士的知乎,也因此成為輿論產生與討論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在今年疫情攻堅時刻,知乎聯合新華社、健康中國等41家政務和媒體機構號共同發起戰“疫”專屬提問,引發網友圍繞疫情進展、防護舉措等內容展開討論。與此同時,超過3000家權威媒體和專業機構在知乎全方位實時回應網民關切,產出超2萬篇專業科普內容,獲得近1.6億次閱讀量。知乎成為實時了解疫情進展,學習防護知識,辟謠解惑的重要宣傳陣地。
今年5月初,“男子強奸10歲百香果女童致死”一案再次引發站內熱議,對于該熱點事件,紅星新聞第一時間發布審判結果及專業分析,獲得超8000人贊同及近3000人評論互動,相關內容平均瀏覽量超過9萬。除此之外,觀察者網、環球時報等媒體機構號,也就涉港涉臺、疫情防控、中外關系等熱點問題與網友積極互動,離互聯網青年更近一步。
公安部門“四平警事”入駐知乎后,發布多條趣味普法短視頻,均獲得了超百萬的播放量。其中,題為《半個派出所的警力出去抓人,就因為一骨碌繩子嗎?》的短視頻,以400多萬的播放量成為5月政務號爆款內容。權威信息通過接地氣的視頻形式表達,為網友們帶來了更新鮮的普法視角,讓枯燥的政務普法煥發了新活力。
放大權威聲音 知乎成政務傳播新陣地
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情況,給兩會的報道提出了新挑戰,對此各大新聞媒體積極創新傳播方式,通過直播、短視頻、線上問答互動等多種形式,實現了互聯網語境下政務內容的遠程立體化傳播。
今年兩會期間,知乎聯合人民網進行了包括兩會會場紀實,部長與代表委員通道和相關新聞發布會等重要環節的11場直播,將兩會盛況直觀呈現在網友面前,并通過留言和評論,實現了人民群眾與部長、代表委員們的實時交流互動。同時,人民網發布了與兩會熱點議題相關的視頻、文章和回答,更加全面呈現兩會實況。
知乎與新華社聯合推出“兩會云問答”,圍繞抗擊疫情、脫貧攻堅、個人奮斗等主題,邀請鐘南山、雷軍、姚明、張文宏、雷佳、郎朗等跨界提問,吸引3.2億人次參加、獲得450萬字互動。本次“兩會云問答”不僅充分激發了網友的參與熱情,也通過形式的創新進一步體現了人民群眾的需求,為兩會作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決策貢獻了有益助力。
從2017年底開始,知乎主動為企事業單位提供機構號服務,目前已有4萬多家機構號入駐知乎。2019年下半年以來,知乎“國家隊”機構號規模進一步壯大,最高人民檢察院、交通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資委、衛健委等國家機關,新華社、人民網、央視網、光明日報等中央媒體陸續入駐。知乎日益成為黨政機構與網民互動交流的新選擇和政務傳播的新陣地,助力官方權威信息更快更準的觸達民眾。
據了解,自2010年成立以來,知乎憑借獨特的產品機制,以及結構化、易獲得的優質內容,逐步聚集了中文互聯網科技、商業、影視、時尚、文化等領域最具創造力的人群。近年來,知乎大力推動內容視頻化升級,已成為文字、視頻并重的新型內容平臺,平臺討論話題也呈現出全民關注的熱度與高度。
陳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