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繼百度上線服務中心,推出整合式快遞服務入口后,微信也于 6 月 1 日正式上線 “微信寄快遞”小程序。至此,在 “快遞寄件服務”這一戰場上,BAT 三家再度聚首。
不過,從功能上看,相比百度和阿里,“微信寄快遞”小程序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微信寄快遞”小程序只支持韻達、中通、百世和京東四家快遞公司,而百度的快遞服務入口則聚合了京東、順豐、德邦、快遞 100、中通、申通、韻達、百世等幾乎所有快遞企業,用戶可獲取快遞單號查詢、上門取件、同城直送以及運費查詢等一站式快遞服務。
“快遞寄件服務”為何成為 BAT 三家爭奪的新高地?有分析人士指出,三家爭奪 “快遞寄件服務”,并不僅僅是想在快遞市場中分一杯羹,更重要的還是服其電商化戰略。
阿里自不必說,作為國內電商巨頭,物流一直是其短板,也是阿里一直在加碼投入的版塊;騰訊近年來也一直在加緊布局電商業務,如今的騰訊系旗下擁有京東、拼多多、蘑菇街、唯品會等多家國內知名電商企業,主攻社交電商。
作為國內搜索一哥,百度近幾年也在持續布局電商。去年 8 月,百度宣布戰略投資有贊,雙方依托智能小程序,聯手為品牌商打造 “有交易能力的新官網”;今年 5 月,百度戰略投資有贊正式交割完畢,這也被視為是百度向外界釋放其在電商和直播帶貨業務上的雄心。隨后,又有媒體報道百度正在籌備 618 頻道、復制 “寶藏湖北”模式,在 618 期間推出 “寶藏四川”直播帶貨活動等諸多消息。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從百度近期的一系列布局和動作來看,加碼電商已成定局。對于百度和騰訊來說,上線 “快遞寄件服務”,一是因為快遞服務能為其電商平臺提供基礎支持,提升用戶體驗和粘性;二是快遞服務與交易息息相關,有助于培養用戶在其平臺上的購物習慣。
目前騰訊和百度的用戶規模都已超過 10 億。無論是微信還是百度 App,都已不再是單純的工具,而更像是服務陣地,特別是對于百度而言,在快遞領域的發力有助于其將已有的基礎用戶轉化為交易用戶。雖然在電商體量上還無法與阿里抗衡,但騰訊和百度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電商路徑,而馬上到來的 618 無疑就是最佳的驗收場景。
王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