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0月13日至14日,2018年國際大學生類腦計算大賽總決賽在清華大學舉行。本屆大賽吸引了84個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所的近300支隊伍報名參賽,參賽作品涵蓋了硬件、算法、軟件、應用等多個方面,經過嚴格篩選和評審,最終組委會評選出16支隊伍晉級決賽。同時大賽邀請了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英國肯特大學、中科院自動化所、中科院計算所、中國傳媒大學、天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和北京靈汐科技的教授和專家擔任評委。
薛其坤在開幕式上致辭
10月13日總決賽拉開帷幕,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在開幕式上致辭。他介紹了大賽舉辦的背景和目的,并對到場嘉賓和參賽隊員致以親切問候,表達了清華對于本次大賽寄予的期望和信心。
孫茂松作報告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孫茂松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題為“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從機器翻譯到古詩生成”的學術報告。孫茂松闡釋了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究范式,經過了從基于規則的理性主義到基于統計的經驗主義的轉變,但是當前純粹基于統計的神經網絡在處理復雜語義任務時力有不逮,通過神經網絡學習高頻次語言規則和在網絡中加入常識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案。
施路平作報告
清華大學類腦中心主任施路平教授作了題為“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類腦計算”的學術報告。他表示,當前人工智能在解決數據充足、知識完整、靜態、確定且單一的問題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處理小樣本、非確定、動態和多系統復雜任務時還需繼續探索。人工通用智能是最佳解決方案之一,將腦科學與信息科學結合發展的類腦計算是發展人工通用智能的有效方法。
晉級總決賽團隊進行路演
下午,晉級總決賽的團隊在電子工程館11層會議大廳進行路演。16支隊伍的海報圖文并茂,實物展示引人入勝,吸引了校內外各界人士前來觀摩。觀眾們在感興趣的海報前駐足、欣賞、提問和探討,現場氣氛熱烈。經過評委現場評審,12支隊伍晉級10月14日的答辯環節,角逐最終大獎。
參賽選手答辯
10月14日,參賽選手最終答辯。闖過預賽且在路演中順利通過的12支隊伍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了時長15分鐘的詳細介紹和演示,評委老師進行了詳細點評,并指出了作品未來的提升方向和研究價值。
頒獎儀式
經過6個多小時的精彩答辯和評委們的專業評審,中科院自動化所參賽作品《基于情境信號的連續多任務學習》獲得本屆大賽最高獎。
頒獎典禮后,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主任黃鐵軍教授對大賽進行了點評。他表示,類腦計算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前沿交叉研究領域,鼓勵大家跳出思維框架,要以引領的姿態,勇于開拓新的研究方向。
清華控股副總裁趙燕在閉幕辭中感謝清華對比賽籌備的大力支持,他表示,比賽雖然結束,但類腦計算研究依然繼續,希望大家在將來的類腦計算研究工作中再接再厲,再創輝煌。
2018年國際大學生類腦計算大賽由清華主辦,清華大學科研院、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承辦,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北京靈汐科技有限公司、IEEE清華大學學生分會協辦,同時邀請教育部科技司和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擔任大賽指導單位。大賽旨在推動類腦計算研究及其在各種領域的應用,鼓勵大學生技術創新,通過實踐提升專業技能,讓更多人了解并關注類腦計算這一前沿創新技術領域。
金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