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9月27日下午,《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英文版發布會暨人工智能國際對話會在清華大學舉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薛瀾,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國際計算語言學協會(ACL)主席周明,日立(中國)研究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陳楊秋,西門子中國研究院數據分析研發部總監田鵬偉,騰訊公司產業政策部總監曹珅珅,商湯科技首席人力資源官兼全球業務拓展事務負責人黃繼功等嘉賓共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領域的熱點話題。清華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近200人參加了報告會。
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聯合舉辦,旨在鼓勵各界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發展相關議題上進行深入的交流與合作。會上發布了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中心主編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英文版。
薛瀾發表主題演講
薛瀾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并介紹報告的主要內容及研究成果。薛瀾表示,該報告從技術發展、市場應用、政策環境和社會影響四個角度闡述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歷程。報告還對中國與發達國家在人工智能發展方面進行了多維度比較,并分析了中國在人工智能發展方面的優劣勢以及國際競爭地位。薛瀾說,很高興能夠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來到蘇世民書院,分享對于人工智能發展及其影響的觀點。我們需要盡早思考如何應對潛在的社會治理以及倫理問題。同時,在人工智能及其他新興科技領域中,存在許多國際協作的新機遇,我們需要為國際對話搭建更多平臺。
報告最初于今年7月以中文發布,旨在探討人工智能的定義、相關技術發展及其在社會各界的普及程度。報告亮點包括:在人工智能專利布局方面,中國、美國和日本居全球前三;以人工智能人才規模計,美國與中國領先全球;清華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擁有全球最多數量的國際人工智能專家;在中國發表的高影響力頂尖人工智能論文之中,53%是通過國際合作完成;北京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居全球第一;上海、深圳與杭州也位列全球前二十;人工智能相關專業課程尤為受到年輕人的喜愛;高校與網絡平臺提供的課程數量呈增長趨勢。
對話環節由薛瀾主持與會嘉賓就AI的發展各抒己見,并就薛瀾提出的問題作出精彩回答。
周明談微軟在AI技術方面的發展
曹珅珅談AI技術與互動平臺的發展
黃繼功談AI發展與商業機遇
關于AI領域是否存在投資過熱的現象,周明表示AI是近年來的一個熱門話題,確實存在某些盲目的投資,但是目前應對AI技術持有包容的心態,相信AI技術可以為社會生活帶來許多便利。曹珅珅認為,AI技術的討論還遠遠不夠,現階段的研究還只是冰山一角。黃繼功則認為對于AI的投資并沒有過熱,AI的本質是數據,現階段積累數據很容易,但應用和分析數據還有很多發展空間,這些都蘊藏著商業機遇。
陳楊秋談日立與AI
田鵬偉談AI技術與產業發展
關于全球視角下企業如何在AI領域競爭與合作的問題,陳楊秋認為,合作與競爭都必不可少,各國都有自己的AI技術優勢,可以充分發揮特色。田鵬偉表示,西門子主要關注工業AI技術的開發,目前該市場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需要更多合作。周明提到,在AI技術領域,合作是主流,要努力把技術應用到垂直行業,幫助技術伙伴更好開發技術,打造人類更美好的未來。
觀眾積極提問
問答環節,嘉賓就跨國企業在AI領域的合作、AI對隱私的保護以及政府和公司如何把AI控制在合理范圍等問題,與現場觀眾進行交流討論。
活動現場
張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