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謝謝我們咧小心甘乖乖些。”“既然是大家的小心甘,那就一定要平平安安。”“辛苦噠,小心甘!感謝你們對我家鄉的付出。”“重慶人民感謝小心甘。”“心甘寶貝兒~感謝!”在甘肅森林消防官方抖音的主頁,打開其中一個視頻,評論區里便能看到這些來自重慶網友數不清的“小心甘”評論,除了被廣大網友整破防,重慶官方也為這支隊伍打call。8月28日上午,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隴南支隊被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聯合授予“感動重慶”特別獎,該支隊政治委員唐時軍代表隊伍領獎。那么,這支被重慶人民稱為“小心甘”的駐“渝”隊伍為什么能夠“感動重慶”呢?
八月中旬以來,重慶多地突發山火,在國家森林資源和人民生命財產面臨嚴重威脅的緊要關頭,駐防隊伍近百名指戰員聞令而動,緊急馳援,先后深入涪陵、北碚、巴南、江津、南川、大足、璧山等地連續進行滅火戰斗14天,指戰員每日睡眠不足2小時,鏖戰300小時轉戰7個火場。就在隊伍打完第七場火剛剛休息了僅半天時,奉節又山火告急,駐防隊伍再次緊急出動,長途機動10余小時星夜馳騁奔赴奉節撲救山火。
在隊伍圓滿完成奉節火災撲救任務凱旋歸建途中,車隊行駛至距離營區僅不到80公里時,接到重慶市應急局再次商請,隊伍立刻調轉車頭直奔長壽火場,在連續刮風、滿山荊棘、山高坡陡等不利條件下,隊伍僅用半個小時便將明火撲滅。駐防隊伍連續奮戰18晝夜超負荷作戰,轉戰奔襲6000里路,成功處置9起山火,全程打頭陣、攻險段,高效完成任務區撲火任務,充分發揮了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作用,生動詮釋了新時代“最美火焰藍”的使命擔當。據了解,該支隊重慶駐防隊伍在這場9戰9捷的山火撲救中,投入火場最早、撲救時間最長、轉場次數最多、任務最為艱巨。
森林消防隊伍不僅是黨和人民的“守夜人”,更是守護綠水青山的“綠色衛士”和生態文明的踐行者,秉持這一理念,駐防隊伍在此次撲打的9場火災中,無論是面對六七十度的陡坡,還是滿山荊棘的植被,或是高差百米的山頂,指戰員始終堅持火頭燒到哪兒,水泵就架到哪里,水槍頭就追到哪里,沒有路就踏出一條路,只有火燒不到的林子,沒有汗水流不到的山頭。
哪怕被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疼暈在火場,在醫院醒來后依然要堅持上一線的消防員凌杰,哪怕超負荷連續作戰在火燒跡地里累到吃著面包都會睡著的消防員唐召成,哪怕被“火魔”炙烤到脫水導致手抖得連吸管都無法插進藿香正氣水瓶中的消防員龔其暢……他們也要在人力輸出的極限強度下盡全力保護每一根草、每一棵樹,用生命踐行守護林海的錚錚誓言。
他們本是一支來自西北甘肅的森林隊伍,卻早已將應急事業的情懷種在了巴渝大地,結下了深厚的友誼。2022年2月20日清晨7時30分,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隴南支隊隆重舉行赴重慶駐防隊伍出征儀式。當日上午8時,隨著一聲令下,該支隊具有“高原滅火勁旅”之稱的合作大隊,便開始千里奔赴重慶跨省駐防。為保護重慶市生態資源環境,該駐防隊伍在重慶市重點林區、景區開展防火宣傳、防火勤務、聯合督查、聯演聯訓、林區踏查、助民幫困等工作,并擔負森林草原火災撲救、跨區增援等綜合性應急救援任務。
從北緯35°到北緯29°,從海拔3000米到海拔400米,從甘南草原到山城霧都,從2021年7月份出征,到2021年9月份歸建,再到2022年2月份再次出征,這支隊伍在駐地和重慶市之間已經來回機動了3000余公里,他們就像“候鳥”一樣往復遷徙在綠色和平安之間,北上守護甘南高原,南下守護巴渝山城,作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這不僅是高度和溫度的跨越,更是對黨和人民忠誠度的考驗。
當“火魔”肆虐之時,他們奮不顧身,逆火而行,當擊退“火魔”之后,他們默默離場,將榮譽留給后來人。重慶的這個夏天真的很熱,但45攝氏度的高溫卻抵不過他們在火場一線眾志成城的熱情,倘若沒有心“甘”情愿的付出,這場跨越千里的守候便不會有矢志不“渝”的“感動”,這份感動不僅是黨和人民賦予這支隊伍的殊榮,更是他們在應急救援事業道路上繼續奮勇前行、“甘渝”同心的不竭動力。出征的號角不知何時再次響起,但是他們——甘肅森林消防總隊隴南支隊重慶駐防隊伍,時刻都在準備著……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伊曉明
通訊員 李藝豪 文/圖
來源: 蘭州日報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