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細胞》雜志上,我國科學家發現人基因組內的休眠古病毒可促衰老,研究中還證明了這些基因的“復活”,能夠延緩組織和機體的衰老,這些相關研究都在《細胞》雜志上發表。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慧表示,人基因組中8%的“化石”序列整合均來自古病毒基因,也是第一次發現它的活化性能誘發衰老。
百萬年來,人類免疫系統一直在積極的應對病毒入侵,將其整合到人基因組中由宿主細胞的遺傳進行調控系統接管,共同進化。隨著年齡的增長,遺傳調控開始“脫節”,古病毒基因原件通過逃脫監管被喚醒,導致衰老。
為了找到古病毒基因被喚醒的機制,研究團隊通過對不同衰老體系研究,例如兒童早衰綜合征、成年早衰綜合征等等,進行轉錄、調研。憑借科學的交叉技術,最終鎖定到古病毒活化“源頭”。
搞清機理后,團隊繼續探尋抑制病毒的方法。劉光慧表示,是可以利用基因邊際手段對古病毒基因復活的調控原件沉默,衰老細胞中DNA變松弛,導致古病毒基因的轉錄被激活,翻譯出了病毒蛋白,包裝成病毒顆粒。
而通過整個潛伏、復活、細胞間傳遞等不同環節的解析,研究人員開發出更多抑制策略。
目前,該研究創造性地提出了古病毒復活介導衰老程序化以及傳染性的理論,通過對分子成像、病毒學、免疫學、化學生物學交叉技術動態捕獲的國恥,加大了衰老程序化、級聯放大干預性提供了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