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胃鏡檢查是發現早期上消化道癌的黃金標準,是任何其他胃腸檢查所不能替代的1胃鏡分類1、超聲胃鏡:超聲胃鏡實際上是胃鏡檢查和超聲波檢查的結合,是普通胃鏡檢查功能的延伸。2、普通胃鏡:對應有痛胃鏡,就是普通胃鏡,做的過程中患者會有惡心、嘔吐、腹痛
胃鏡檢查是發現早期上消化道癌的黃金標準,是任何其他胃腸檢查所不能替代的
1胃鏡分類
1、超聲胃鏡:超聲胃鏡實際上是胃鏡檢查和超聲波檢查的結合,是普通胃鏡檢查功能的延伸。
2、普通胃鏡:對應有痛胃鏡,就是普通胃鏡,做的過程中患者會有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等不適。
3、無痛胃鏡:無痛胃鏡就是沒有痛苦的胃鏡,主要是在麻醉師的幫助下,通過靜脈麻醉,讓患者睡著了,做胃鏡時完全沒有痛苦,沒有感覺。
2食管-胃解剖結構
1、食管解剖:
食管為扁長的肌性管道,上端在第6頸椎下緣與咽相接,沿脊柱前面下行,約平第10胸椎體的左側,穿膈的食管裂孔進入腹腔,與胃的賁門相續,全長約25cm。食管依其所在部位,分為頸、胸、腹三部:頸部較短,自起始端至胸骨頸靜脈切跡平面,長約5cm。其前壁與氣管相貼,后與脊柱相鄰,兩側有甲狀腺側葉和頸部大血管;胸部較長,位于胸骨頸靜脈切跡平面至膈的食管裂孔,長約18~20cm。
食管的全長有3處狹窄:第1處狹窄位于食管的起始處,距中切牙約15cm;第2處狹窄位于食管與左主支氣管交叉處,相當于胸骨角水平,距中切牙約25cm;第3處狹窄位于食管穿經膈處,相當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約40cm。這些狹窄是異物容易停留的地方,也是食管癌的好發部位。
2、胃的解剖
胃屬于消化系統的一部分,是人體內的一個器官。胃的作用主要是將大塊食物研磨成小塊,并將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成較小的分子,以便于進一步的消化和吸收。胃可以吸收少量水和少量酒精以及很少的無機鹽。胃有胃腺,可以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鹽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質。
胃壁自內向外分為黏膜(黏膜由上皮、固有層和黏膜肌層組成)、黏膜下層、肌層與外膜(漿膜)四層。
胃有兩壁、兩口和兩緣。
兩壁:前壁和后壁;
兩口:即入口稱賁門,與食管相續;出口稱幽門,與十二指腸相接。在幽門的前方可見清晰的幽門前靜脈,是手術時確認幽門的重要標志。
兩緣:即上緣凹而短,朝向右上方,稱胃小彎,其最低處彎曲成角狀稱角切跡(angular incisure);下緣凸而長,朝向左下方,稱胃大彎。
胃可分為4部分:
①賁門部,在賁門附近,與其他部無明顯界限;
②胃底,指賁門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
③胃體,指胃底與角切跡之間的部分;
④幽門部,自角切跡向右至幽門(臨床常稱此部為胃竇)。
幽門部的大彎側有一不太明顯的淺溝稱中間溝,此溝把幽門部又分為左側的幽門竇和右側的幽門管。
幽門竇近胃小彎處是胃潰瘍和胃癌的易發部位。
3胃鏡檢查的適應癥
1、存在上消化道癥狀(如燒心、吞咽困難、上腹痛、嘔吐等),懷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腸病變,臨床需要確診者。
2、已確診的上消化道病變,如消化性潰瘍、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治療后需要隨訪或觀察療效者。
3、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部位不明者。
4、影像學檢查發現上消化道病變,需要明確性質者。
5、上消化道異物者。
6、需要進行內鏡下治療者,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劑治療,胃早癌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等。
7、胃癌家族史及其他胃癌高危人群。
8、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要明確是否有胃黏膜病變者,或者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培養及藥物敏感性試驗以指導治療者。
4胃鏡檢查的禁忌癥
絕對禁忌:
1、各種原因導致的休克;
2、嚴重的心肺疾病、昏迷、癲癇發作、主動脈瘤、腦出血;
3、懷疑食管、胃、十二指腸急性穿孔;
4、急性重癥咽喉部疾病;
相對禁忌:心肺功能不全,出血傾向伴血紅蛋白低于50g/L,高度脊柱畸形,食管或十二指腸巨大憩室等。
5胃鏡檢查前準備工作
1、長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的患者,需與相關科室醫生充分溝通,在醫生檢查前需停藥1周,防止發生消化道大出血。
2、檢查前一天晚上10:00開始禁食、禁水至次日檢查結束。前一天少渣飲食(如稀粥、軟飯、爛面條、肉末、菜泥等),盡量不飲用牛奶或酸奶等影響檢查效果的食物,禁煙酒。
3、高血壓患者檢查當日早晨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壓藥物,防止檢查過程中因血壓過高發生不良反應。
4、糖尿病患者檢查當日早晨應暫停降糖藥或胰島素。
5、吸煙的患者,檢查前1天起還需戒煙,以免檢查時因咳嗽影響操作,同時,禁煙還可以減少胃酸分泌,便于觀察。
6、檢查前需完善血常規、肝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篩查。
7、就診時攜帶以往的就診病歷和檢查結果以便醫生參考;
8、檢查前應取下義齒(假牙),眼鏡等物品,以免影響檢查。
9、年紀較大的患者還需要完善胸片、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檢查,以評估患者能否耐受內鏡檢查。
10、注意調整好心情,保持良好情緒,如有不適要立即告知醫生;
11、檢查要求有直系親屬陪同,以便交代病情及簽字。
胃鏡檢查的并發癥和風險主要包括出血、穿孔、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咽喉損傷、下頜關節脫臼等,但常規檢查發生幾率都非常低,而且可以通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謹慎操作盡量避免。
6胃鏡檢查
胃鏡是一根長度1~1.5米,直徑約1厘米的軟管,管子前端是一個燈泡和高清攝像頭。
檢查把內鏡從嘴伸入到胃部,醫生可通過攝像頭觀察食道→胃→十二指腸有沒有異常,尤其是有沒有癌癥的征象。
7胃鏡檢查后注意事項
1、檢查后由于咽部麻醉作用未消失,仍需禁食、禁水2小時,2小時后可先試飲水,若無吞咽困難及嗆咳,再逐漸過渡到溫軟食物,如米湯、菜湯等;
2、檢查后:1-2日應避免刺激性飲食,禁止吸煙飲酒,喝濃茶,以減少對胃黏膜創傷面的刺激;
3、檢查后眼部可能會有疼痛及異物感或出現聲音嘶啞,一般3-5天內會好轉;
4、結合身體情況適當休息,不宜做劇烈運動;
5、檢查后三天內可留意大便顏色是否正常,如果出現柏油樣黑便,要及時就醫。
6、無痛胃鏡的患者術后不能駕車,不能從事高空、精細作業以防意外
8無痛胃鏡檢查注意事項
1、胃腸鏡手術前要求通過普通胃腸鏡檢查;
2、預約前需患者本人進行麻醉評估,可去止痛門診評估麻醉禁忌癥,無禁忌癥簽字蓋章后正常預約;
3、無痛胃腸鏡禁忌癥包括:
(1)患有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
(2)張口障礙、頸項或下頜活動受限、矮胖體型者會影響呼吸道開放,不宜做無痛內鏡
(3)非呼吸系統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中風、昏迷、肝腎衰竭、嚴重貧血以及高齡衰弱等一般情況太差者;
(4)消化系統疾病如食管、賁門、幽門和腸梗阻、嘔吐嘔血者存在潴留液反流誤吸者,應先進行胃腸減壓(插胃管)等預處理,排出潴留液后進行無痛內鏡;
(5)孕婦不宜做無痛內鏡;
4、麻醉方式采用的是靜脈麻醉,術后24小時不可開車,不可進行登高等運動,不能簽署重要文件等。
9如何讀懂胃鏡報告?
看報告最下方的『診斷』
胃鏡報告的圖片和大段的描述文字,非專業人士很難看懂。
所以對于一般患者來說,要首先看位于報告下方的『診斷』(或診斷意見)。
沒啥事兒的診斷有:
?未見明顯異常
?慢性淺表性(或非萎縮性)胃炎
專家解讀:未見明顯異常就是一切正常。有些人的診斷中有"胃炎"兩個字,但如果只是慢性淺表胃炎,且沒有明顯不適癥狀,就基本等同于正常!
可能有問題的診斷:
只要『診斷』中不止有慢性淺表性(非萎縮性)胃炎一種,還有其他的診斷,如:
?膽汁反流
?糜爛
? 潰瘍等...
解讀:如果出現這類診斷名詞,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醫生會判斷具體出了什么問題以及嚴重程度,再決定是不是需要治療~
胃鏡報告和病理報告一起看
有些可疑的異常,需要做胃鏡時取一塊組織(或切掉息肉)做病理活檢,判斷有沒有癌變風險。
病理報告會晚于胃鏡報告出來,和胃鏡報告相輔相成,要結合『病理診斷』一起看。
10胃鏡報告存在癌變風險
01.慢性萎縮性胃炎:
危險程度: ★★☆☆☆
說明胃不止是淺表發炎,深層的分泌胃液的腺體也被破壞,甚至慢慢消失。
中重度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有一定的癌變風險。
02.腸上皮化生:
危險程度: ★★★☆☆
指胃受到損傷后修復過程中,長出了類似『小腸、大腸』的細胞。
這種異常細胞范圍越廣,發展為胃癌的風險會逐步升高。
03.上皮內瘤變/異型增生:
危險程度: ★★★★☆
這是一種『癌前病變』,比前兩種情況都要更嚴重。說明一些細胞的結構已經發生了變異。
如果發展到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離癌僅一步之遙,也可以稱之為:早癌。
04.腺瘤性息肉:
危險程度: ★★★★☆
這是胃息肉中,存在一定癌變風險的類型。具體又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混合腺瘤,其中『絨毛狀腺瘤』癌變風險最高。
當然,如果已經發展到胃癌,病理診斷會直接寫明是哪一種『癌』。
無論哪種情況,在拿到報告后都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醫生會制定適合你的治療和隨訪方案,防止癌變的發生,或減緩癌癥的發展。
11胃鏡優缺點對比
普通胃鏡
優點:
相對方便:不用做太多的準備,也不一定要家屬陪同,一般只要沒有吃早飯,就可以做。
適用面廣:因為不用做麻醉,所以風險相對小一點,大部分人都能做。
比較爽快:雖然做的時候有百般不舒服,但做完后一般除了有喉嚨不舒服,其他都還好。
缺點:
百般難受:從進入嘴巴的那一刻起,你就開始忍不住的惡心,鼻涕眼淚一大把,越是害怕越是惡心,都有一種伸手拔鏡子的沖動。除非你對此毫無反應......
容易損傷:正因為你惡心不舒服,所以鏡子很容易就碰到你的"黏膜",造成損傷、出血。
影響觀察:只要你一打惡心,胃就縮成了一團,啥都看不見,只有繼續"打氣"等待;看著你這么難受,醫生哪里忍心慢慢做、好好看,趕緊做完結束吧。
無痛胃鏡
優點:
睡個大覺:整個胃鏡的過程,你都在睡覺,啥都不知道,只是在做美夢。
損傷較小:正因為你不會有惡心不舒服,所以鏡子可能造成的損傷機會也小了很多。
看得仔細:你在做夢,不會妨礙醫生看你的胃,他們就可以定定心心好好看你的胃,萬一發現了什么也可以仔細觀察,做個活檢,沒有人催。
降低風險:因為普通胃鏡會有刺激,血壓和心率會突然增高,無痛就沒有這個煩惱了。
缺點:
相對麻煩:和普通胃鏡不同,它有一些特別的準備要求(做之前6小時不吃,2小時不喝,要有家屬陪同,做完后不能開車)。
有點風險:畢竟是全麻,要打麻藥,風險比普通是要大點的,血壓下降、呼吸困難。麻醉有風險。
做后頭暈:盡管做的時候一點感覺都沒有,但是做完后會有頭暈,就像喝醉酒了一樣,但很快就好了。
有點點貴:和普通胃鏡比起來,它有點貴。
他倆有啥不一樣?
相同點:都要插管
即使是無痛胃鏡,也一定是用一根黑色管子(不到1厘米粗)從喉嚨面插到胃里去看,不插管那就不是胃鏡了。
不同點:一個醒著,一個睡著
普通胃鏡是局部口咽麻醉,一般是“利多卡因"什么的。所以只是咽喉部有點麻麻的,但你還是一直醒著的,聽得到醫生說了些啥。
無痛胃鏡是全身靜脈麻醉,一般是叫"丙泊酚"什么的。所以你是睡著了的,醫生做了什么你是不知道的,你一直在和周公約會。
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