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從2008年開始,房價一直保持著上升,房價會不會跌成了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如今風向突然發生變化,一直上漲的房價出現下跌,這對從事房地產行業的人來說可謂是巨大的打擊,不過對購房者來說卻是一大喜事。房價的高升房子除了住,還有投資價值,不少怕貨幣貶
從2008年開始,房價一直保持著上升,房價會不會跌成了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如今風向突然發生變化,一直上漲的房價出現下跌,這對從事房地產行業的人來說可謂是巨大的打擊,不過對購房者來說卻是一大喜事。
房價的高升
房子除了住,還有投資價值,不少怕貨幣貶值的人通過購買固定資產讓財富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這也讓房價變得越來越離譜,2008年時全國均價為3800元,到2021年時達到了10141元,一線城市的房價甚至到十幾萬一平。
每年都有人預測房子要跌,但每年的結果都是不斷上漲,房地產商賺得缽滿盆滿,瘋狂囤地、貸款修房,售賣期房成了常有的事兒。毫不夸張地說,只要和地產有上下游關系的,如鋼筋,水泥,裝修都賺了。
這些現實讓普通老百姓喘不過氣,在縣城買房都是舉全家之力付個首付,更不要說到大城市去買了,可即便如此,為了教育醫療生活,無數人咬緊牙關每月工資一發下來,第1件事就是還貸,數據顯示我國人均負債超20萬。
風向變化
然而從2021年開始,吹往房地產的風發生了變化,樓市情況急轉直下,無數房地產商面臨無錢可用的狀況,比如最出名的恒大,其負債超1.97萬億。這對全國樓市都造成了重要影響,找地區的房價一跌在這跌就拿東北鶴崗來說,最便宜時一平米只需要幾百元。
這種突變一直到2022年還未結束,無論是對房子有需求還是無需求的人都停下了腳步,選擇觀望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3104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8%,銷售金額為2965,5億同比下降22.7%。
在過去的10多年里,房價一直在上漲,國家不是沒有對其進行過調控,但每一次扛到最后的仍然是房地產,而它的價格也越來越高;那為什么此次會對房地產進行調控呢。
調控樓市的原因
之前政府的調控政策主要是針對購房者,比如限購,這使得當市場環境不好時,房企寧愿將房子爛在手中也絕不降價銷售,過上一陣子房子價格又上漲了,這也讓購房者捶胸頓足認為自己買遲了。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國家直接劃了三條紅線,堵死了房企融資的渠道,如果了解過往的政策就會發現,從2021年初就縮減銀行貸款規模。這對房企來說借錢修房的路子已經實現不了了,為了實現資金的快速回本,只能降低價格銷售。
而國家之所以此刻出手,對房地產商進行調控,其原因是方方面面的,其中就包括上文提到的居民負債率越來越高。幾千年的攢錢習慣就被10多年的房價干掉了。
其次也是出于中國整體經濟的考慮,90年代的日本之所以會出現經濟危機,就是因為過高的房價泡沫,例子已經擺在這兒了,中國不能走老路。隨著價格的上漲,房地產的泡沫也越來越大,國家的此次調控就是在它破滅之前將其主動戳破,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但目前來看僅是最低的負面影響就令不少企業受不住了。
樓市該怎么辦?
看著陷入低迷的房地產各個城市又開始救市了,出臺的政策也五花八門,如取消限購,降低住房貸款利率,調整公積金,縮減首付比例等。總之一句話,給予購房者更為寬松的購房條件,讓下跌的樓市看起來體面一點。
這不有的城市已經放寬外地的政策的,基本上是求著房地產商去開發,就拿廣州來說,白云區空港大道的一塊土地被賣出27億的天價。
從這也不難看出面對樓市人們的態度,普通人除有剛需之外,大多數還在選擇觀望,但對于那些有錢的地產商來說囤地買房依然在路上。
年年攀升的房價壓的人們喘不過氣來,現在對其進行調整后,多個城市的房價都有所下降,這種情況是過去13年里從未看到過的,這也說明如今的樓市已經到了不可不調的地步。在政策的調控下樓市稍微降溫,但對于一線城市來說,降溫還是有點困難,這里的房子本就勃生青睞,政策寬松后更是有人擠破腦袋去搶購。
其他國家的例子已經擺在面前,這也意味著對樓市的調控是必然的,因為它所帶來的后果是普通人所承受不起的。
陳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