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丨騾子馬編輯|米利暗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喜歡馬斯克的人和討厭馬斯克的人。喜歡他的人,把他當成怪咖發明家,拯救人類未來的救世主;討厭他的人,則認為他是個擅長營銷,忽悠人的大騙子。無論外界對他是什么態度,無可爭議的是,馬斯克是當今地球上最有錢
作者丨騾子馬 編輯 | 米利暗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喜歡馬斯克的人和討厭馬斯克的人。
喜歡他的人,把他當成怪咖發明家,拯救人類未來的救世主;
討厭他的人,則認為他是個擅長營銷,忽悠人的大騙子。
無論外界對他是什么態度,無可爭議的是,馬斯克是當今地球上最有錢的人。
他的財富曾一度相當于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的總和,2220億美元,按最近的匯率換算,相當于1.4萬億人民幣。
如果把馬斯克當成中國的一個省份,他可以排在天津和吉林之間。
支持者認為,照此速度,未來他可能會成為地球上第一個身價破萬億美元的個人;
討厭他的人卻覺得,馬斯克忽悠全世界人民的謊言泡沫,遲早都會破裂。
救世主還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騙子?
哪一面才是真正的馬斯克?
南非窮小子發家史
馬斯克出生在南非一個沒落的富人家庭。
童年時期家里的保險箱柜門經常因為錢太多關不上,但父母離異后,他的生活開始變得相當悲慘。
馬斯克從小就十分學究氣,愛看書,有時候一天能看兩本完全不同領域的書籍。
在初高中階段,馬斯克都因為太過博學,在同伴面前總是一副無所不知,指點江山的樣子,受到排擠。他甚至遭到了校園暴力,“被打得像剛參加完拳擊比賽”,后來馬斯克還因此去做了鼻子整形手術。
直到他逃離南非,到加拿大上大學的時候,他的知識儲備才變成了他的長處和優點,而不是挨打的原因。
在學校里他就開始關注可再生能源,并且修習了經濟和物理雙學位——注定了他不會滿足于悶頭做學術,而是把技術變成商業項目。
幸運的是,馬斯克一畢業,就趕上了洶涌而來的互聯網大潮,到處都是處女地,到處都是商機。馬斯克和弟弟無法置身事外,開啟了創業生涯。
他們成立了一家名為Zip2的公司。主要業務,類似于今天的大眾點評,把接頭小商販的信息放到互聯網上供人查閱。
但,不同的是,他們早在27年前就開始做這件事了。
Zip2很快被大公司收購,時年27歲的馬斯克凈賺了2200萬美元。
拿到錢馬斯克又馬不停蹄開始第二次創業。他把目光投向互聯網金融,成立了X.com——世界上第一款線上支付工具。后來,X.com與PayPal 合并,成了西方世界的網絡支付龍頭公司。
三年后,這家公司被ebay收購,馬斯克資產過億。
年僅31歲,依靠兩次成功的創業,馬斯克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從一窮二白的南非移民搖身一變成了硅谷寵兒,億萬富豪。
經常有人諷刺互聯網和消費時代,“把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聚集起來,就為了讓人多看幾秒鐘廣告。”
享受完互聯網紅利之后,這些事對于馬斯克來說,已經索然無味。他的興趣還是在改變人類未來上——比如,如果地球資源耗盡,人類將何去何從?
馬斯克給出了兩個答案:一是移民去火星,二是放棄化石能源。
于是,他在2002年親手創辦了SpaceX——造火箭、做實驗,為人類移民火星做準備;
2004年又成為初創企業特斯拉的最大股東——造電動車,擺脫人類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馬斯克曾夸下海口,兩家公司都會在一兩年之內打造出成熟的產品。
當然,就連他身邊的朋友都覺得他在說瘋話。
人們見過了太多富豪雄心勃勃進入太空領域,結果虧得傾家蕩產的故事;
至于電動車,媒體更是沒事就拉出來一頓鞭打嘲諷,“酷炫裝逼的玩具而已”。
更別說,一兩年之內。簡直天方夜譚。
馬斯克確實沒做到。此后四五年間,SpaceX發射的前3枚火箭,要么墜海,要么爆炸;特斯拉汽車交付遙遙無期,而且開發遠超預算。
馬斯克之前賺的錢,馬上就要燒得一干二凈。他開始變賣家產,大房子,私人飛機,統統賣掉,輪換著去睡朋友家的客廳。
2008年是馬斯克的至暗時刻。他赤手空拳來美國打拼,兩家公司都快搞得馬上破產,老婆也正在鬧離婚……
有一家權威汽車網站直接開了一個欄目,叫“特斯拉死亡倒計時”。
但命運并沒有這樣安排。
SpaceX “獵鷹一號”的第四次發射,成功了。
500個人花費了6年時間——比馬斯克原計劃多了四年半,終于成功。這是第一架由私人公司,而不是政府機構發射的火箭,而且只花了美國航天總局(NASA)的1/10價錢。
——美國航空業在上世紀70年代之后,技術發展幾乎停滯,昂貴、緩慢、效率低成了行業習慣,SpaceX 的出現,顯然改變了游戲規則。
馬斯克成功拿到了NASA價值20億的巨額訂單,救活了SpaceX,也救活了特斯拉。
后來的事大家也都知道,特斯拉推出了幾款產品,全球汽車產業風向變了,競爭者們紛紛涌入電動車賽道。
馬斯克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兩個行業的發展。
他也通過這兩件事建立了強大的聲望。
馬斯克推出的一系列項目,勾畫出了科幻片一樣的人類未來:
Space X :“移民火星,人類將成為跨星球生物。”
無聊公司:“用真空管道運輸乘客,從紐約到北京的時間不超過兩個小時。”
太陽城:“可倒轉的太陽能發電板。用戶不僅可以用這種發電板來免費用太陽能,還可以把儲存的電能回收,退給電力系統賺錢。”
特斯拉:“全世界每條高速路上都修了充電樁,而這些電來自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
除此之外還有腦接機、開發對人類友好的AI系統……
相信馬斯克的人,為他描繪的藍圖激動不已,對他的崇拜,也近乎狂熱。
通往世界首富的流量密碼
話又說回來,即便創造了諸多“奇跡”,時間進行到2018年,馬斯克也不過是個擁有120億美元的“小富豪”,距離排在富豪榜前幾位的一眾大鱷,還相去甚遠。
2018年是一個分水嶺。馬斯克和特斯拉董事會簽下一項薪酬協議,馬斯克未來十年,工資為零。董事會給他定下了12項目標,每完成一項,他就會得到期權獎勵,全部完成之后,他絕對會成為全世界最有錢的男人。
于是有人發現,2018年之后,馬斯克開始發力了——他發推特的頻率開始急速上升。
隔三岔五發表過激言論,罵總統,參與社會熱點,給泰國送潛艇,給烏克蘭送星鏈……
而在這個過程中,特斯拉股價暴漲,而他的身價也直線上升了將近20倍。
馬斯克擅長個人營銷,完全不是什么秘密。
當年馬斯克第一次創業成功,買下了人生第一輛邁凱倫跑車。他讓電視臺記者7點鐘準時守在家門口,見證他提車的一瞬間。
鏡頭前,只見他雙手插在胸前,目瞪口呆地地對著鏡頭說,“這車全世界只有62輛,而我就有一輛”,然后故作驚訝地感嘆:“這太瘋狂了,我簡直不敢相信!”
很快,整個硅谷都認識了這位風格浮夸的新秀。
推銷自家公司的技術,馬斯克更是不遺余力。
在SpaceX 建立之初他就雇了幾個拍紀錄片的人天天跟著自己。并且跟媒體吹噓,獵鷹火箭由他一手設計,當然這讓真正的幕后功臣憤怒不已,憤恨地表示“馬斯克極度膨脹。”
隨后他制造出了一臺7層樓高的模型運到NASA總部門口,然后召開盛大的發布會,昭示天下,“Space X的火箭更現代、更智能、更便宜”。
而實際上,“當時Space X一顆衛星都沒發射成功,但馬斯克已經把它吹得仿佛航空業的老大了。”
而進入自媒體時代,馬斯克不用叫記者上門了,他自己在家里動動手指,就能號令全世界。
截至今天,馬斯克在推特上擁有9400多萬粉絲,他的號召力,比很多一線娛樂明星、網紅,更為強大。
如果說世界首富跟我有任何共同點,那就是每天泡在互聯網上發各種無聊表情包,跟網絡噴子打嘴仗。
唯一不同的是,我說話像放屁,而每次他一張嘴都會掀起一場風浪。
馬斯克把推特簡介改成比特幣,一小時內比特幣上漲18%;
改成“快用Signal”(一款聊天工具),軟件下載量立即攀升到第一;
他隨手發了一條狗狗幣推特,狗狗幣暴漲12000%;
回頭再說一句,狗狗幣是“騙局”,幣值暴跌200億;
還有一次,馬斯克突然發了條推文,要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將特斯拉私有化。
420,在英語里跟“抽大麻(four-twenty)”讀音相近,馬斯克就是想玩個諧音梗。
當天開盤時,特斯拉的股價暴漲了11.2%。
馬斯克嘴巴一張一閉,資本市場翻天覆地。
因為馬斯克巨大的影響力,特斯拉甚至不需要任何廣告和公關團隊,只要馬斯克一個人的推特賬號,就足以碾壓所有競爭對手。
從諸多事件中,有分析認為,“如果沒有推特為馬斯克造勢宣傳,提供平臺,馬斯克不可能在短短三年內就登頂世界首富。”
流量就是金錢。馬斯克驚人的帶貨能力,說他是究極進化版的美國李佳琦并不為過,不過,李佳琦帶帶化妝品,人家帶貨帶的可是電動車、大火箭、數字貨幣,甚至人類的未來。
這一次霸道總裁式買下推特,或許并非像他自己所言是為了“言論自由”,而是為自己的事業版圖,再添一枚強大的“輿論工具。”
馬斯克最厲害的一點,可能就在于他僅僅完成了計劃的5%,他的自我營銷天賦就已經幫他把宏圖偉業擴散開來,讓很多人為他的構想激動不已。
馬斯克已經順利把錢賺到手,當上世界首富,而且在世界范圍內俘獲了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但你依然猜不透馬斯克。
他似乎是熱愛事業超越一切的實業家。
第一次和年輕女孩約會,馬斯克問她想不想看看自己的大火箭。
結果他真的向她展示了Space X 的火箭。
這不是段子,而是馬斯克的第二任妻子親口講述的故事。
但他又確實是不著邊際的霸道總裁。在鏡頭面前吸大麻
還揚言買下可口可樂往里面加點可卡因。
馬斯克究竟是嘴炮王還是實業家,答案可能要等到人類真的登上火星那天才能揭曉了。
參考資料:
1.《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美]阿什利·萬斯,中信出版社,2015年
2.馬斯克“玩弄”狗狗幣?一句“騙局”,幣值暴跌近200億美元,公眾號:雷達財經,2021-05-11
3.馬斯克買推特:激情消費還是理性算計?,經濟觀察網,2022-05-05
4.SpaceX發展簡史:制造業屌絲如何逆襲?,公眾號:遠川科技評論,2020-06-01
5. 華爾街見聞,馬斯克收購Twitter背后的大棋:通往萬億之路?2022-04-29
馬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