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現代化的戰爭中,大規模作戰逐漸被小區域精細作戰所取代,而這就更加考驗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因此,為了提高部隊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各類高精尖的作戰設備層出不窮,而這其中最為方便快捷的部隊就是被稱為“空中騎兵”的直升機作戰部隊。要說到這“空中騎兵
在現代化的戰爭中,大規模作戰逐漸被小區域精細作戰所取代,而這就更加考驗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
因此,為了提高部隊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各類高精尖的作戰設備層出不窮,而這其中最為方便快捷的部隊就是被稱為“空中騎兵”的直升機作戰部隊。
要說到這“空中騎兵”就不得不說這空中騎兵的鼻祖,美國空軍。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美軍軍備載具的不斷發展,直升機也成為了當時作戰必不可少的載具。
而其也憑借著過硬的直升機技術,開展了以直升機為高動力載具為主的“空中騎兵”作戰為核心思想的戰略。
為了更好地適應空中快速反應作戰,美軍對此也研制了一批更加便捷的直升機。
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在美軍對越戰爭中,就采用了這種空中突襲的突擊戰,這其中的主力直升機便是UH-1系列多用途直升機。
這種直升機在當時能夠以一種“蛙跳”的飛行方式進入戰場,這種方式能夠快速地變換陣地和進攻方向,極大程度地提高了直升機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而UH-1直升機在后來的德浪河戰役中大放異彩,也正是因此該直升機一戰成名。
隨著當時戰況的發展,美軍對于物資的需求越來越多,這個時候,運輸直升機的載貨量就必須有所提升,UH-1D運輸直升機便橫空出世了。
這類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最高可達4噸,機艙內更是可以搭載最多14名士兵。
但是美軍意識到,單純的運輸物資可能會在落地的時候遭遇被搶的風險,為了減少這種風險,美軍在機身上加載了重機槍以及火箭彈等武器裝備,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物資的安全。
現如今,UH-1系列直升機早已被美軍所淘汰,取而代之的便是更加先進的UH-60系列黑鷹直升機。現在還有機身更大,載貨量更大的CH系列直升機,其中CH-53和CH-47最為人們所熟知。
如此發展“空中騎兵”主要是因為這樣的戰略有著不小的優點。
這第一點就是組織方便
因為直升機可以直接歸陸軍作戰部隊使用,所以不需要同空軍協調商量,因此行動起來就會更加方便。
第二點就是行動方便
直升機起飛不需要專門的跑道,只需要在一片空地上就能平穩起飛,而且陸軍作戰大多為山林地形,即使沒有平整地形,也能懸停在空中讓士兵迫降。
第三點就是配合方便
因為直升機主要駕駛員只需要兩個,其他的士兵不需要接受特別的訓練也能搭載直升機出任務。
既然運輸直升機這么重要,那么中國的運輸直升機力量又是怎么樣的呢?
其實中國自主研發直升機的時間比我們想得還要早,早在1948年的時候,我國就建造了第一架直升機,取名叫“蜂鳥“,盡管最后并沒有量產和投入使用,但是這也是叩開了國產直升機的大門。
在后來的中蘇交流中,蘇聯老大哥先后出售給中國米1和米4系列運輸直升機。
在1958年,哈爾濱飛機場開始根據蘇聯的米4系列直升機進行國產化,并且命名為直5。
盡管如此,直-5的最大載重量也只有1.35噸,滿速飛行時也只有210千米每小時,這樣的飛機遠遠不夠滿足部隊的需求。
于是在3年以后,我國開始在直5的基礎上研發直6直升機,但是因為直6的機身構架不夠穩固,導致在試飛階段墜毀,6名飛行員身亡。
也由于直6的指標遠超當時的技術水平,只能將其移除名單。
時間來到70年代,這是一個轉折期,中國運輸直升機行業迅猛發展。
在此期間,隨著我們與蘇聯關系的改善,先后從蘇聯引進了米6和米8直升機。
同時跟西方國家也有著不錯的交流,先后引進了不少型號的直升機,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美國s-70黑鷹直升機以及法國的超黃蜂中型運輸機,就算到現在,黑鷹也是軍營中的寶貝鐵疙瘩。
之后,我國先后引進了超黃蜂和海豚兩款直升機的技術,并進行了國產化,從而出現了我們如今所熟知的直-8跟直-9,直-8的出現也成功打破了我國沒有國產大型運輸機的尷尬局面。
直至今日,直-8系列運輸直升機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空中力量,目前直8系列中直8l是最新系列的直升機,它可以輕松地將突擊車等陸用作戰裝備輕松運至指定位置,同時機身還搭運火炮之類的武器裝備。
截止2021年世界軍用飛機統計,我國目前在役的運輸直升機共有700多架,已經是亞洲地區空中運輸力量最強的國家。
但美國目前在役的運輸直升機多達4513架,面對如此龐大的數量,我國該如何對其進行追趕并超越呢?
就技術層面而言,我國完全有能力引進米-17運輸直升機,并且對其實行量產化,但是如果單純只是追求數量而不考慮邊際效用的話,那么過多的直升機只會消耗生產成本,以及后期的維護成本。
我國目前采購米-17一般都是為了彌補我國空中運輸力量的不足,并不會將其作為主力的空中運輸力量,而美國生產的黑鷹直升機的機構和起重噸位都非常符合我國當時的需求。
但是隨著各類軍用裝備日漸加重,黑鷹直升機的不足也顯露出來,因為體型較大,在空中飛行時并不靈活,這就導致飛機不容易帶著重型裝備執行任務。
而如今,我國自主研發的直-20具備了黑鷹直升機的能力,并且直-20的靈活性比黑鷹直升機更好,并且不同類型的直-20可以執行不同的任務。
現如今,我國軍工行業已經有了迅猛的發展,直-20系列直升機更是達到了年產量300臺,而且直-20的整體質量堪比美國的黑鷹直升機,相信不久之后,我國的空中運輸力量定能追平美國世界第一的位置。
與此同時,我國還可以發展重型直升機,重型運輸直升機的發展一方面可以為我國空中運輸力量再添一將,同時彌補這一領域的空白。
當然,我們不能盲目地只注重直升機的數量,而更應該注重它的質量,只有數量和質量一齊穩步向前,我國的空中運輸力量才會越來越好。
陳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