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患者反饋說,貼了艾灸貼后,宮變的暖暖的,月經也正常了。艾灸貼做為一種自發(fā)熱的貼劑,控制好溫度很重要,一般貼在身上的暖寶寶,溫度控制的并不好,甚至有些溫度高的嚇人,導致皮膚被灼傷。但低了效果又不好,因此經過多次實踐改良,現在的艾灸貼貼在身上
有患者反饋說,貼了艾灸貼后,宮變的暖暖的,月經也正常了。艾灸貼做為一種自發(fā)熱的貼劑,控制好溫度很重要,一般貼在身上的暖寶寶,溫度控制的并不好,甚至有些溫度高的嚇人,導致皮膚被灼傷。但低了效果又不好,因此經過多次實踐改良,現在的艾灸貼貼在身上更加溫暖、舒適,藥力也能很好的進入到穴位里。
改良后黏度不是特別強,以防撕下來時會傷到皮膚,黏度太低的話,若貼在手上,多動幾下,可能就會脫落。對于艾絨,當然還是用的最好的蘄艾制的,我們從不會對效果打折扣的。
關于艾灸貼的使用及說明我們去年也講過很多了,今年就大家常見的一些問題,再次做一個統一的解答,希望大家都能拿到以后好好使用起來,達到最佳的養(yǎng)生消瘤效果!
艾灸貼冬至才能貼嗎?艾灸貼什么時候用最合適呢?
“冬三月,此謂閉藏”,人體陽氣閉藏體內。加博士說,冬至之日起至三九之內的27天內,持續(xù)艾灸九天效果好,但是其實整個冬季都適合艾灸,若是有條件的話,整個冬季都艾灸的效果肯定比只艾灸那九天要好得多,艾灸貼本身產生的溫度能助陽,再持續(xù)的艾灸,能夠達到激發(fā)陽氣的效果,人只有體內陽氣充足,才能達到祛病延年益壽之目的。
艾灸貼和傳統艾灸沖突嗎?有啥區(qū)別呢?
艾灸貼也是屬于艾灸的一種方式,它比傳統艾灸使用起來更方便,有的粉絲工作經常要出差,長期持續(xù)艾灸很困難,有的不喜歡艾灸條燃燒的濃郁味道,那么艾灸貼更適用。其實艾灸貼和傳統艾灸的效果是一樣的,都能溫經通絡,行氣活血,驅寒逐濕,消淤散結,溫中補氣,保健強身。兩種艾灸方式是可以一起進行的,并不沖突。因此大家不要認為用了艾灸貼后就不能來門診進行傳統艾灸了。艾灸貼是能夠長時間保持溫暖的,加博士建議最好貼8個小時,這樣效果是最好的,大家千萬別偷懶喲。
艾灸貼和艾葉精油都屬于艾,為什么要搭配使用呢?對肌瘤患者而言有什么好處嗎?
冬季的養(yǎng)生,以驅寒、補陽、藏陽為主,而肌瘤患者都是寒濕體質,更需要驅寒。在《本草從新》記載: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絶之亡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而艾草屬陽,燃燒后作用力更強,因此艾灸補陽在冬季是尤為重要的。艾灸治病主要靠火力與藥力,在貼艾灸貼前,在穴位上滴一滴艾葉精油,艾葉精油本身就是艾葉的精華,藥力充足,再通過按摩揉搓,也可以起到宣通經絡穴位的作用,這樣你就能很快感受到“灸感”,讓一次艾灸獲得雙倍、甚至多倍的效果。肌瘤患者艾灸一整冬,來年身體的變化自然能感受到的。
加博士說現在市面上也有賣艾葉精油的,但是大多數是單方艾葉精油,它是具有神經毒素的,一定不要使用。而我們的艾葉精油是復方的,是由艾葉油、姜根油、松節(jié)、紅花、丁香、甜扁桃油、葡萄籽油這7種單方精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完全沒有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
常艾灸這些穴位,輕松一整冬
根據中醫(yī)經絡穴位,我們人體中有很多穴位是可以幫助我們預防及治療疾病的,這些穴位用艾灸貼來敷貼,都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驅寒保暖灸足三里穴、涌泉穴
可能很多人已經把熱水袋、熱水餅、暖寶寶拿出來用了,但其實這些都是來自體外熱量,而艾灸卻能增強自己的產熱,真正讓你由內至外都“暖暖噠”!
根據“寒頭”的原則,足部陰氣較重,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因為足部離心臟最遠,供應熱量本來就有所不足,足又直接與地面接觸,散熱也就最快,故應特別注意保暖。經常艾灸足三里穴和涌泉穴,是驅寒保暖的重要手段。冬天只要保證兩足溫暖,全身也就暖和舒適而無怕冷之感。這樣既有利于防病,也有利于提高睡眠質量。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也是被人們所公認的保健大穴,更是抗衰有效穴位,經常艾灸,不僅可以有效保暖,對于抗衰老、延年益壽也大有裨益。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是人體“足少陰腎經”中的一個重要穴位,也是反射醫(yī)學中腎臟在腳部的“反射區(qū)”。中醫(y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艾灸涌泉穴,能補精強腎、健體消疾,而且腎臟功能強壯后,對其它臟腑器官亦有保健作用,故應冬季艾灸涌泉穴好處多多。
家中老人同樣適合灸涌泉穴。老年人腎精不足,易導致“陽氣上浮”、“虛陽不斂”、“浮火”等,灸涌泉穴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暈、頭痛、高血壓、耳聾、耳鳴、大便秘結等五十余種疾病……
調胃灸沖陽穴
除此以外,隨著天氣漸冷,而胃腸道對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會引發(fā)胃腸問題。因此,冬季養(yǎng)生特別要養(yǎng)護好自己的胃部,特別要注意胃部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間睡覺要注意蓋好棉被。
沖陽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原穴,專門管理胃。沖陽穴在腳背的最高處,用手按著會感覺到動脈的搏動。當出現消化不良、胃脹、腹瀉等問題時,可以用艾灸沖陽穴的方法補胃,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調理月經問題灸中極穴
現在的女性工作壓力大、睡眠和飲食不規(guī)律等,因此多少都有些月經問題,中極穴對于調理內在不通的疾病效果非常好,如女性月經不暢、痛經等,都可以找它。中極穴也能夠治療周邊相關的疾病。
其實在去年我們還介紹了艾灸其它穴位,效果都不錯。如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于肺氣腫、哮喘的防治。灸兒童定喘穴,能止咳平喘,通宣理肺。
艾灸貼的使用法非常簡單,只需幾步就可輕松養(yǎng)好陽氣,希望大家能夠利用好這個冬季,艾灸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艾灸貼使用方法
1:從包裝內取出艾灸貼
2:將艾葉復方精油倒于掌心
3:順時針按摩神闕穴1—2分鐘(以神闕穴為例)
4:將艾灸貼貼離型紙剝開
5:將有粘性的一面貼敷神闕穴 ,輕壓按實
注意事項:
(1) 灸時要慎風寒,戒生冷、油膩。
(2) 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
(3) 實熱證、陰虛發(fā)熱者不宜艾灸。
(4) 孕婦不能灸。
我是醫(yī)學博士加秀鳳,專攻中醫(yī)女科 @中醫(yī)婦科加博士,每天花了很多心思及精力來撰寫科普,碼字不容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說法,請幫忙點個贊或是點個關注;分享是一種美德,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請把這篇文章轉發(fā)分享給需要的她們,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謝謝
@頭條號@頭條健康情報局@頭條健康
李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