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文轉載自松果生活,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最近,首版北京米其林必比登推介提前公布,引發了網絡熱議,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似乎都能對這個意料之外的榜單評上幾句。帝都首版米其林必比登撲街了嗎?帶著這個問題,松果君采訪了幾位資深老饕,聽聽他們怎么
※本文轉載自松果生活,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
最近,首版北京米其林必比登推介提前公布,引發了網絡熱議,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似乎都能對這個意料之外的榜單評上幾句。
帝都首版米其林必比登撲街了嗎?帶著這個問題,松果君采訪了幾位資深老饕,聽聽他們怎么說。
沒必要過分解讀。我覺得很多人其實不明白必比登和米其林的區別,必比登在每個地方,都是個本地小吃推薦榜。加上米其林針對的是世界范圍的游客,他們對北京的飲食并沒有什么認知,那么基于米其林和必比登的名氣,他第一選擇,自然是上米其林,看看必比登上有什么小吃。所以從這個點來說,我覺得必比登羅列的餐廳其實挺好的,面對他們主要的外國受眾,這批次餐廳已經可以展示“哦~原來北京人傳統小吃是這樣的”。
失望!必比登的定位,是“不起眼但提供物超所值”的餐廳,按照米其林官方的標準,應該是北京200元以內的餐廳,并提供“物超所值”的高品質菜肴的餐廳。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首本米其林手冊北京是絕對不合格的。
你打開這張榜單,除了有鹵煮豆汁這種北京庶民小吃,也有玉華臺、柳泉居這種官辦老字號餐廳,還有一些不屬于北京本土,但是足以彰顯北京餐飲業包容性的外省菜和東南亞菜。就像是美食偵探似乎想“既討好北京本地人,又希望外地游客可以感受北京地方飲食的特色”,但這種看似包容的結果,確實兩邊都討好,namely,豬八戒照鏡子。
何必在意必比登的推薦呢?國內外很多報紙、雜志、app都會推出符合自己及用戶價值的推薦、榜單,其中有垂直于專業美食的、有奢華生活導向的、也有大眾消費的。各家都會依據自己價值觀,評選出稱不上客觀的一個清單。你認可這家媒體,你就會認同這個榜單,畢竟它代表了這個媒體的價值取向。何況一個輪胎公司呢呢呢呢呢~(笑)
不過,一般會認為必比登是一個好吃的單子,或許還有點城市特色。看了豆汁這項還覺得,“嘿,可以啊。”其他比如鹵煮、爆肚、牛肉面、炸醬面什么品類,就很一般了。在我眼里都是些,“網紅會吹爆,咱媽會不屑”的普通店,也許這個單子是通過大數據分析得來的也說不準,可能輪胎家使用了新科技,云評了榜單。
米其林落地中國,先后在上海、廣州和北京扎根,但是每每推介或者榜單公布,總是會引來一片質疑聲。不少人認為,米其林在中國水土不服,尤其北京這次,網友調侃道,美食偵探們或許對北京美食還停留在獵奇階段。
不管怎樣,美食的唯一標準不是“米其林”,對于味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味覺喜好本就是一件開放的事情,所以在進行完嚴肅的討論之后,松果君又向身邊的五位美食達人討來一份京味小館子私心推薦指南,相信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可以拿著這份推薦在北京來一次尋味之旅。
京味小館大公開!
京城吃貨日記(美食博主)
推薦幾家北京本地飯館,有北京本土風味,也有一些讓人有意外驚喜的館子,正如同米其林所做的,有本土有外地,好吃是關鍵,同時還要照顧到一般大眾的荷包:我以人均200為最高限制。
私心京館推薦
涮肉:情憶草原
推薦理由:一個有理想的北京老板開的涮肉館。老板孫文明,10多年前偶然一次機會到訪呼倫貝爾,為當地絕佳的羊肉品質所折服,因為他以前是做中俄貿易的老板,通過自己對現代物流的了解,再加上當地有好朋友幫忙進貨,讓北京食客可以吃到高品質的呼倫貝爾羊肉。
特點:每天空運(請注意,是每天);主食包子和羊肉汆面同樣深受好評;每天空運鮮肉做的烤羊肉串和烤羊排串,在旺季基本上是天天售罄。
涮肉:天橋老金
推薦理由:老金是老東來順的學徒,師哥是京城頭把切肉刀——黑蔭池。這家與情憶草原,是我推薦的兩家涮肉,草原肉質極好,幾乎京城第一;天橋老金則是京味本土代表,一般來說,北京味最足的是在南城,這個與清朝北京城內格局有關。
鹵煮:小腸陳(北土城)
推薦理由:鹵煮火燒基本上成名在北京南城,而作為南城最著名的鹵煮小腸,便是小腸陳。我推薦這家店,是因為眾多小腸陳中,作為陳玉田(小腸陳本人)的曾外孫女,老板佳佳一直兢兢業業認認真真地守護著家傳的手藝。我知道這家店也是無意中朋友推薦,當時她在廣安門內核桃園開店,最努力還原小腸陳在南橫街時的傳統味道。另外,北土城店面積大,還添置了炒菜,經佳佳父親好友的點撥,傳統豬下水菜,京魯菜做的味道都很地道。而且是以南城的價格在北城銷售。性價比高。
豆汁
推薦:北京整體的水平都差不多,都是大不如前,包括油炸鬼(焦圈),除了尹三豆汁,二環里容易找到的豆汁,宣武區牛街的寶記,東城區的北新橋(東直門豆汁店),崇文區的錦馨。
炒肝
推薦:原本應該是天興居,但各個分店水平參差不齊,特別是鮮魚口店,我個人絕對不推薦,哪怕這里是我小時候喝炒肝的地方。比較下我推薦匯興居,在體育館路附近(靠近天壇東門),雖然味道也不如很早以前的天興居,但是聊勝于無。
梅姍姍(自由美食撰稿人)
私心京館推薦
聚德樓
推薦理由:雙井附近有一家新開的宮廷菜餐廳,名叫聚德樓。掌勺的大廚甄建軍是目前唯一可以還原康樂招牌菜的廚師,做得一手好宮廷菜。聚德樓最亮眼的菜要屬醬爆肉丁,肉丁的醬香焦糖層又薄又酥脆,一盤醬爆肉丁上來,干凈利索,吃完盤上可以不留一絲醬色。
李記白水羊頭
推薦理由:只要點油爆肚仁,油爆蘑菇頭等菜單頭頁特色菜即可,的確做到了脆爽軟嫩,舍得只用最嫩的部位大火急炒,價格自然也是有點不美麗(一盤肚仁大概80塊),但吃完了這里的油爆肚仁,你就知道這道菜應該達到的水平是怎樣的。其他的類似麻醬燒餅,羊肉湯就算了,比較平庸。
涮肉:天橋老金
推薦理由:物美價廉,完美的老北京體驗感。地方很小,菜單可選的肉非常少,老板也很實誠,是第三代做的,會告訴你自己肉其實也不是什么頂尖的肉但一定做到的是新鮮,手切,絲毫沒有血水。調料也是老北京應該的口味,一頓飯2~3人吃下來不會超過150塊錢吃飽,比那些各種“聲稱自己羊肉是新鮮宰殺”但上桌后滿盤子血水的要強太多。
炸醬nudous(互聯網美食從業。FoodForFun創始人,美食旅游文化的網絡媒體。TED講者。前微博美食打工仔。挪威科技大學巖土工程和地質災害小碩。壽司店后廚兼職。)
私心京館推薦
推薦:如果讓我推薦代表北京的小館子,我還真說不出來。北京是一個挺包容的城市,哪的人都有。所以北京的菜,哪的菜都有。以前的老字號,并沒有哪家是北京菜,很多是魯菜、湘菜、川菜、清真菜。不過老字號現狀多自視甚高,在口味上并不那么的與時俱進。想體驗下北京式服務倒是不錯的去處。外國菜這方面,因為北京使館林立,很多外企總部在此。所以各種外國餐廳也不少。團結湖地鐵口的“中東御三家”,望京的韓餐、亮馬到棗營一帶的日料區域,算是特色挺鮮明的。也因為首都的政治因素,各個地區、企業的駐京辦也算是北京特色之一。
如果是朋友來北京,我會帶他去個涮羊肉,樓下聚寶源啊。回去吃個炭烤羊腿,整個的那種,離得近就行,常去北新橋炭花。牛街再來個羊蝎子,吃點小吃。或者炙子烤肉可以試試,比如鴉兒李記。對烤鴨怎么能忘了呢,大眾的話,四季民福來一套,可以去故宮店等個靠窗的座位。價格高一些的,海天閣的也想推下。
馬達(“什么值得吃”創始人,美食作家)
私心京館推薦
聚寶源涮肉(牛街)
推薦理由:這家涮肉還是蠻典型的老北京特色,口味味道都不差。
悅賓飯店
推薦理由:中國第一家個體戶飯店。
尹三兒豆汁
推薦理由:還是得有一個豆汁上榜的。
四季民福烤鴨
推薦理由:平價烤鴨的首選。
方磚廠69號炸醬面
推薦理由:炸醬面也是比較能代表北京的,推薦這家!
王二媛(生活方式達人,微博“美食”號博主)
私心京館推薦
鴻賓樓
推薦理由:北京老字號清真餐廳,100多年歷史。特色菜“紅燒牛尾”是開國時期用來接待外賓必上桌的菜肴之一。
南門涮肉
推薦理由:比起聚寶源,南門涮肉也是北京人比較喜愛的銅鍋涮肉之一。最愛的是南門涮肉的麻醬小料,是我吃過的全北京最好吃的小料了,一次至少來兩碗小料……
華天新川面館
推薦理由:夏天最愛的美食就是麻醬涼面。在北京吃涼面第一就會想到新川面館。國營飯館的樣子,經常排隊,來吃的大部分人都是北京土著。話說,北京人是真的好愛吃麻醬啊!!!
河沿肉餅
推薦理由:故宮附近的肉餅小店。牛肉餅是京城第一肉餅,還有特色北京烤鴨肉餅。店里還有醬爆雞丁、糖餅、羊雜湯等北京特色菜和小吃。
Fayeating(美食博主)
私心京館推薦
晟永興
推薦理由:每個人心目中都有最愛的那只烤鴨,晟永興應該就是我的最愛了。
老回回
推薦理由:為北方傳統糕點正名!豆餡無敵。
三里六七
推薦理由:按時令換菜單,用當季食材做私房菜。
姥姥家
推薦理由:春餅是北方人的記憶,也是南方人都會喜歡的特色小吃。
厲家菜
推薦理由:來北京想吃官府菜,推薦這家!
北京市民李先生(業余文學愛好者,霞光里球王)
作為一個北京普通市民,我覺得這份必比登榜單多少有些浮皮潦草、裝腔作勢。其中除了玉華臺確實是一家北京人非常喜愛,但外地人鮮有人知的飯館外,其他上榜內容多少有些將北京的美食符號化的意思。總之,這份必比登榜單,就像是在告訴你:“看,這就是外地人眼中那個假北京。”
私心京館推薦
華天肉餅店
李先生 攝
推薦理由:老國營肉餅店,所有肉餅都是下單之后現烙的,雖然等待的時間會略有些長,但真的可以讓你做到一頓飯顧不上說話,只埋頭吃。肉餅的特點是皮酥,肉汁豐富,吃過一天之后,那種蔥香混合著香肉味的味道依然值得回味。一張肉餅,佐以咸菜絲和小米粥,吃過之后讓人有一種莫名的幸福感。更有意思的事情是聽周圍的人聊天,因為這家店經常爆滿,需要拼桌,來吃肉餅的人幾乎都是附近的居民或回頭客,有一種陌生的親切感。
豐源包子鋪
網絡圖
推薦理由:北京最好吃的包子,沒有之一,比慶豐包子和小胖包子王好吃很多很多。咬第一口包子時,會讓你情不自禁地挑眉毛。尤其是醬肉包,北京獨一份。
西安飯莊門口的電烤羊肉串
網絡圖
推薦理由:相信這是所有西城人民的集體回憶,已經和著名的流浪漢“三兒”一同成為了新街口的傳奇。北京的電烤羊肉串有許多,但相較于西安飯莊的電烤羊肉串,吃來吃去都覺得差點意思。那種在最冷的冬天傍晚,在新街口街頭大口吃肉,吃完再去推簽子的感覺太爽了。
這么一篇干貨十足的美食指南
不轉發簡直可惜了!
編輯 ? 傻狍子
圖片 ? 圖注
丁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