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時隔大半年,vivo更新了旗下X系列影像旗艦,推出vivoX70系列新機,其超大杯X70Pro+對比上一代原本就很強的X60Pro+,又獲得了大幅升級,從明面數據看,我感覺甚至可以提前預定2021最強拍照旗艦。當然,既然這部手機號稱有過硬的
時隔大半年,vivo更新了旗下X系列影像旗艦,推出vivo X70系列新機,其超大杯X70 Pro+對比上一代原本就很強的X60 Pro+,又獲得了大幅升級,從明面數據看,我感覺甚至可以提前預定2021最強拍照旗艦。
當然,既然這部手機號稱有過硬的影像能力,不妨把它和華為P50 Pro放在一起比比,是騾子還是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了。下面,我打算從身邊朋友關注度最高的拍照效果、外觀設計、核心配置、充電速度等方面,聊聊這兩部手機。
側重影像算力,拍照體驗往上走
這些年,華為P系列Mate系列和vivo X系列的影像升級明顯,拍攝出片率高,稱得上是公認的影像旗艦。
而到了各自全新一代,盡管它們影像堆料都想拉滿,但華為在這方面略顯無奈,沒有上代的1/1.28英寸超大底CMOS,沒有RYYB超感光陣列來提升進光量,只好在算法上進行突破,聯合XD Fusion圖像引擎和XD Optics計算光學系統,以此來彌足鏡頭硬件上的劣勢。
至于vivo則沒有元器件供應方面的顧慮,既有GN1這類超大底,還首發自研的影像芯片V1,基于硬件級感光優勢和硬件級算力調優,來升級自家的影像能力。
特別說明一下:華為P50 Pro鏡頭模組,我沒找到明確的傳感器型號,還用了Device Info HW軟件試了,上面也沒有詳細說明,估計是被抹去了。
影像效果如何,讓樣張說話!
這組白天樣張,它們沒出現過曝,曝光平衡控制得當,飽和度較高,天空的藍色、云朵的白色和前景建筑物輪廓都清楚,視覺觀感也差不多,這就是5000萬像素主攝之間的對決。
到了夜間場景,主攝樣張就有了差距,我第一眼看過去,覺得即便單反成像應該也比不過vivo X70 Pro+,這分明是夜色大片嘛,夜空純凈,連室內燈光的高光區域也進行了抑制,應該是得益于vivo聯合蔡司深度打磨的蔡司光學鏡頭,據了解是采用頂尖單反鏡頭級別的超高透玻璃鏡片,相比普通手機鏡頭使用的塑料鏡片,會有更好的透光性,所以成像色彩討好眼球,只是這種脫離于人眼視覺的“真實感”,就看你能不能接受了;
而華為P50 Pro樣張色調不濃不艷,勝在放大畫面后,建筑輪廓邊緣線條還在,基本沒有涂抹感,反映出高像素超大底CMOS強勢感光的優勢,解析力妥妥的。
包括這組2x變焦夜景樣張,也能看出它們的夜拍功底,僅窗戶燈光的黃色調有所不同,而華為P50 Pro樣張中的窗戶光線偏暖,更具視覺沖擊力。其他方面的明暗細節、畫面整體視覺,雙方都差不多。
關于X70 Pro+夜景拍攝,普通場景下(不是極夜環境),我覺得曝光時間能壓制在3-5s左右,以及具體需要曝光多長時間會顯示在屏幕上,前者不太需要麒麟臂維持平穩拍攝,后者能讓我明確知道要手持幾秒,這些都是友好的。而華為P50 Pro曝光多數會去到6-8s,屏住呼吸,手盡量不抖,才能出大片。
都說攝影是光的藝術,夜拍之所以是行業難題,就是因為光線不足和光線復雜,尤其對著某些強光源拍攝時,很容易出現一些光斑,即眩光問題,這對成片畫面影響很大。我們看這組夜拍樣張,vivo X70 Pro+畫面要更加干凈,沒有大的光斑,沒有那么長的光線尾巴,很明顯鏡頭上的蔡司T*鍍膜起作用了,能抑制反射光,壓制善眩光問題。
還有一個方面也是必須提到的——變焦,把遠距離的畫面拉到眼前,算是近兩年崛起的影像潮流。以一組1x、5x、10x的變焦樣張為例,我們能判斷華為P50 Pro畫面細膩度占優勢,就算進行高倍數變焦,畫面該有的線條細節都有了,像高樓外墻的瓷磚邊緣線條,放大后依然清晰,可以看出華為影像的功力,就算在3.5x光學變焦之外,但人家有6400萬像素作為解析力的后盾,成像更加清晰,畫質清晰得就跟不要錢似的。看來華為P50 Pro剛亮相那會兒就霸榜DxO,確實是有跡可循的。
你也可以試試華為P50 Pro的100x數碼變焦,恐怕能當望遠鏡使用了吧。
現在想想,vivo為什么要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甚至長達2年時間去研發V1芯片,我想除了算力調優之外,樣張的色彩飽和度普遍較高,還在快門速度方面發揮出效果。看下面的演示,兩部手機定時3秒拍攝,vivo X70 Pro+的快門速度明顯更快,意味著安全快門時間增加,對于我這種日常喜歡隨手拍照的人就有利了,一拍直出清晰照片。
同為曲面設計,上手感受有別
至于外觀方面,華為P50 Pro和vivo X70 Pro+都是曲面屏手機,都支持10bit色深和最高120Hz 刷新率。而不同的是:前者采用京東方OLED屏幕,6.6英寸,像素密度是450ppi;后者采用三星OLED屏幕,6.78英寸,像素密度是517ppi,顯示效果會更細膩。
就上手來說,由于華為P50 Pro尺寸小點,機身厚度重量僅8.5mm和195g,且沒有延續之前的瀑布屏,曲率低,機身寬度適中,不贅手,整塊屏幕觀感比較友好,這對于之前入手華為P40系列、Mate30系列的消費者來說會很驚訝吧;vivo X70 Pro+尺寸大點,213g機身也重了點,想必這也是沒法避免的,堆料足,單單電池容量就升級到4500mAh,我一個直男可以接受這個分量,曲率效果則跟華為P50 Pro差不多。
此外,它們都支持了最高等級的IP68防水防塵,雖然日常不會刻意去試探是否真的能防住水,但去海邊玩或日常洗手時,一旦手機不小心掉到水里,起碼也不用嚇一跳,有高級別防水功能呢。
另外,它們的機身后蓋差別也大!
我挑兩點來說說。其一是后攝形態,華為P50 Pro采用雙環設計,兩個大眼睛,不管你接不接受,這種設計是比較新穎的;vivo X70 Pro+則是云窗設計,左邊是鏡頭模組,右邊像是為了呼應左邊而鋪開,高級感十足。其二是后蓋材質,它們都是玻璃材質,華為P50 Pro營造出鏡面感,手感溫潤,易沾指紋,vivo X70 Pro+加了AG工藝,手感細膩,不沾指紋。
“芯”不同,跑分幀率都不同
最后再來比比核心配置,華為P50 Pro搭載麒麟9000,vivo X70 Pro+搭載驍龍888 Plus,都是5nm的芯。
前者麒麟已成絕唱,讓我們在感慨華為身處行業迫于無奈,供應鏈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同時也道出了作為通訊出身的華為在芯片技術上已經發展到國際領先水平,以至于成為他國眼中的“忌憚”,所以最后5G芯片只能支持4G網絡;后者則是安卓陣營最Top的處理器,性能到頂,看安兔兔跑分就知道了。
這里我用游戲幀率來驗證一下它們的性能,測了王者榮耀和戰神遺跡兩款游戲。
王者方面,這對于兩部5nm手機來說毫無壓力,開啟90幀模式,最后它們的平均幀率趨近滿幀,沒啥差距。
戰神遺跡方面,它們都支持120幀模式,華為P50 Pro幀率是77.2fps,降幀幅度大,在游戲后半段還出現鎖幀,一度降到了46fps左右,但勝在幀率穩定性較高,尤其打怪戰斗時,幀率更穩,視覺效果和操作手感都沒受到影響;而vivo X70 Pro+幀率是84.3fps,有高幀效果,游戲畫面順滑些,但幀率起伏較大,穩定性有待完善,好在僅劇情讀取時才發生大幅掉幀,技能施放場面依然給力。
有使用就有消耗,那么手機電量回血問題也需要重視起來。這里我給大家看看它們的充電實測數據:華為P50 Pro采用66W 有線充電,48分鐘充滿4360mAh電池電量,vivo X70 Pro+采用55W 有線充電,50分鐘充滿4500mAh電池電量,雙方充電速度也差不多。說到手機充電,現階段最激進的莫過于小米iQOO榮耀等牌子,都上了百瓦快充。
而對于這兩部手機,我認為它們不是保守派,而是穩定派,畢竟都是各自旗下的重量級產品,最關鍵就是求穩,然后才是穩中有進。至于有無線充電需求的小伙伴,可以試試它們的50W 無線充電,也是行業規定標準的天花板方案,帶來便捷的充電體驗。
兩部高端旗艦,選誰都不虧
系列內容對比下來,我們能判斷華為P50 Pro和vivo X70 Pro+的整機實力是很接近的,既有5nm芯片保障旗艦性能,又能在外觀方面體現出曲面屏高級感、在功能方面展現出IP68級防水防塵和50W 無線充電,尤其在核心的影像方面從光學攝影過渡到計算攝影,比如前者有XD Optics計算光學系統、后者有自研芯片V1提升影像算力,去智能調優影像的光影、色彩和層次效果,去推動移動影像打破現有的發展瓶頸,去傳遞給終端消費者有溫度的手機影像,可見它們已經達到全能型的高端旗艦水準。
至于說到它們最大的不同之處,應該就是網絡制式。較于vivo X70 Pro+支持5G,目前華為P50 Pro支持4G,這點實則影響不大,正如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發布會提及,即便是4G+Wi-Fi 6,但采用了AI異構通信技術,依然能在絕大多數用戶體驗場景中帶來強大的通信性能。因此這樣兩部高端旗艦,真的選誰都不虧。
何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