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人血白蛋白是人血漿的一種正常組分,與生理白蛋白作用相似。它占健康人血漿蛋白總量的52%~56%,其主要作用是使血漿維持正常的膠體滲透壓(占血漿總膠體滲透壓的70%~80%),主要調節組織與血管之間水分的動態平衡。與鹽類及水分相比,白蛋白分子
人血白蛋白是人血漿的一種正常組分,與生理白蛋白作用相似。它占健康人血漿蛋白總量的52%~56%,其主要作用是使血漿維持正常的膠體滲透壓(占血漿總膠體滲透壓的70%~80%),主要調節組織與血管之間水分的動態平衡。
與鹽類及水分相比,白蛋白分子量較高,透過血管內膜的速度較慢,因此使白蛋白的膠體滲透壓與毛細血管的靜水壓相抗衡,以此維持正常與恒定的血漿容量。
在血液循環中,1g白蛋白可保留18ml水,故每5g白蛋白保留循環內水分的能力約相當于100ml血漿或200ml全血的功能,可起到增加循環血容量和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的作用。
白蛋白也是一種運輸蛋白,它對某些離子和化合物有較高親和力,能與這些物質可逆結合,發揮轉運功能。白蛋白還為機體提供大量的氨基酸儲備,20%人血白蛋白50ml,其氨基酸儲備功能相當于400ml全血。
藥用人血白蛋白來源于健康人血漿,經兩次 60 ℃ , 10 小時加熱滅活病毒處理。
臨床上用于:失血創傷、燒傷引起的休克;腦水腫及損傷引起的顱壓升高;肝硬化及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部分低蛋白血癥的防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用于心肺分流術、燒傷的輔助治療、血液透析的輔助治療和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
但臨床使用中也存在很多誤區:
誤區1:白蛋白都可以改善營養不良和低蛋白血癥
臨床上應用白蛋白的誤區之一是將白蛋白作為營養補品用于手術后患者、營養不良患者、惡性腫瘤患者或危重患者。事實上,外科患者術后處于高代謝狀態,表現為蛋白分解代謝加速,合成代謝下降,造成是持續的負氮平衡。
另一方面,外科手術創傷早期,機體存在全身性的炎性反應,大量的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直接損傷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間隙增大,通透性增加,產生全身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部分白蛋白滲漏到組織間隙中,導致術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癥。
因此,外科手術患者術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癥并非是營養不良或蛋白分解的結果。
輸注外源性的白蛋白并不能改善患者本身的營養狀況,其原因可能為:
①外源性蛋白質進入人體后,首先水解為氨基酸,然后再被機體組織細胞所利用,合成所需的各種蛋白質。由于各種組織細胞內蛋白質有其特殊性,是由組織細胞自身來合成的,因此外源無法提供。白蛋白的分解產物內缺乏合成其他蛋白質的色氨酸,故營養價值低。
②從代謝的角度看,以白蛋白作為營養補充并不恰當,白蛋白的半衰期約為21天,人體僅能利用降解生成的氨基酸,而當日輸入的白蛋白并不能發揮營養作用。
③輸注外源性白蛋白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由于氮供應不足所致的各個組織器官蛋白質合成不足的問題。
血漿白蛋白水平降低只是一個現象,從營養角度看,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熱卡和氮的攝入不足所致。
要改善外科病人術后高分解代謝、負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癥,應該從根本上解決營養不良的問題,應該提供合適的能量和營養底物。營養底物中,氮的供給應選擇平衡型的氨基酸制劑,而非白蛋白。
誤區2:白蛋白可以促進傷口愈合
傳統觀點認為,即使對手術后病人進行腸外營養支持時,靜脈輸注白蛋白可提高或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減少術后組織水腫,促進傷口特別是吻合口的愈合。
事實上,循證醫學研究表明,盡管輸注白蛋白可提高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但并沒有改善病人原發病的治療效果,也不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或改善臨床預后。
由于目前醫用白蛋白的來源為獻血者的血漿經血漿分離和滅菌處理后配置而成,當前我國血源緊張,所以白蛋白價格昂貴,術后輸注白蛋白不僅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也增加了社會負擔。
誤區3:提高機體免疫力
臨床上應用白蛋白的另一誤區是將白蛋白作為“強身劑”,用于提高機體免疫抵抗力,這就更加錯誤了。
因為白蛋白不但不能提高機體免疫力,而且其中的某些成分(如制劑中的微量α-1酸性糖蛋白)反而可使機體免疫力下降。
此外,給白蛋白含量正常患者輸注外源性白蛋白還可抑制機體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白蛋白的分解,并可導致循環負荷過重、血鈉增高等副作用。
誤區4:無指征用于體液治療
對于外科手術后早期或內、外科危重患者,體液治療是基本也是重要的一種療法。其目的是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維持充足的體循環和微循環,以保證良好的組織灌注和氧氣供應,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目前,臨床上將白蛋白作為一線容量擴充劑用于體液治療的現象普遍存在。但循證醫學研究結果顯示,在腹主動脈手術、急性缺血性卒中、早產兒、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中作為液體治療,與晶體鹽溶液相比白蛋白無明顯益處。
在嚴重創傷、手術、感染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病理情況下,血管內皮功能損害,白蛋白不可避免地滲漏至組織間隙中,隨之水也從血管內轉移到組織液,引起組織水腫和灌注下降,加重組織氧供需失衡,使病情更加惡化。#我要上頭條##頭條健康#
#清風計劃##頭條辟謠#
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