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商務宴請場合,我們經常能看到奔富葡萄酒。什么奔富28、奔富128、奔富389、奔富407,都是國內宴請招待的常客。紅色的酒帽,醒目的Logo,特別的數字名字,放在餐桌上,老遠就能認出,“這是奔富葡萄酒”。我經常戲稱它為“中國請客吃飯第一紅酒
商務宴請場合,我們經常能看到奔富葡萄酒。
什么奔富28、奔富128、奔富389、奔富407,都是國內宴請招待的常客。
紅色的酒帽,醒目的Logo,特別的數字名字,放在餐桌上,老遠就能認出,“這是奔富葡萄酒”。我經常戲稱它為“中國請客吃飯第一紅酒”,仔細想想,并不為過。
有些朋友也奇怪,越是高檔的宴席,奔富葡萄酒出現得頻率越高。“鄭小塔,奔富紅酒的價格,現在真不便宜啊!還這么多人喝!”他們很是疑惑。
“因為奔富葡萄酒,現在代表著身份和檔次,就跟茅臺一樣,早就脫離了它的價格層面”,我回答道。
奔富,目前是中國最知名的葡萄酒品牌。
拉菲紅酒有名吧,但奔富葡萄酒早就把它拋在腦后。具體原因,我以前文章有寫過,拉菲紅酒的影響力,僅局限于頂級奢侈酒款,而奔富葡萄酒,低中高端,全面開花。一根手指,自然抵不過整個拳頭!
但即便奔富葡萄酒,已位居中國第一葡萄酒,也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我在杭州上品酒師課程,同樣如此,每次都有蠻多學生提問,“鄭小塔老師,你講講奔富紅酒好不好,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好,這篇文章里,我就來系統地講講奔富葡萄酒。你可以記一記,下次飯局宴請上,就可娓娓道來,講給眾人聽啦!
1
奔富葡萄酒,奔富醫生的杰作
奔富,是中國人取的名字。
Penfolds,是澳大利亞葡萄酒界的傳奇酒莊。自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被當時中國代理商取中文名為“奔富”,有“奔向富強”之寓意。
但圍繞“奔富”倆字產生的商標糾紛,繼而導致的各種仿冒酒和山寨酒,又讓奔富酒莊和消費者深受困擾,苦不堪言。
不知道你跟我是否一樣,剛聽到“奔富”名字時,覺得“好土”,但轉眼間,又牢牢記住。
獨特的數字名字,是奔富葡萄酒的一大魅力。常見的奔富紅酒,如Bin 8、Bin 28、Bin 389、Bin 407、Bin 707 等,均用數字命名,數量多達幾十款。
說來也有趣,每次飯局總有幾個客人向我打聽,“Bin”的意思。說破了,沒啥神秘,“酒窖、倉庫”之意。如奔富 407,全稱是 Penfolds Bin 407 Cabernet Sauvignon,翻譯成中文,即是“放在第407號倉庫的奔富赤霞珠干紅葡萄酒”。
奔富葡萄酒在中國為什么流行?名字讓人容易記住,就是原因之一,我在《奔富紅酒,在中國是怎么火起來的?-奔富紅酒-快速成為吃喝專家!-》詳細講過。
奔富,是一個百年老字號,也是澳大利亞的豪門品牌。
奔富酒莊始建于1844年,迄今已有170多年歷史。當時的中國,還是滿清王朝,第一次鴉片戰爭剛結束。
你也知道,我對美食非常感興趣。我們就說,中國的全聚德(創立于1864年),夠老字號吧!但人家奔富品牌,還是比全聚德早了20年。
讓我澳洲巴羅薩的釀酒師朋友來說,“鄭小塔,你可別小瞧了奔富,以為它是一個炒作出來的品牌,奔富酒莊可是見證了整個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發展歷史!”
宴席上給客人們講解奔富酒莊的歷史,我會從兩點來講述。
二戰前,奔富酒莊以釀造加強型葡萄酒為主,二戰后,轉而主打干紅干白這類常規的葡萄酒。
1844年,一位英國年輕醫生,名叫Christopher Rawson Penfold,帶著妻子移民到澳洲南部。他們在阿德萊德買了一塊地,造了個診所,開始行醫。
奔富醫生篤信用加強葡萄酒(酒精度在15~20%),可以治療當時人們的貧血癥,于是,開始種葡萄釀酒,并且,以自己姓氏“Penfold”來對酒莊命名,奔富酒莊名字由此而來。
直到二戰前,加強型葡萄酒都是奔富酒莊的主要酒款。
二戰后,奔富酒莊派一位叫Max Schubert(麥克斯·舒伯特)的年輕人,遠赴歐洲,學習釀造加強酒的新技術。沒想到,這趟歐洲之旅,讓這位年輕釀酒師眼界大開,回來就模仿歐洲紅酒的釀法。
從那時起,奔富酒莊開始釀造干紅、干白等常規型葡萄酒。
于是,就誕生了澳洲酒王葛蘭許(1951年),奔富28(1959年),奔富389(1960年),奔富407(1990年)等等國內知名的奔富葡萄酒。
2
奔富葡萄酒,獨特的釀酒風格
“Multi-region and Multi-varietal Blending 跨產區和跨葡萄品種混釀”,是奔富葡萄酒引以為傲的釀酒風格。
你看奔富的很多廣告(如下圖,葛蘭許的廣告),會著重突出這種釀酒方式。奔富葛蘭許、奔富圣亨利、奔富Yattarna、奔富407、奔富389,均是該釀酒風格的典型代表作。
有時上海,有時杭州,我跟李晨光老師經常會一起品鑒各種葡萄酒,以豐富我們講師的品酒經驗。
李晨光老師說,“釀酒風格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款葡萄酒的味道口感。就跟廚師做菜一樣,是紅燒、清蒸,還是燉制、燒烤,最后出來的味道,截然不同。”
“跨產區和跨葡萄園混釀”。
意思是釀造奔富葡萄酒的葡萄,來自不同的葡萄園和產地。每年三四月份,是澳大利亞的葡萄采收季節,奔富酒莊會從南澳各個葡萄園和酒農手上,收購(別人家的)優質葡萄,來釀造自家的奔富葡萄酒。
我們飯局上經常喝到奔富389、奔富407,它們的釀酒葡萄就是奔富酒莊從別的葡萄園收購來的,并不完全是自己葡萄園的。
這就跟波爾多葡萄酒做法不同。法國波爾多酒莊崇尚“單一園”風格,即釀造這款酒的葡萄,100%要產自自家葡萄園。波爾多的釀酒師總是一臉不屑,“葡萄是關鍵!用別人家種的葡萄,能釀出好酒來嗎?”
但奔富的釀酒師,則會告訴你,“葡萄原料只是基礎,釀酒工藝才是關鍵,我們奔富葡萄酒有自己的 House Style(品牌風格)。”
“跨葡萄品種混釀”。
這個好理解,如奔富389,就是赤霞珠和設拉子葡萄混釀而成,是一種混釀的味道。
當然,奔富酒莊在釀酒工藝上的探索,還在大步前進。這幾年,又鼓搗出一種新的釀酒風格,“跨國界混釀”。
你看,美國加州產的奔富坤騰量子Bin 98,把美國納帕赤霞珠和澳洲南澳設拉子一起混釀。
就好像我把中國牛肉和澳洲牛肉炒成一道菜,端上來給你,“客官,食材不是關鍵,重要的是我的跨國界炒法,展現了我與眾不同的廚藝風格!”
神奇吧!
說到味道口感,奔富紅葡萄酒給人印象往往是“甜美”“飽滿”“濃郁”。
我在杭州教品酒師課程,講述到這點,會把它跟波爾多紅酒做對比,這樣通俗易懂。
好比我們跟姑娘打交道,這是豐腴類型的,那是骨感模樣的。豐腴,是奔富紅酒的味道風格,骨感,則是對波爾多紅酒的形容。
對于奔富白葡萄酒,花果香味濃郁是一大特點。
我喜歡聞奔富 Yattarna 的香味,類似青檸、芒果、西柚的香氣,加上若隱若現的雪松和烘焙氣味,感覺相當美妙!
鄭小塔在《奔富紅酒與拉菲紅酒之間,有什么區別?-奔富紅酒-快速成為吃喝專家!-》中講過,奔富紅酒追求的是輕松易飲,也就是葡萄本身的風味,拉菲紅酒(波爾多紅酒)追求的是陳年味道。
奔富的干紅干白,更多是即飲型,不需要陳放太久,或者說,也沒有太多收藏的必要,如奔富389、407,新老年份味道一個樣。
當然啦,奔富葡萄酒的味道口感,已經可以代表新世界葡萄酒,與歐洲舊世界葡萄酒一決高下。
加強型葡萄酒,是奔富的一大特色。
前面我也提到過,奔富酒莊主打加強酒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可謂經驗豐富。
奔富俱樂部波特、奔富父親10年波特,我公司網店也有賣過,但銷量不高,一些顧客說,“喝起來就是甜甜的,沒啥花頭。”我一聽,搖搖頭,下架了。
3
奔富葡萄酒,常見酒款
相比拉菲紅酒,奔富葡萄酒的優勢,在于低中高各價位的酒款都有。
以下,我羅列了國內餐廳里常見的奔富葡萄酒,以紅葡萄酒為主,這樣,參加商務宴請時,你也好心中有底,遇酒不慌。
奔富葡萄酒的高端酒款,以奔富葛蘭許 Grange、奔富707為主,白葡萄酒是奔富 Yattarna 為首。(市場價分別是五六千、五千左右、一千三左右)
總經理和領導級別的高端宴席,基本上是這三款奔富葡萄酒的天下,尤其是奔富葛蘭許,公認的“澳洲酒王”,現在國內風頭正健,拉菲紅酒快淪為它的陪襯!
如果說,葛蘭許是奔富酒莊設拉子紅酒的巔峰之作,那么,奔富707是赤霞珠紅酒的集大成者。
中高端的奔富葡萄酒,常見的有奔富407、奔富RWT、奔富圣亨利St.Henri、奔富389。(市價前兩者1200元上下,后兩個600元左右)。
奔富407、奔富389,我稱之為“商務宴請專用酒”,也是飯局招待場合出現頻率最高的奔富葡萄酒。
自2020年奔富407猛漲至千元以上,奔富389成為最熱門酒款。我公司網店賣得最好的奔富紅酒,就是奔富389。奔富407、389的具體情況,可以看《“奔富389”和“奔富407”,有哪些不同?-奔富紅酒-快速成為吃喝專家!-》一文,我不再細述。
奔富的中端酒款,以奔富8、奔富28、奔富128、奔富138為主,還有奔富麥克斯 Max’s 系列。(價格在300~500元之間)
日常客戶接待和朋友聚餐場合,經常會飲用這些奔富紅酒。它們也是最便宜的Bin系列奔富葡萄酒。
奔富麥克斯,是奔富酒莊與中糧名莊薈合作的酒款,主供中國市場銷售。相比 Bin 系列,麥克斯系列著重于時尚潮流化,“紅瓶”“炫金版”受到中國年輕群體的喜歡。
入門款型的奔富葡萄酒,有兩款,一款是奔富寇蘭山 Koonunga Hill 系列(價格100~300元之間)。
很多朋友瞧不上寇蘭山系列,覺得這不是正兒八經的奔富,但事實上,寇蘭山系列的酒標上,都印著“Penfolds”的字樣和Logo,于1976年面世,跨越半個世紀,已是老品牌。
還有一個是,連酒商們都視而不見的洛神山莊 Rawson's Retreat 系列。
現在生產線轉移到南非,幾十元一瓶的價格,主供低端市場,不過,“低”得連奔富家族都不想承認它是自己人。
對于一個奔富葡萄酒的研究者,鄭小塔我還有更多內容可以講,這里已寫4000字,礙于篇幅,很多只能點到為止。
這篇整體介紹奔富葡萄酒的文章,權當“拋磚引玉”吧,為后面整個奔富品牌的系統講解,做個鋪墊基石。
敬請期待后續文章呦!
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