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內蒙古白酒市場規模至少有100億以上。但為什么一直有“內蒙無名酒”的說法盛行?部分朋友可能知道,茅五劍等知名品牌在內蒙古白酒市場中一直占據產品的高端線,而當地酒只能分散在中低端市場。即便如此,內蒙古也是擁有多款地方性名酒的。那咱們就來
目前,內蒙古白酒市場規模至少有100億以上。但為什么一直有“內蒙無名酒”的說法盛行?部分朋友可能知道,茅五劍等知名品牌在內蒙古白酒市場中一直占據產品的高端線,而當地酒只能分散在中低端市場。
即便如此,內蒙古也是擁有多款地方性名酒的。那咱們就來瞧一瞧都有哪些?
內蒙古酒王,品牌價值275.34億元
在2021年的第13屆華樽杯酒類排行榜單中,河套王以275.34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總榜第37位。而如此成績,在內蒙古一眾白酒企業中已是第一的存在。
河套王創建于1952年,有“北方第一窖”之稱。據了解,河套王是北方第一個生產生態淡雅濃香酒的企業,故而得此稱號。

圖源河套酒業公眾號
多年來,河套王在內蒙古當地都占據著“酒王”的位置。而在2011年,河套王銷售額突破30億元,是其發展頂峰。目前,河套王一方面主力持續推進“河套王”、“河套老窖”系列為核心的濃香白酒,另一方面以“御膳春”、“百吉納”為代表的營養滋補酒也還在發展當中。不過從近年來的總體趨勢來看,進度比較緩慢。
獲首批優質白酒稱號,俗稱悶倒驢
根據了解,1979年草原白獲得了內蒙古首批優質酒稱號。對外地人來說,草原白可能并不是一款熟知的白酒品牌。但改換“悶倒驢”的說法,定有不少人能恍然大悟。
悶倒驢的由來,主要是因為其口感烈而容易醉,常人一般難以勝任。而草原白還有另一個不太聞名的稱號,叫做“高草”。簡單解釋就是高度草原白,60度的草原白是系列產品中最暢銷的。
曾提名“塞外茅臺”,如今已被順鑫農業收購
1987年,烏蘭夫親筆提名寧城老窖為“塞外茅臺”。寧城老窖在1958年建廠,產品原料采用海拔1816米的龍潭水和內蒙古東部地區特有的優質紅高粱,屬濃香型白酒。
在被提名“塞外茅臺”后的兩年,寧城老窖在第五屆評酒會上被正式評為了國家優質酒。輝煌期的寧城老窖,在整個內蒙古都是供不應求的狀態。
如今,寧城老窖已被順鑫農業收購,并在內蒙古聯合成立了內蒙古順鑫寧城老窖酒業有限公司。旗下產品矩陣包含經典系列、傳承系列、生肖系列等。
以上,都是內蒙古知名的白酒品牌。還有像蒙古王、金駱駝這些沒有提及到的,也曾是和河套王并肩過的。相信也不難發現,多數知名“蒙酒”的輝煌都集中在過去,如今新時代下重振雄風苗頭并不是很盛。
大家如何看待這些蒙古名酒的發展?未來該如何在行業中激起新浪花?在評論區留言吧,朋友們一起來說說!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若有來源標注、版權圖片或其他侵權問題,請在文章發布后的30天內與本號聯系,核實后,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