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言:最近這幾年TWS耳機的發展相信各位都有目共睹,越來越小的個頭,越來低的延遲,越來越親民的價格,大有逐漸取代有線耳機的勢頭。TWS的全稱是TrueWirelessStereo,意思是真正無線立體聲。因為其沒有了耳機線的束縛,個頭也小巧容
前言:
最近這幾年TWS耳機的發展相信各位都有目共睹,越來越小的個頭,越來低的延遲,越來越親民的價格,大有逐漸取代有線耳機的勢頭。
TWS的全稱是True Wireless Stereo,意思是真正無線立體聲。因為其沒有了耳機線的束縛,個頭也小巧容易攜帶,自然越來越受當下年輕人的喜愛,也成為了很多人新購置耳機的首選。
今天海綿就來分享下新入手的倍思Bowie E8無線藍牙耳機,作為一款真TWS耳機,超低延遲和不到200的價格還是挺有看點的。
外觀&設計:
作為一款平價TWS耳機,倍思Bowie E8在包裝上倒是一點沒有懈怠,外包裝的整體風格偏簡約北歐風,灰白背景下白色耳機產品圖居中,左上角的品牌logo用亮黃色打底,視覺凸顯效果不錯。
產品的主要特色被標注在了包裝側面,包括迷你耳柄設計,支持閃充,以及APP定位和智能入耳監測,都是比較使用的設計和功能。
背面是模特佩戴的效果圖,以及耳機的各項主要參數指標。
內盒采用了純黑色翻蓋設計,感受到了科技風的同時開蓋還多了一點儀式感。
說明書相當精致,采用了黑底+反光銀色的印刷,紙質是那種表面細膩又略帶厚實感的牛皮紙,有一說一,這樣的包裝品質完全沒有平價耳機的羞澀感,整體感覺可以用落落大方來形容。
開蓋后可以看到耳機盒在中央,下方則是紙盒包裹起來的快充線。
耳機盒的整體造型是偏正方的,邊角圓潤,純白外殼整體顯得干干凈凈的:
微磨砂的表面相當細膩,整體做工不錯,拿在手里不打滑,也不易沾染指紋,握持手感還挺加分。正面能看到三個指示燈以及品牌logo:
耳機盒底部是type-c充電口,支持閃充:
開蓋處是磁吸設計的,開合感不錯,同時關閉的時候吸附牢度足夠,不用擔心耳機會掉出。
值得一提的是蓋子和耳機盒的連接處采用了金屬連接件:
相比普通的塑料連接件會更耐用些,耳機盒的背部中央能找到一個圓形的物理按鍵,也是盒身上唯一的按鍵。從耳機盒的整體設計來看,很難想到這是一款入門級的TWS耳機,相比其他我接觸過的同價位產品來說,質感是要高上不少的。
接下來看看耳機本體的部分:
耳機的整體曲線偏圓潤感,通體白色,并在底部和背部裝飾以銀色點綴。
1.5cm的短耳柄設計,相比一般的2cm長柄TWS耳機,佩戴起來舒適感不錯,同時也很好地控制了體積。
單個耳機的重量僅為3.5g,沒有采用硅膠塞入耳式的設計,橢圓豆豆狀的半入耳耳塞佩戴起來相當輕盈舒適:
相比有入耳式硅膠塞的耳機來說,雖然少了一些被動式降噪,但夏天佩戴起來還是相當清爽的,長時間佩戴也不會“悶”耳朵。
同時因為短耳柄設計,佩戴時的貼耳度也很好,視覺上也不會有過于凸顯的感覺。
實際使用體驗:
初次使用的時候開蓋后,耳機即進入藍牙配對模式,手機搜索連接后即可開始使用了。
接下來掃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的二維碼下應用倍思APP并綁定耳機,APP個人覺得還是挺有用的,可以進行左右耳機的尋找(耳機體積小,隨手放很容易找不到),萬一掉了也可以第一時間進行定位找丟,同時還能進行一系列的實用設置,所以還是建議下載以備不時之需。
關于0.038秒超低延遲:
延遲問題一直是TWS耳機的通病,我還記得早些年剛接觸TWS耳機的時候,雖然驚嘆于其終于擺脫了線材的束縛,但看視頻打游戲時那種微微的音畫不同步的延遲感還是很讓人出戲。所以那個時候我會用TWS耳機來聽音樂,看真要看劇和打游戲的時候,還是會換回有線耳機。
當然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更好的調教,現在TWS耳機的延遲問題已經得到了比較大的改善,比如這款倍思Bowie E8就是主打超低延遲技術,采用了雙通道低延遲的高效算法,使得延遲被壓縮到只有0.038秒。
下圖是不同延遲時間之間的區別,我們就可以知道0.038秒是什么概念了,對于游戲迷來說是可以大大的提升游戲體驗的。
我個人并不算是吃雞類游戲的發燒友,為了試試看耳機在游戲中的表現,特地玩了幾盤,游戲過程中完全沒有感受到耳機有任何拖后腿的情況,整個游戲過程中音畫匹配精準且和諧。
然后我又嘗試了音樂類游戲,下圖是比較知名的音游《太鼓達人》,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根據鼓點和節奏來點擊屏幕,準確度和精準度是拿高分的關鍵。可以想象,這樣的音樂節奏類游戲對于音畫同步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任何人耳能辨別出的延遲都會大大拖累游戲體驗。
但在實際游戲過程中,耳機完美完成了任務,超低延遲沒有帶來游戲體驗的下降,同時也保證了游戲時我點擊鼓點的精準度,這下就不用開著外放來玩音樂節奏類游戲了,之后在地鐵上也能暢快的打幾盤了。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超低延遲模式是需要主動開啟的,我們可以按壓兩次耳機盒上的功能鍵開啟。
也可以三擊耳機操作鍵開啟,耳機側面的銀色部分就是點擊操控區域,手指輕觸即可操控。
順便說一下耳機的操控,默認狀態下雙擊左右耳可以進行播放和暫停的操作,長按則是切換歌曲的操作,長按左右耳分別是切換上一曲和下一曲,三擊則是開始低延遲模式,這些操作從邏輯上和可記憶度上來說還挺好記的,實際用起來還挺簡單。
當然我們也可以在APP中對于操作進行個性化的設置:
雙設備連接:
倍思E8支持雙設備同時連接,不需要重新配對。支持設備包括手機,電腦,平板等。這個功能其實對于很多人來說是剛需,因為雙手機或者多設備的使用情況太普遍了。
一個手機在聽歌,另一個手機突然有來電,耳機就會自動切換來電設備,等通話結束后繼續切回原設備。
下圖是我用pad的看劇,手機電話進來之后,耳機里就會聽到鈴聲,這樣就不會錯過來電,同時使用的時候也很從容。
同時耳機采用了ENC通話降噪算法集合了高靈敏度的MEMS麥克風,消噪效果相當不錯,即便身處戶外有風環境或者噪雜的公共場合,也能清晰的通話。
支持閃充:
我們知道一般閃充功能比較多的會應用在充電器上,而應用在耳機上的則比較少,所以倍思E8支持閃充這點還是比較讓人驚喜的。
如果耳機沒電了,又希望能快速續上,可以使用type-c閃充給耳機迅速補充電量,只需要10分鐘的充電時間,耳機電量就會迅速提升到80%,足以維持2小時以上的暢聽需求,日常使用中還是比較給力的。
當然,平時耳機結合充電倉整體續航時間可以達到20小時,無論是短途或是長途旅行都能輕松應對。
關于音質:
耳機采用了10mm PU復合振膜動圈,在這個價位中算是不錯的配置。聽感上當然不能奢望與千元級別的耳機做對比,但經過了專業聲學工程師精細調校后,整體的表現還是比較均衡的。
我試聽了一首張國榮的經典歌曲《春夏秋冬》,耳機對于人聲的還原相當不錯,中高頻的吉他伴奏聽起來也比較清透,整首歌的層次和輪廓感還是有的,對于這個價位的耳機來說,可見調教水平還是在線的。當然,因為半入耳設計和動圈本身的局限性,低音下潛還是比較有限,低頻的鼓點聽感上略有“脆”感,但在可接受范圍內。
接下來又試聽了一首女聲歌曲,來自張碧晨的《我變了 我沒變》,前半段極簡伴奏搭配人聲吟唱的部分,歌手聲音的空靈感有表現出來,尾音的氣聲細節也能清晰聽到。歌曲后半段有大量的高音和弦樂的結合,耳機在高頻段的表現還不錯,聽起來不破不累,也沒有雜亂一團的感覺,只是在整體的空間感上會有點略小。
總體來說,音質調教得算是相當不錯,三頻比較均衡,如果不是非常挑剔的耳朵,日常應用是足夠了。當然如果你非常看重耳機的低音表現,喜歡聽搖滾的同學,我還是誠懇地建議你另擇他選。
尋回功能:
TWS耳機因為無線,體積又小,很容易隨手一放就找不到了,這種情況其實還挺多的。
所以自帶尋回功能就很實用了,在APP中點擊呼叫,耳機就會發出蜂鳴聲,仔細聽一下就能找到,和打自己電話找手機同理~
需要注意的是,尋回時的蜂鳴聲其實還挺大的,所以不要塞在耳朵里的時候去嘗試呼叫功能噢。
家里隨手放找不到很容易解決,但在外面耳機真的遺失的時候要尋回就比較困難了。
這時定位找丟功能的加入就讓耳機的“生還”幾率大大增加了,我測試了一下,定位的精準度還是挺高的,當然有這種功能固然更好,但我還是希望各位用不到。
最后:
綜合來看,倍思Bowie E8的整體表現很不錯,尤其在低延遲的特性上非常突出,無論是游戲還是煲劇,都不會有音畫不同步的尷尬,能夠流暢的應對各種使用環境。
雙設備智慧連接,不僅不用自己頻繁在設備間切換,來電時還會自動識別切換,實際使用感受相當從容。聲音方面雖然沒有明顯的跨級別表現,但音質調教不錯,三頻表現均衡。 耳機支持閃充,配合充電倉整體續航可達20小時。
如果你需要一款高性價比的TWS耳機,且沒有硬性的降噪需求,那這款耳機就很值得推薦了。
我是海綿菌,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記得點個贊再走,下次見~
金書